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达标数学卷(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达标数学卷(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29 07:46: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达标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2,3,4 B.2,3,5 C.3,5,9 D.8,4,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如图,≌,,,则的长为(  )
A.2 B.3 C.5 D.7
4. 如图,在等边△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BC=2DE C.∠ABE=15° D.DE=2AE
5.已知实数a,b满足,则以a,b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7或22 B.17
C.22 D.以上答案均不对
6.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如图),这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图象得到下列结论(  )
A.记忆后的1小时之内,遗忘速度最慢
B.记忆保持量是自变量
C.点A表示记忆15小时后记忆保持量约为36%
D.记忆12小时后,记忆保持量保持不变
7.如图,四边形 中, ,点 是 的中点,连接 、 , ,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② 平分 ;③ ;④ ;⑤ S四边形ABCD,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5个 D.4个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y轴和x轴上, ,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点的个数是(  )
A. B. C. D.
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则△EDF的面积为(  )
A.6 B.12 C.4 D.8
10.(2016辽宁省葫芦岛市)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
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 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若等腰的两条边长为6和2,则周长为   .
12.在中,,,,则   .
13.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等于,半径等于,一只蚂蚁在点A处,它要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沿圆柱体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的值取3).
14.若 ,则     (填“>”或“=”或“<”).
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16.如图,在第一个△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得到第二个△A1A2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则第5个三角形中,以点A4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
17.(6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9,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1)求AB的长度;
(2)求CE的长.
18.(6分)如图,,分别是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1)若的面积是20,且,求的长.
(2)若,求的度数.
19.(6分)笔直的河流一侧有一营地C,河边有两个漂流点A,B、其中AB=AC,由于周边施工,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为方便游客,在河边新建一个漂流点H(A,H,B在同一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BC=10千米,CH=8千米,BH=6千米.
(1)判断△BC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原路线AC的长.
20.(6分)用一条长为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21.(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B,且与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点为 .
(1)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若点D在第二象限, 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D的坐标.
(3)在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22.(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 ,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B为直角顶点,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 .
(1)如图1,若OB=6,则点C的坐标为   ;
(2)如图2,若OB=8,点D为OA延长线上一点,以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 ,连接AE,求证:AE⊥AB;
(3)如图3,以B为直角顶点,OB为直角边在第三象限作等腰 .连接CF,交y轴于点P,求线段BP的长.
23.(18分)已知A、B两地同有C地,客车由A地驶向C地,货车由B地经过C地去A地(客货车在A、C两地间沿同一条路行驶),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速度的.如图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关系图象.
(1)求货车的速度并求A、B两地间的路程.
(2)求客车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货车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求点P的坐标并说出点P的实际意义.
(4)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间路程是70k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八年级上册期中全优达标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2,3,4 B.2,3,5 C.3,5,9 D.8,4,4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2+3>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2+3=5,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5=8<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4+4=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逐项判断即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故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象限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即可得解.
3.如图,≌,,,则的长为(  )
A.2 B.3 C.5 D.7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证得BC=EF,可得到EF的长;根据CF=EF-EC,代入计算求出CF的长.
4. 如图,在等边△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BC=2DE C.∠ABE=15° D.DE=2AE
【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A、∵△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BAD=∠BAC=30°,∴BD=AB,∴A正确,不符合题意;
B、∵△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AD垂直平分BC,∴BE=CE,∵∠EBC=45°,∴△B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D=BC,∴BC=2DE,∴B正确,不符合题意;
C、∵△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EBC=45°,∴∠ABE=∠ABC-∠EBC=15°,∴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条件证出DE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角的运算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5.已知实数a,b满足,则以a,b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7或22 B.17
C.22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a-4|≥0,≥0,
∴a-4=0,b-9=0.
∴a=4,b=9.
当以a,b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
①当腰长是4,底边是9时,
∵4+4<9,∴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当腰长是9,底边是4时,
∵9+4>9,∴能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是4+9+9=2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类讨论即可.
6.人的大脑所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如图),这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图象得到下列结论(  )
A.记忆后的1小时之内,遗忘速度最慢
B.记忆保持量是自变量
C.点A表示记忆15小时后记忆保持量约为36%
D.记忆12小时后,记忆保持量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根据曲线图象得:
A 记忆后的1小时之内,遗忘速度最快,A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时间是自变量,而记忆保持量是因变量,B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点A表示记忆15小时后记忆量约为36%,C项正确,符合题意;
D 记忆12小时后,记忆保持量已低于40%,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曲线图象逐一判断即可.
7.如图,四边形 中, ,点 是 的中点,连接 、 , ,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② 平分 ;③ ;④ ;⑤ S四边形ABCD,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5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延长AE交BC延长线于M,
∵AD∥BC,
∴∠DAE=∠M,
∵∠EAD=∠EAB,
∴∠EAB=∠M,
∴AB=BM,
∵E为CD中点,
∴DE=EC,
∵∠DEA=∠CEM,
∴△DAE≌△CME,
∴AD=CM,AE=EM,
∴AD+BC=CM+BC=BM=AB,
∵AB=BM,AE=EM,
∴BE⊥AE;BE平分∠ABC;
∴∠ABE=∠CBE,
取AB中点,连接EF,
∵E,F分别是AB,DC的中点,
∴EF是梯形ABCD是中位线
∴EF= ,
设梯形的高为h,
∴ ×h×EF,S四边形ABCD=
∴ S四边形ABCD正确;
即①②③⑤正确;
根据已知不能得出AB⊥BC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DAE=∠M,再证明△DAE≌△CME,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求解即可。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y轴和x轴上, ,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点的个数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AB的垂直平分线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5,此时AP=BP;
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2和P6,此时AB=AP;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和坐标轴的交点,得到P1、P3和P4,此时BP=BA;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6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分AB=AP,AP=BP,BP=AB三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则△EDF的面积为(  )
A.6 B.12 C.4 D.8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如图,过点D作DH⊥AC于H,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
∴DF=DH,
在Rt△DEF和Rt△DGH中, ,
∴Rt△DEF≌Rt△DGH(HL),
∴S△EDF=S△GDH,设面积为S,
同理Rt△ADF≌Rt△ADH,
∴S△ADF=S△ADH,
即38+S=50-S,
解得S=6.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D作DH⊥AC于H,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F=DH,然后利用“HL”证明Rt△DEF和Rt△DG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S△EDF=S△GDH,设面积为S,然后根据S△ADF=S△ADH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0.(2016辽宁省葫芦岛市)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
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 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①甲车的速度为 =50km/h,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②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为:5﹣2=3h,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③甲车出发4h,所走路程是:50×4=200km,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路程是: ×2=200km,则乙车追上甲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④当乙车出发1h时,两车相距:50×3﹣100=50km,当乙车出发3h时,两车相距:100×3﹣50×5=50km,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出①符合题意;根据函数图象上的数据得出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判断出②符合题意;根据甲的速度和走的时间得出甲车出发4h时走的总路程,再根据乙的总路程和所走的总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再乘以2小时,求出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总路程,从而判断出③符合题意;再根据速度×时间=总路程,即可判断出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的距离,从而判断出④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若等腰的两条边长为6和2,则周长为   .
【答案】14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腰长为6时,三边长为6,6,2,此时6+2=8>6,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2=14;
当腰长为2时,三边长为6,2,2,此时2+2=4<6,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14.
【分析】分别以6,2为腰长,结合三边关系求解.
12.在中,,,,则   .
【答案】8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C=90°,∠B=60°,
∴∠A=90°﹣60°=30°,
∵BC=4cm,
∴AB=2BC=8cm.
故答案为:8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的度数,进而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3.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等于,半径等于,一只蚂蚁在点A处,它要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沿圆柱体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的值取3).
【答案】15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将圆柱体展开,连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根据题意可得:AC是圆周的一半,


