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国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地球与月球相距38万千米。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少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人,当代科普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作有《思维的历程》、《思维与智慧》、《开发自我》等,科普文章《月亮上的足迹》《向命运挑战》《玩出了名堂》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确定登月方案;为登月飞行作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研制“土星”号运载火箭;进行试验飞行;研制“阿波罗”号飞船;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P137“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征程zhēng chéng:征途。
健步jiànbù:指的是脚步轻快而有力。
椭圆 tuǒ yuán:一种规则的卵形线。
铁锹 tiěqiāo:一种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的适于用脚踩入地中翻土的构形工具。
测定cèdìng :经测量后确定。
溅落jiànluò:重物自高处落入水中。
畅谈chàngtán:尽情的谈。
里程碑lǐchéngbēi: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ángshǒu tǐnglì: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一叶孤舟yī yègūzhōu:形容漂泊在外面的人,孤寂的心情;形容势单力薄,很孤独。
遥遥在望:yáoyáozàiwàng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观测guāncè: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指令zhǐlìng:指导;号令。旧时公文的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呈请的批示。告诉计算机从事某一特殊运算的代码。
合算hésuàn: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神往shénwǎng:心里向往。
海域hǎiyù:包括水上、水下在内的一定海洋区域。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想一想: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部分(第3-16段),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17-18段),评论登月的意义。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记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时间:1969年7月16日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准 备3:登 月4:返 航2:升 空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向人们道别,进入狭小的指令舱准备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眺望火箭升空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登月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登月小艇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返航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①1969年7月16日早,
②发射后2分42秒,
③离地9分5秒,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
⑤19日晚上8点33分,
⑥19日晚上9点32分,
⑦7月20日上午7点32分,
⑧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⑨21日上午11点39分,
⑩11点51分,
⑾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⑿7月21日14点,
⒀7月22日0点15分,
⒁22日上午6点35分,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⒃1969年9月16日,“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定轨道。 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 作者为什么详细的交代时间,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何作用? 答: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 ① 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③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④把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表面
⑤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来检测宇宙射线
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⑧把美国的星条旗插在月面上。
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
第一次通话。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 科学家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过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语言回答)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这时对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1,“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几千年登月梦想变成现实。2,它标志着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开始,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3,它说明了地球人类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4,它说明了人类不仅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还可以开发宇宙生存空间,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如果你是月球开发公司总经理,你将计划怎样开发月球?比如,开展科学研究、移民、旅游、生产等各种活动。① 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月球表面月球上的火山口插上星条旗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从事研究工作拓展延伸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46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那么,你知道我国最近有没有探索宇宙的计划呢?我和月亮有个约会探索月球奥秘链接语文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