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 )
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 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
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 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
2.汉武帝时期,内朝由大将军、尚书令、侍中或尚书令兼领尚书事主持集议;外朝由君主制诏,丞相御史因事遵旨召集廷臣议事。参加廷议的人,依讨论问题性质各有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由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汉武帝时期的这一制度设计( )
A.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统治效能 B.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C.有效提升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D.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3.据记载,西汉刺史“奉诏六条察州”,其中对“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的监察目的是( )
A.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及横行乡里 B.禁止中央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C.杜绝诸侯王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
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下列对该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丞相等公卿大夫,多出身于“茂才” B.公孙弘入仕,得益于“特科”的制度
C.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状”尤为重要 D.中正选人的标准和结果,称为“上计”
5.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这一措施( )
A.意在防范地方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有利于大大加强专制皇权 D.进一步完善中央行政体制
6.下图展示了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状况,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察举制 B.尊崇儒家学说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盐铁官营
7.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B.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
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D.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
8.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 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 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9.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
10.东汉时期,有这样一群人拥有特权,朝廷用人主要从他们当中选取,累世尊贵显达。另外他们还广占土地,隐庇人口,拥有私人武装,横行郡县,权势有时超过官府。材料可用来印证东汉时期( )
A.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D.边疆地区动荡不安
11.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12.下面是白居易就任苏杭刺史时对某一案件的判词,由此解读正确的是( )
案件:乡老不输(缴纳)本户租税,所司诘之,辞云:“年八十馀岁,有颁赐,请预折(减免)输纳。”所司以无例,不许。
判词:乡老年参耄耋,名系版图,天赐未颁,且有躁求之请,地征合纳,非无苟免之心,曾是徇私,故难违例。
A.反映出当时的赋税过于沉重 B.体现了优抚高龄老人的传统
C.遵循了“律例合编”的惯例 D.唐朝与西汉刺史权力有差异
13.东汉政论家仲长统评论汉代的一项施政举措:“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该举措是( )
A.设立中朝以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B.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设立州刺史代表皇帝巡查郡国 D.派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考核官员
14.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因此又掌握朝政。宦官专权的局面实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没落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宦官与外戚相互争斗 D.豪强地主的发展
15.汉高祖称帝后,命叔孙通“定朝仪、次尊卑”;汉文帝时大力提倡孝道,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方针。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这些政策的推行( )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B.导致了豪强势力的发展
C.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以一千钱装为一畚,用其令、丞的印封缄)……钱善不善,杂实之(钱质好坏都应装在一起)。出钱,献封丞、令发用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不敢选择)。
——摘编自《金布律》
材料二: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放弃了国家铸造铜钱的权力,开放私人制造货币……政府拿不出足够的铜来铸钱、发行货币,把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交给有铜矿的地方势力。虽然吕后在位时曾收回铸币权,但汉文帝时又重新允许民间私铸铜钱。《西京杂记》第三卷也曾提及“吴王(刘濞)亦有铜山铸钱”。《古泉大辞典补遗》载:蒋伯斧所藏“高抑四铢”“临菑四铢”“阳丘四铢”“东阿四铢”“宜阳四铢”“姑幕四铢”,皆出于齐地。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最后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汉武帝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发行货币,从而防止了又一次恶性金融膨胀。
——摘编自边东平《西汉萌芽的金融膨胀与应对之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半两钱的相关规定。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铸币权的变化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7.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考察地方政治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察六条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样讹言。
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
(1)“考察六条”意在解决哪些社会矛盾?
