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初中物理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初中物理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9 08:41:06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基础评估卷
时问: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下 图是甲骨文中的“殻”(古代打击乐器)字,其意思是手拿木 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 而 发出声音。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某广场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上图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 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 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降低 噪声。
3.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 产生 的,通过 传入人耳。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 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可听声范围内。
4.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特 征中的 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 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0
5.某测量员利用回声测量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 置鸣枪,经过1 s 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 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m。
6.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 声波 获得信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 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超声波倒车雷达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不包括 (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可以被反射
D.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
的是 (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
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 D.敲鼓时,用大小
导致喇叭前方的烛 不同的力
焰摇晃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传
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都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
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震耳欲聋,⑤悦耳动听。这些
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
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 ( )
A.空气振动发声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C.水振动发声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12.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C.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 都叫噪声
D.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 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13. (双选)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 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 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 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玻璃罩里没有空气
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
14. (双选)如图所示,在a、b、c、d 四个相 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
可观察到 ( )
A.敲打d 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 用嘴依次吹瓶口,a 的音调最高
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d的音调最高
D.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三、作图题(本题共4分)
15.图甲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 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 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报幅 ,振幅
时间 时间
甲 乙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6分, 第18题12分,共24分)
16.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 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 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 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48.50 2.50 656
2 31.00 2.00 1284
3 1.50 2131
(1)用刻度尺测量3号管的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 “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
的结论,因为 17.阅读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声速/(m · s-) 物质 声速/(m · s- )
空气(15 ℃)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空气(35 ℃) 352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 1497 铁(棒) 5200
(1)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可得出规律:每升高1℃,声速增 大 m/s。按照你发现的规律,估计0℃时空气 中的声速大约为 m/s。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在气体、固体、液 体中,声速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3)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
18.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弦发声音调高低受各 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格所列出的不 同规格的弦,还借来一个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 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1 铜 60 0.5
2 60 1.0
3 60 1.5
4 80 0.5
5
6 100 0.5
7 钢 80 1.5
8 尼龙 80 1.5
9 100 1.5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 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 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 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运 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30 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 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 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 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 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如果回声的音 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 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 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p 接收到经B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习 潜艇B 与潜艇A的距离s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运 度为1500 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 突然接收到港 艇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白 速度是20 m/s, 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求 过1 min后潜艇B 与潜艇A的距离s 。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什么
第二章基础评估卷
一、1.340 振动2 . 分贝(dB) 变 大 不 能 3 . 振 动 空 气 频 率 4.音 色 真 空 不 能 传 声 5 . 反 射 4 2 5 6 . 次 超
二、7.B 8.A 9.D 10.C 11.B 12.A 13.AC 14.BC
三、15.如图所示。
四、16. (1)20.50 (2)1
(3)不能探究一个变量的影响因素时没有保持其他变量不变 17 . (1)增大0 . 6331(2 )O 体(3)介质种类介质的温度 18. (1)123(2)146(3)801.5
五、19.解:(1)1020
(2)由得,s=2=1500m/s×10s=7500 m。
(3)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变低,说明潜艇B在远离潜艇A,则1 min 后两潜艇之 间的距离s =s +sy=7500m+20 m/s×60 s=8700 m。
(4)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第二章素养提升卷第二章基础评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
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
1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人水中,能观察到音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
(
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下
7.超声波倒车雷达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不包括
A.空气振动发声
图是甲骨文中的“龄”(古代打击乐器)字,其意思是手拿木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水振动发声
发出声音。
C.声音可以被反射
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D.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
12.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的是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
第1题图
第2题图
都叫噪声
2.某广场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上图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
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
D.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
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选填“变大”“变小”
接抽气机
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或“不变”);噪声监测仪
(选“能”或“不能”)降低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
13.(双选)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
噪声。
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
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内的空气
3.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
产生
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人玻璃罩
的,通过
传人人耳。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
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
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可听声范围内。
列说法正确的是
4.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特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征中的
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
D.敲鼓时,用大小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导致喇叭前方的烛
不同的力
C.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玻鸦罩里没有空气
焰摇晃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怜振动逐渐变剧烈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传
5.某测量员利用回声测量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
14.(双选)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
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置鸣枪,经过18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05再次听到
同的玻璃瓶中,装人不同高度的水,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
可观察到
(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mo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6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D.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
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都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d的音调最高
获得信息。
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震耳欲聋,⑤悦耳动听。这些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人人耳第二章素养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自习课上,小明正在收听英语广播电台播放的歌曲,这歌声
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
“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
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0
2.图中用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做
成的“土电话”,它是靠
把声音传给小女孩的。这个例
子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
传播。
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 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 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 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 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M
)M
甲 乙
第3题图 第6题图
4.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 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 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 次响声,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
5.当遭遇飓风来袭,飓风往往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 于 Hz; 现在,次声波还被研发成武器,受到这种武 器攻击的人会东倒西歪,浑身无力,这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 :其实,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 设置一条真空带即可,这是因为
6.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音调较 。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 统收录的500 kg 的海豚和1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选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二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 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
A.中考期间考场周 B. 飞机场附近居民
边工地停止施工 采用双层窗
C.会场内把手机 D.工人工作时戴
调到振动状态 防噪声耳罩
8.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
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 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 )
A. 上面 B.下面 C.中 间 D.一样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 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说法正确的
是 (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 中传播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 量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 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道
理。距离有多远呢 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
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 距离。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 后听到回
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
A.高山距人大约1700m B.高山距人大约3400 m
C.高山距人大约170 m D.高山距人大约340 m
11.下图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②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③利用次声波给金属工 件探伤;④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⑤超声波和 次声波统称声音;⑥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 的响度有关;⑦利用回声测距定位,“回声”的“声”是次声 波;⑧超声波碎石、洁齿。
A.②③⑧ B.③④⑦ C.①②⑧ D.③⑥⑧
13. (双选)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
正确的是 (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算噪声
B.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 放鞭炮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D. 用收录机播放鞭炮声的录音,还会存在噪声污染
14. (双选)2022年初,我国多地迎来了 一场降雪、降温,各行业工作人员依 然坚守工作岗位(如图所示)。工作 人员明显感觉到摩托车车声比平时 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的说
法正确的是 ( )
A.雪地里的摩托车车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能区分摩托车和汽车的声音,主要是它们声音的音 色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里的声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
三、简答题(本题共4分)
15.小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水。小张在一旁提醒他:“小 李,快满了!”小李说:“你怎么知道的 ”小张说:“听出来 的。”小李迷惑不解,你知道小张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 断的吗 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6分, 第18题12分,共24分)
16.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的吸 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 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 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 沫),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桌面
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 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 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 里的相同主要是指 (选填“质量”“体积”或 “厚度”)。
(2)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 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3)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 (写出一个即可)。
17.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 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a. 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 中的力度拨动 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 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 的高低。 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 Hz, 则此时 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 次。
(3)通过步骤 和 可以研究振幅和响度的 关系。
(4)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甲、乙、丙三个图所 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
的 0
甲 乙 丙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
实验。
(

