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九单元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合成材料
九下化学 KY
1.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治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合成材料。
4.能辨别几种典型的新材料,了解人类在不断地创造出新材料,进一
步体会“化学”定义中“创造物质”的含义。
有机合成材料
特别提醒
1.塑料都是合成的,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纤维有天然纤维
(如棉纤维、羊毛纤维等)和合成纤维。天然橡胶、天然纤维不是
有机合成材料。
2.以石油为原料制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化学变化,而石油通过分馏
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则是物理变化。
典例1 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是( )
D
A.彩漆鸳鸯形盒
中的木料
B.四羊方尊中的
青铜
C. 飞机外壳
中的铝锂合金
D.航天服中的合
成纤维
[解析]
1.塑料
(1)塑料的成分
①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小
的有机物聚合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
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例如,许多乙烯分子可聚合形成
聚乙烯。
②除主要成分合成树脂外,塑料中还有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
化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和填充剂等,用以改变塑料制品的
性能。
类型 特性 举例 用途
热塑性 塑料 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可反复加工软化 聚乙烯、聚 氯乙烯、聚 丙烯等 制造一般生活日用品,如塑料袋等
热固性 塑料 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再不能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 酚醛树脂、 脲醛树脂等 制造电器用品,
如插座、开关等
(2)塑料的种类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可将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呈网状结构)和热
塑性塑料(呈链状结构)两大类,两者的比较如下:
(3)塑料的性能
2.合成橡胶
3.合成纤维
(1)概述:用某些小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它
的品种很多,如尼龙、涤纶、人造羊毛(聚丙烯腈)等。
(2)合成纤维的特点
拓展培优
几种合成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名称 性质 用途
涤纶 弹性、耐磨性好,抗褶皱性 强,不易变形,强度高,但染色 性较差 可制衣料制品、输送带、
绳索等
锦纶 (尼龙) 质轻,强度高,弹性、耐磨性 好,但耐热、耐光性较差 可制衣料制品、袜子、手
套、渔网、降落伞、轮
胎、帘子线等
名称 性质 用途
腈纶 (人造 毛) 质柔软,保暖性好,耐光性、 弹性好,不发霉,不虫蛀,但耐 磨性较差 可制衣料制品、毛线、膨
体纱、毛毯、工业用布等
(3)鉴别一些纤维的方法
①根据纤维的物理性质鉴别
纤维种类 光泽 手感 其他
棉纤维 无光泽 柔软、但弹性差 纤维较短、易拉断
羊毛纤维 光泽柔和 柔软、有弹性 纤维呈卷曲状
合成纤维 光泽明亮 手感光滑、不够柔 软、弹性好 纤维强度大、耐
磨、耐拉伸
②根据纤维的燃烧现象鉴别( 灼烧、闻气味法)
纤维种类 燃烧情况 气味 灰烬
棉纤维 易燃、直接燃烧 烧纸的气味 灰色、细而软
羊毛纤维 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烧毛发的气味 黑褐色小球、
易碎
合成纤维 先熔化再燃烧,或边熔 化边燃烧 特殊气味 黑色或褐色硬
块
典例2 请根据如图的外套标签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B
A.该外套是由两种纤维制成的
B.该外套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
吸汗性能好
C.棉和涤纶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以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棉
[解析] 、 由标签信息可知,该外套是由棉和涤纶制成的,
棉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该外套主要成分是合成纤
维——涤纶;棉和涤纶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灼烧棉
纤维时会产生烧纸的气味,而灼烧涤纶时有特殊气味。
1.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
塑料的种 类 对人体的 影响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聚氯乙烯 和聚苯乙 烯 含有对人 体健康有 害的成分 不可用来制作餐具或食品袋
塑料的种 类 对人体的 影响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聚乙烯和 聚丙烯 无毒 可用来制作食品袋和餐具。用聚丙烯制作
的餐具可用于微波加热,而由聚乙烯制成
的普通食品袋不可以用于微波加热
再生塑料 含有危害 人体健康 的成分 再生塑料(一般呈黑色,是用回收的废旧
塑料制成的)袋可用于装垃圾等,不可用来
装食品
2.“白色污染”
拓展培优
塑料制品的标志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塑料制品标志的图形和名称
共5类,如下表。
名称 可重复 使用 可回收再 生利用 不可回收再生 利用塑料 再生塑 料 回收再加工利
用塑料
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技术的发展
(1)发展史:材料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里程碑。人类
从石器时代到复合材料时代的发展都是以新材料的使用为标志的。
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下:
(2)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目前,新材料技术正朝着更小尺寸、更多功能、更加环保的方
向发展。
2.无机非金属材料
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陶瓷、玻璃等。
(1)陶瓷
我国古代的人们用黏土来烧制杯、碗、花瓶等陶瓷类生活用品和工
艺品。随着陶瓷工艺及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制造出耐高温、耐
腐蚀、高强度及可导电的各种新型陶瓷,用于加工成工业反应容器、
机械零部件、人造骨骼与牙齿等。
(2)玻璃
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纯碱按
照一定配比混合后在高温下熔炼而成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玻璃具
有高强度、能传送通信信号等性能,可用于制造防弹玻璃、透明防
火材料、光导纤维等。
知识链接
水泥是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经一系列加工而成的,也是传统
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具有水硬性,和水混合后很容易凝固变硬,
常被用作建筑材料。
3.复合材料
(1)概述
将一种增强材料(如纤维)合理地复合包埋在另一种材料
(如合成树脂)中,可使各材料的优点互补,缺点相消,从而制造出具
有特殊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优点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并避免了组成材料的缺点,具有综
合性能更优异的特点。复合材料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节约资源。
(3)常见的复合材料
玻璃钢 碳纤维 导电塑料
复合型 结构型
组 成 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 材料 碳纤维与环氧 树脂 普通塑料中 填充碳或金 属元素 塑料中
有特殊
结构
玻璃钢 碳纤维 导电塑料
复合型 结构型
性 能 坚硬、质轻、耐腐蚀, 强度相当于钢材,但密 度比钢小得多 坚韧、质轻、 耐高温、耐腐 蚀 导电、防静电或电 屏蔽
用 途 制造车厢、船体、飞机 部件、头盔等 制造飞机、火 箭、卫星、文 体用品 广泛应用于电子、 电器等行业
4.纳米材料
纳米和米、微米等单位一样,是一种长度单位,
。人的头发直径一般在之间。
由此可见,纳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归纳总结
常见材料的分类
种类 实例
金属材料 金、银、生铁、不锈钢、黄铜、铝合金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等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麻、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复合材料 玻璃钢、碳纤维、导电塑料、钢筋混凝土等
纳米材料 纳米石墨粉、纳米铁粉、碳纳米管等
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
典例3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 B.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棉花——合成纤维
[解析] 酚醛树脂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钢是由有机高
分子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棉花属于天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