故答案为:.
【分析】将立体几何转换为平面几何,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4.若 ,则     (填“>”或“=”或“<”).
【答案】<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 ,利用不等式性质3,两边同乘-5,不等号改变方向,可得 ,再利用不等式性质1,两边同加3,不等号方向不变得 .
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答案】( ,3)
【知识点】点的坐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过B和B'作BD⊥x轴和B'C⊥y轴于点D、C,
∵∠AOB=∠B=30°,∴AB=OA=2,∠BAD=60°,∴AD=1,BD=,∴OD=OA+AD=3,∴B(3,),将 △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点B的对应点B',∴B'C=BD=,OC=AD=3,∴B'坐标为()
【分析】过B和B'作BD⊥x轴和B'C⊥y轴于点D、C,根据题意可知B(3,),进而可知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
16.如图,在第一个△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得到第二个△A1A2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则第5个三角形中,以点A4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答案】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A1中,∠B=20°,AB=A1B,
∴∠BA1A= =80°,
∵A1A2=A1C,∠BA1A是△A1A2C的外角,
∴∠CA2A1= =40°
同理可得:
∠DA3A2=20°,
∠EA4A3=10°,
∴∠An= ,
∴以点A4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A5= =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1A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分别求出∠CA2A1、∠DA3A2、∠EA4A3,利用其结果得出规律:∠An= ,求出n=5时∠A5的度数即可.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
17.(6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9,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1)求AB的长度;
(2)求CE的长.
【答案】(1)解:在Rt△ABC中,
∵∠C=90°,AC=12,BC=9,
∴由勾股定理得:AB=15
(2)解:连接BE,∵AB的垂直平分线DE,∴AE=BE,设CE=x,则AE=BE=12﹣x,
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x2+92=(12﹣x)2,
解得:x= .∴CE= .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在Rt△ABC中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长;(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设CE=x,则AE=BE=12﹣x,从而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即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x即CE的长.
18.(6分)如图,,分别是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1)若的面积是20,且,求的长.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 是 的中线, .

