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9 20: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概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在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经济上加强管控、思想上尊崇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等措施,大一统王朝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本课上承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下启东汉的兴衰。 本课包含四个部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经济管控、尊崇儒术和北击匈奴。四部分内容是并列关系,它们指向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四个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时代背景有初步认识;也初步具备了阅读史料、识读历史地图等方法和能力。 本课涉及的内容丰富、庞杂。其中,汉武帝解决诸侯王问题的原因、措施、影响,初中生难以从深层次理解和认识,所以需要采取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加以解释;部分学生对思想史的学习兴趣较低,对于尊崇儒术的内容,需要充分借助各种学习资源加以调动,这对学生的史料阅读等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图像材料(历史地图和文物图片等),提取、概括、总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措施,培养从特定的时间、空间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与意识,并学会以史料为依据,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了解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危及到西汉王朝的表现、汉武帝经济上的系列举措,学会区分教材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提高对教材的研读、运用能力;通过观察推恩令示意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铸币权等掌握在郡国豪强手中的危害等,从西汉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认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作用,构建史事间的联系,并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通过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举措、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儒学的态度等,提升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辩证、客观地认识历史;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从当时和后世两个方面了解儒学的影响,能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问题。 3.通过识读汉武帝北击匈奴地图和讲述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的故事,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史事,培育历史时空观,感悟并学习卫青、霍去病英勇无畏、为国忘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 尊崇儒术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教材《汉武帝》画像和《史记·平准书》中的材料,设问:与汉初相比,汉武帝即位时国家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思考表述:家给人足,钱财充足,经济发展。 1.以图文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交流表达。
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削弱地方势力 学习任务一 了解汉武帝时期削弱地方势力的重要措施及作用。 活动1 出示本课第1个《相关史事》,布置任务:列举西汉初期诸侯王及地方豪强势力强大的表现,分析其影响。 活动2 出示推恩令示意图,布置任务:有学者认为,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的势力。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3 出示西汉统治者解决王国问题重要措施的表格。布置任务:阅读《相关史事》,将表格补充完整。谈一谈:这些政策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活动4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概括汉武帝削弱地方豪强的措施及作用。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诸侯王封地广大,拥有兵权,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危及国家统一。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推恩令充分利用了长子继承制度而诸侯王次子以下诸子不能继承封地的矛盾,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思考回答: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概括回答:建立刺史制度。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1.了解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危及到西汉王朝的统治。 2.提升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1.了解推恩令的实施过程,增强对推恩令的认识与理解。 2.利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进行交流表达。 1.认识西汉统治者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2.提升从教材中获取关键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3.提升利用图表分析历史问题,交流表达的能力。 1.提升从教材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汉武帝的政治智慧。 2.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经济管控 学习任务二 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经济管控的重要措施及作用。 活动1 出示第二子目《相关史事》,布置任务:概括材料中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作用。 活动2 出示耧车图片,设问:猜猜耧车的用途是什么?农具的改进具有怎样的意义? 活动3 布置任务:联系生活,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铸币、煮盐、冶铁等掌握在郡国豪强手中,会带来哪些问题?为解决经济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作用如何?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汉武帝重视兴修水利。能够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播种工具,节省人力,提高劳动效率。 联系生活实际,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地方豪强抗衡中央。收回铸币权,实行盐铁官营,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 1.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进行概括,交流表达。 2.了解汉武帝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提升历史理解能力。 1.观察图片,提取信息,交流表达。 2.从农业工具的改进,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 1.认识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掌控。 2.创设问题情境,将历史问题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尊崇儒术 学习任务三 了解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原因、举措和影响。 活动1 出示材料,设问:董仲舒认为思想不统一带来了哪些问题?他建议的内容是什么? 活动2 设问: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活动3 布置任务: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具体举措,分析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活动4 结合所学,说说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处?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纲纪不统一,法令不明确,百姓难以遵从,尊崇儒家思想。 结合所学,思考回答: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主要是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统一人们的思想。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兴办太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思考回答: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尊崇儒术。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 1.了解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目的和含义。 2.学会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形成历史解释,进行交流表达。 思考、分析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原因,提升在具体时空背景下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1.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具体举措。 2.认识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影响深远。 1.通过比较,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历史现象的原因。 2.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四、北击匈奴 学习任务四 了解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重要措施及影响。 活动1 出示西汉与匈奴关系的示意图,讲述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活动2 出示卫青墓、霍去病墓的图片。布置任务:阅读《人物扫描》,讲述卫青、霍去病的重要事迹。你认为他们身上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活动3 出示《西汉形势图》,布置任务:找出西汉都城的位置。指出河西四郡的位置,说明其设立的意义。 回顾旧知,知道西汉与匈奴关系变化的过程,了解变化的原因。 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享并聆听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事迹。思考回答:英勇善战、为国忘家。 观察地图,找出西汉都城与河西四郡的位置,思考回答:促进了汉朝统一西域,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条件。 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原因及条件。 1.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的相关战役,依据教材讲述历史故事,提升交流、表达能力。 2.感悟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为国忘家、英勇无畏的精神。 提升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培育历史时空观。
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又起到什么作用?请用结构图的形式进行梳理。 回顾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 用结构图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构建本课与单元的联系,增强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认识。
板书设计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作业与评价
1.作业内容: 基础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拓展作业:(二选一) ①一盏宫灯,烛照千年 西汉的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还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长信宫灯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 要求: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长信宫灯的用途、基本构造和特征。选择制作材料,设计制作步骤,自己动手仿制一件长信宫灯。 ②我眼中的“秦皇汉武” 秦始皇与汉武帝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自己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有何异同。从“秦皇汉武”中任选一位,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表格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要围绕人物的生平及措施谈认识,不少于100字,要求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2.评价量规: 基础作业:见答案(略) 拓展作业:(二选一) 作业评价1.一盏宫灯,烛照千年 西汉的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长信宫灯的用途、基本构造和特征。选择制作材料,设计制作步骤,自己动手仿制一件长信宫灯。能尽可能还原文物的真实样貌,体现古人智慧;作品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呈现效果具有审美价值;反映作者对作品的思考与态度,对文物有深入理解。A仿制文物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良好的审美取向,具有某些创新性,能反映对文物的了解。B仿制文物的真实面貌有待加强,观赏性有待提高,还需要继续加强对文物的理解。C2.我眼中的“秦皇汉武” 秦始皇与汉武帝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自己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有何异同。从“秦皇汉武”中任选一位,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能对不同人物的历史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概括,独立绘制表格。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论述,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语言准确。A绘制表格比较准确,观点比较明确,能利用史实比较清晰地加以阐述,逻辑比较严谨,语言比较准确。B表格混乱,无法进行比较和概括,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史实不清,逻辑不清,语言不准确。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