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内容要求
知道陈胜和吴广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指向秦朝时期,秦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后,统治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对民众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引发农民大起义,最终走向灭亡。 本课上承秦统一中国,下启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本课包含三部分内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下,秦朝最终灭亡。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了解秦的统一和秦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于理解秦始皇的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和暴虐统治较为容易。 学生初步具备了史料阅读、识读历史地图等方法和能力,但部分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充分借助各种学习资源加以调动。 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等,提取、概括、总结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相关信息,培养从特定的时间、空间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与意识,并学会以史料为依据,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分析史料,了解秦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严苛的刑法以及焚书坑儒等史事,认识秦的暴政统治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阅读教材,提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基本信息,完成表格,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3.识读《秦末起义形势图》,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路线及波及范围,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结合地图和教材,简要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人物扫描》栏目,了解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对秦朝造成的沉重打击,感悟他们敢于反抗的大无畏精神。 4.阅读教材,借助《秦末起义形势图》,了解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朝;通过绘制时间轴并结合课后活动栏目,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 秦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单元导语、秦始皇像及史料,结合材料设问:秦始皇的心愿是什么?他的心愿实现了吗? 阅读材料,思考后回答:秦始皇的心愿是秦的统治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结合史料产生疑问。 问题导入,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秦的暴政 学习任务一 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 教师讲述暴政的表现之一:赋税沉重。教师先明确指出:秦朝的暴政,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秦朝的赋税。设问:这些赋税的征收比例都很高,将会带来什么结果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暴政的表现呢? 活动1 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说出秦朝暴政的其他表现。 材料一,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相关史事》,提示学生关注材料中的数据,设问: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出示材料二,引导观察秦朝刑具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问:材料说明了秦朝刑法有什么特点? 出示材料三《秦坑儒谷碑》图片,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正文第二段,设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2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正文第三段内容,说一说秦二世的统治有怎样的特点? 过渡:通过示意图总结秦朝暴政的表现,引出暴政导致“天下苦秦久矣”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解读。 倾听教师讲述,分析思考回答:秦朝沉重的赋税,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民不聊生。 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徭役、兵役繁重。 了解秦朝刑具,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法律严苛。 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禁锢思想言论。 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秦二世更为残酷。 总结秦朝暴政的表现,理解“天下苦秦久矣!”蕴含的丰富信息。 通过教师讲述,学会倾听、思考,了解史事基本情况,提取信息,交流表达,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教材,提取信息,交流表达。 观察秦朝刑具图片,阅读教材,提取信息,交流表达,落实史料实证素养。 阅读教材,提取信息,交流表达。 阅读教材,了解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总结提升,交流表达,承上启下。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任务二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活动1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请学生填写表格。 活动2 出示《秦末起义形势图》,指导学生读地图,找到渔阳的位置,陈胜、吴广起义地点,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及秦的都城;并能结合图例,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活动3 组织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 学生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后,设问: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再出示材料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4 阅读教材《人物扫描》,设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引发了怎样的反应(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引导学生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引发反应的语句,追问:想一想:陈胜、吴广起义对秦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填写表格。能较好地完成表格的部分内容,如时间:公元前209年;领导人:陈胜、吴广;政权:张楚政权。 识读地图,标记渔阳位置,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大泽乡;张楚政权的根据地:陈;秦都城:咸阳。部分同学修正表格中地点栏信息。结合《秦末起义形势图》,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结合所学,思考交流,小组阐述观点。 组1:认为起义还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当时百姓已经无法生活下去了;组2:认为会的,除非秦朝结束它的暴政;组3:认为起义会爆发,但也许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了起义就不会爆发。 分析材料,思考后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进一步完善表格信息。 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引发反应的语句:“天下云集响应”“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分析理解引发反应的语句,思考后回答: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起义失败,但反秦浪潮没有平息。完成表格信息。 阅读教材,提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史事的要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运用图表对史事进行总结归纳。 1.识读地图,提取信息,交流表达,提升学生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读地图,观察陈胜、吴广起义控制地区、响应起义地点及响应起义的地区,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交流表达。 研读材料,提取信息,交流表达,培养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影响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 1.阅读教材,提取信息,设计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交流,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对秦朝造成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感悟陈胜、吴广敢于反抗的大无畏精神。
三、秦朝的灭亡 学习任务三 了解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朝。 活动1 出示《秦末起义形势图》,讲述项羽、刘邦的进军路线。 活动2 指导学生制作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标注:秦朝建立、秦二世即位、秦朝灭亡的时间。 过渡:秦国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到秦王嬴政时,又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统一,建立秦朝。但如此强大的政权仅仅存在十几年就土崩瓦解了,为什么呢? 活动3 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活动,设问:以上这些措施反映了秦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与秦朝的速亡有什么关系? 识读地图,了解项羽、刘邦的进军路线。阅读相关史事,简要讲述巨鹿之战。 思考并动笔绘制时间轴。 对声名显赫的秦王朝速亡产生疑问。 完成课后活动,勾画出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强征赋税、严刑苛法、修骊山陵。 思考后回答: 特点:施行暴政;关系: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朝速亡。 1.识读地图,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 2.阅读教材,提取信息,交流表达,感受那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 掌握绘制时间轴等历史学习方法。 设置问题过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以问题引领,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
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理清子目间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跟随教师梳理本课知识结构,思考子目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梳理知识结构,激发思考。 2.构建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
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作业与评价
1.作业内容: 基础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拓展作业: 编演《陈胜、吴广起义》历史短剧 说明:学习本课后,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历史剧的脚本,合理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演出。 2.评价量规: 基础作业:见答案(略) 拓展作业: 作业评价要求等级剧本紧扣主题,情节完整、合理且富有创意;台词准确、生动,符合历史背景,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表演自然、投入,能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团队配合默契;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呈现准确无误,服装、道具符合历史时代特征,能够营造出逼真的历史氛围。A剧本主题明确,情节较为完整,基本能反映历史事件的主要过程;台词通顺,能体现历史感,但在创意方面略有不足;表演比较认真,能较好地展现人物形象,但在情感表达上不够细腻;有团队配合;服装、道具大体符合历史时代要求,能起到烘托作用。B剧本有主题,但情节简单,逻辑不严密;表演不够自然,需加强对人物的准确把握,能基本完成表演任务;团队配合需提升;对历史的呈现不够准确,服装、道具与历史时代有一定偏差。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