) (

) (

)甲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 可观察到 ,这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 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 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 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 进方法是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 会发声,并且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 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 知, o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2分)
19.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 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 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泪 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 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 持不变,求该被测汽车的速度。
(

/m

0.16
032
048
080
096

)
第二章素养提升卷
一、1 .噪声能量2.棉线固体3.音调响度
4 . 两空气5 .20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6 . 大低甲
二、7.B 8.B 9.D 10.A 11.A 12.C 13.CD 14.AB
三、15.小张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往暖水瓶中倒水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 声,随着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大,音调 越来越高。
四、16. (1)厚度(2)聚酯棉(3)材料种类(厚度、空隙等) 17. (1)振动(2)音调3600(3)a b(4)B
18. (1)乒乓球被弹开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空气
(4)声音逐渐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五、19.解:由题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
得,这段距离为s =Dw·4 =340 m/s×0.16 s=54.4 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速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L=1.12 s-
1 s=0.12 s,
这段距离为s =Dw·z=340 m/s×0.12 s=40.8 m,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s -s =54.4 m-40.8 m=13.6 m;
由题图知,汽车从超声波第一次接触汽车到超声波第二次接触汽车行驶的
时间是t=1.12 s-0.16 s=0.96 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
14.17 m/s。第二章素养提升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
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
距离。如果一个人对若一座高山呼城,经过10s后听到回
时问:60分钟满分:70分
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
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A.高山距人大约1700mB.高山距人大约3400m
1.自习课上,小明正在收听英语广播电台播放的歌曲,这歌声
7.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C.高山距人大约170m
D.高山距人大约340m
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
11.下图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
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2.图中用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做
成的“土电话”,它是靠
A,中考期间考场周
B.飞机场附近居民
把声音传给小女孩的。这个例
边工地停止施工
采用双层窗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子说明声音可以在」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传播。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
C,会场内把手机
D.工人工作时戴
①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
调到振动状态
防噪声耳罩
②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③利用次声波给金属工
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8.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
旋转方向
件探伤:④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⑤超声波和
M
M
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
次声波统称声音;⑥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
轮,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的响度有关;⑦利用回声测距定位,“回声”的“声”是次声
第3题图
第6题图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波:⑧超声波碎石、洁齿。
4.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
A.②③⑧B.③④⑦
C.①②8D.③⑥⑧
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
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说法正确的
13.(双选)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
次响声,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

(
正确的是
5.当遭遇腮风来袭,飓风往往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算噪声

Hz;现在,次声波还被研发成武器,受到这种武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器攻击的人会东倒西歪,浑身无力,这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
C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
C.放鞭炮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其实,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
中传播
D.用收录机播放鞭炮声的录音,还会存在噪声污染
设置一条真空带即可,这是因为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4.(双选)2022年初,我国多地迎来了
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
-场降雪、降温,各行业工作人员依
6.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量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
然坚守工作岗位(如图所示)。工作
音调较
。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
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道
人员明显感觉到摩托车车声比平时
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1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理。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
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的说
(选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