的面积是20,且 ,



(2)解: 是 的中线, , ,
, .
是 的角平分线,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AD⊥BC,结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AD的长;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CAB=2∠CAD=4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得∠ACB=70°,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CE的度数.
19.(6分)笔直的河流一侧有一营地C,河边有两个漂流点A,B、其中AB=AC,由于周边施工,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为方便游客,在河边新建一个漂流点H(A,H,B在同一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BC=10千米,CH=8千米,BH=6千米.
(1)判断△BC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原路线AC的长.
【答案】(1)解:△BCH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在△CHB中,
∵CH2+BH2=82+62=100,
BC2=100,
∴CH2+BH2=BC2,
∴△HBC是直角三角形且∠CHB=90°;
(2)设AC=AB=x千米,则AH=AB-BH=(x-6)千米,
在Rt△ACH中,由已知得AC=x,AH=x-6,CH=8,
由勾股定理得:AC2=AH2+CH2,
∴x2=(x-6)2+82,
解这个方程,得x= ,
答:原来的路线AC的长为 千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20.(6分)用一条长为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案】(1)解:设底边长为 ,
腰长是底边的2倍,
腰长为 ,
,解得, ,

各边长为: , , .
(2)解:①当 为底时,腰长 ;
②当 为腰时,底边 ,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能构成有一边长为 的等腰三角形,另两边长为 , .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根据周长为18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x,据此可得三角形的三边长;
(2)分4cm为底边、腰长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21.(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B,且与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点为 .
(1)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若点D在第二象限, 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D的坐标.
(3)在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答案】(1)解: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
, ,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 , ,
, ,
一次函数为 .
(2)①当 时,如图1,
作 轴垂足为M,
, ,
,在 与 中:
, ,
, ,
.
②当 时,作 轴垂足为N,
同理得 ,
, ,
, D点坐标为 或 .
(3)设点 ,