(2)“考察六条”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C项正确;桑弘羊破格任命不属于血缘倾向,排除A项;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无法体现拓宽仕进途径,排除B项;材料强调汉代官吏“破格”选任,选官依据并不完全是地方治理,无法得出提高了地方治理效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内朝由大将军、尚书拎、侍中或尚书令兼领尚书事主持集议”“外朝由君主制诏,丞相御史因事遵旨召集廷臣议事”“在通常情况下由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及所学可知,汉朝国家大事基本采取廷议的方式,并且对参加廷议的人员要求全面,如公卿熟悉行政列侯属于国家元老、两千石熟悉地方情况、大夫掌议论、博士博通古今等,这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国家统治效能,A项正确;“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侧重于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仅从材料无法判定效率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排除C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中央官员的权力得到加强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就是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D项正确;“奉诏六条察州”中规定“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指的是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排除A项;“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指的是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排除B项;“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指的是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及所学可知,公孙弘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正式拜相,成为汉朝首位布衣丞相,册封平津侯,是西汉建立以来,首位以丞相封侯者。汉代察举科目分为特科和常科(岁科)。特科是不定期的临时由皇帝下诏举行的科目。由此可见,公孙弘入仕,得益于汉代实施了“特科”的制度,B项正确;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材料无法得出丞相等公卿大夫多出身于“茂才”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科举制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状”尤为重要,排除C项;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中正选人的标准和结果,称为“上计”,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中央政府对于官员的任免权有详细的规定,控制着傅、相一级的任命权,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防范地方的离心倾向,故A符合题意;材料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能导致封国威胁中央,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未涉及到加强皇权,故排除C;材料与中央行政制度无关,故排除D,
6.答案:C
解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诸侯王实力,实行推恩令,C项正确;察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不能打击诸侯国,排除A项;推崇儒学是思想举措,不是直接打击诸侯王的举措,排除B项;盐铁官营主要是打击豪强,并不针对诸侯王,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秦汉史大一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了打击,同时实行屯田制度,使得农耕区向北移动,这是政府边疆政策影响的结果,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富国强兵变法运动在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排除B项;秦汉时期,尚未进入小冰期时期,气候未发生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因王莽改制未能解决西汉末年的土地兼并问题,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统治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进而爆发了农民起义。由此可知,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D项正确:“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两汉农民起义原因不尽相同,排除A项;“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的改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家谱并未涉及道德修养,排除A项;辨别大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这群人在地方郡县拥有各种特权,身份显贵,广占土地,拥有私人武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故C项正确。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把持朝政,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不是在地方郡县,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边疆地区动荡不安,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政治,难度中等。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不可能形成“光武中兴”局面,故 A项错误;图片既反映了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也反映了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故D项表述片面,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汉唐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案件的大意是: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没有缴纳租税,推说以国家给高龄老人的抚助抵税,税务官因没有此种先例不允许他这样做。白居易就这一案件写的判词大意为:老者预先请求抵算天子还未颁赐的抚助,是急躁、徇私利己的表现,有违先例,不能允准。由此可知,唐代的刺史需要负责赋税征收,而西汉刺史主要负责监察,说明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并未阐述赋税具体的金额,无法判断赋税是否过重,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高龄老人的优抚传统,排除B项;明朝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三公虽设置,但实权掌握在台阁手中,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B项正确;设立中朝以削弱外朝丞相权力属于汉武帝时期的举措,排除A项;设立州刺史代表皇帝巡查郡国属于汉武帝时期监察地方的措施,排除C项;派御史参与审核计簿考核官员不属于东汉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产物,B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高祖称帝后,命叔孙通‘定朝仪、次尊卑’;汉文帝时大力提倡孝道,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方针。汉武帝时又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先尊后亲,尊尊亲亲’。”可知,刘邦通过“定朝仪、次尊卑”理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秩序,文帝、武帝则通过孝伦理来规范家庭秩序乃至社会秩序,这些做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D项正确;汉高祖、汉文帝时期并没有强调儒学地位,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强调尊卑秩序、“以孝治天下”等,与豪强势力的发展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中央与地方实力的消长,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1)规定:官府掌握铸币权;用钱币进行市场交易;钱币通用,不论质量好坏;以法律形式规定秦半两的流通规则。(任答2点即可)
(2)变化过程:汉初将铸币权下放给地方和私人,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原因:私人铸币造成金融秩序混乱;私人铸钱增强了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政治、经济和思想统一是大势所趋,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是重中之重。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秦)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可知,官府掌握铸币权;根据材料一“钱善不善,杂实之……美恶杂之,勿敢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钱币进行市场交易;钱币通用,不论质量好坏;根据材料一“《金布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法律形式规定秦半两的流通规则。
(2)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过程,依据材料二“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开放私人制造货币……允许民间私铸铜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将铸币权下放给地方和私人;依据材料二“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彻底解决私铸问题……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高抑四铢’‘临菑四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人铸币造成金融秩序混乱;根据材料二“吴王(刘濞)亦有铜山铸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人铸钱增强了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汉武帝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发行货币,从而防止了又一次恶性金融膨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经济和思想统一是大势所趋,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是重中之重。
17.答案:(1)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官民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国家与地方豪强)。
(2)严格规范官员行为,加强廉政建设﹔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勇于创新制度,适时改革。
解析:(1)本题是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可知,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据材料“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可知,官民矛盾;据材料“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可知,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国家与地方豪强)。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主要可以从规范官员行为的角度作答﹔从注重民生民本的角度作答;从推进制度创新的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