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9 11: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教材主轴: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起源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逐渐形成
目录
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曹操之雄心:赤壁之战
2
3
1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乱世出英雄之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中国东汉末年的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20岁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29岁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34岁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41岁迎献帝于许县,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乱世出英雄之曹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给人民生活带来痛苦,阻碍社会生产力。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
军事上: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经济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
乱世出英雄之曹操
曹操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战争概况
曹操以少胜多,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时间:
交战双方:
曹操战术:
200年
曹操军队VS袁绍军队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
火烧乌巢
重要战事:
战争结果: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史学素养提升
①时(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鞋子),跌足(光着脚)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②公(曹操)闻攸来,跣足迎之,抚掌笑曰:“(你)来,吾事济矣!”
——裴松之(372-451年)作注《三国志》
③(袁)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满足),来奔,因说(劝说)公(曹操)击琼(袁绍部下,驻扎在乌巢)等。
——陈寿(233-297年)《三国志》
许攸降曹
官渡决战前夕,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后,高兴得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军粮可供支持战争,曹操开始并没有以实相告。在许攸的一再追问下,曹操只得说出实情。许攸得知曹军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便告诉他袁绍的辎重屯积在乌巢,当率精兵前往袭击。曹操依计而行,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把以上三段材料,按可信程度自高向低排列顺序。
③②①
史实和小说之间有关联也有区别
1.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
经过邺城之战、南皮之战、曹操攻乌桓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后
2.曹操之雄心:赤壁之战
诸葛亮与孙权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大兵压境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策。孙权听从周瑜和诸葛亮的建议,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
知己知彼;步步为营;
为赤壁之战的以少胜多奠基。
2.曹操之雄心:赤壁之战
刘备与诸葛亮
三顾茅庐图(局部)
刘备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便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其出山相助。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
2.曹操之雄心:赤壁之战
战争概况
孙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孙刘战术:
208年
曹操军队VS孙刘军队
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
黄盖派人送去“降书”后,率领几十艘船,满载柴草驶向对岸,离曹营不远时同时点火,冲进曹营的船队。曹军毫无防备死伤惨重。周瑜随即率领主力攻杀过来,刘备手下的将士也从陆地发动进攻,曹军大溃。
主要经过:
战争结果:
赤壁之战示意图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蕴含统一;
促进社会生产力。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柳龙骨车》中的牛转翻车
三国鼎立之魏国
曹魏马钧改进了汲水工具翻车。翻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在我国农业领域长期使用。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蜀锦
三国鼎立之蜀国
在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蜀锦”驰誉全国,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之蜀国
七擒孟获
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屡屡发生反叛。诸葛亮率军南征,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曾将当地首领孟获俘获。孟获不服,诸葛亮便把他释放,后来又捉住了他,又将他释放。在第七次被释放的时候,孟获心悦诚服地表示归降。南中地区的平定,稳定了蜀汉的战略后方,开发了西南地区,加强了西南各族的交融。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军国大政。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法令严明,治蜀有方。诸葛亮多次出师北伐曹魏,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践行了他所说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诺言,体现了为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
诸葛亮(181-234年)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三国吴国帆船
三国鼎立之吴国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3.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之发展趋势
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求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课堂小结:
曹操之霸业:官渡之战(为统一北方奠基)
曹操之雄心: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基)
曹操之遗憾:三国鼎立(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