, , ,
当 时, ,

或 ,
当 时, ,
或 (舍),

当 时, ,


即: 或 或 或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将C(3,4)代入y=kx中可得k,据此可得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点A、C的坐标代入y=k1x+b中可得k1、b,据此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①当DA⊥AB时,作DM⊥x轴垂足为M,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AM=∠ABO,证明△DAM≌△ABO,得到DM=AO=3,AM=BO=2,得点D的坐标;②当D′B⊥AB时,作D′N⊥y轴垂足为N,同理得△D′BN≌△BAO,得到D′N=BO=2,BN=AO=3,据此可得点D′的坐标;
(3)设P(0,m),表示出OP、OC、CP,然后分OP=OC;CP=CO;PC=PO,求出m的值,得到点P的坐标.
22.(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 ,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B为直角顶点,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 .
(1)如图1,若OB=6,则点C的坐标为   ;
(2)如图2,若OB=8,点D为OA延长线上一点,以D为直角顶点,BD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 ,连接AE,求证:AE⊥AB;
(3)如图3,以B为直角顶点,OB为直角边在第三象限作等腰 .连接CF,交y轴于点P,求线段BP的长.
【答案】(1)(6,14)
(2)解:过点E作 轴于F,
已知等腰 ,
, ,



在 和 中,


, ,
点A的坐标为 ,
∵在等腰 中,
, ,





(3)解:过点C作 轴G,
由(1)可知: ,
, ,
, ,
在等腰 中, , ,
, ,
又 ,


.
【知识点】点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1)如图1,过点C作 轴于H,
在 中, ,



在 和 中,


, ,

点 ,
故答案为: ;
【分析】(1)过点C作 轴于H,根据余角的性质求出∠ABO=∠BCH,利用AAS证明△ABO≌△BCH,则可求出CH和BH的长,然后求出OH长,则可得到D点坐标;
(2) 过点E作 轴于F, 利用AAS证明△BOD≌△DFE,得出OB=DF和OD=EF,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A长,则可得出OD=AF=EF,从而求出△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EAF=∠BAO=45°,即可得证;
(3)过点C作 轴G,由(1)得 ,得出BO=CG,AO=BG,然后利用AAS证明△CPG≌△FPB,得出GP=PB,根据中点的性质,即可求出BP长.
23.(18分)已知A、B两地同有C地,客车由A地驶向C地,货车由B地经过C地去A地(客货车在A、C两地间沿同一条路行驶),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速度的.如图是客车、货车离C站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关系图象.
(1)求货车的速度并求A、B两地间的路程.
(2)求客车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货车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求点P的坐标并说出点P的实际意义.
(4)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间路程是70km?
【答案】(1)解:客车的速度:720÷9=80(km/h),货车速度:(km/h)
A与B两地间路程为:60×2+720=840km
(2)解:设客车所在直线解析式为,
∵过点,,
∴,解得:,
∴客车:y=-80x+720,
货车:0≤x≤2,y=-60x+120;,;
(3)解:由,
∴60x-120=-80x+720,
解得:x=6,y=60×6-120=240,
∴P(6,240).
点P的实际意义是:两车出发6小时,两车相遇.与C地相距240km,
(4)解:①-80x+720-(60x-120)=70,
x=5.5(h),
②(60x-120)-(-80x+720)=70,
x=6.5;
综上所述,出发后经过5.5小时或6.5小时,两车相距70千米.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由题可得,货车从C到A的时间是,
∴当时,设货车解析式为,
∵过点,,
∴,解得,
∴0≤x≤2,y=-60x+120;
当,设货车解析式为,
∵过点,,
∴,解得,
∴,;
【分析】(1)先求出客车的速度为80km/h,再求出货车速度为60km/h,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客车:y=-80x+720, 再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