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飞天》单元作业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 科 年 级 学 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美 术 四年级 第一学期 人美版 飞天
单 元 重组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一课时 《飞天 (一) 》 人美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 6 课《飞天 (一) 》——飞天 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
2 第二课时 《飞天 (二) 》 人美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 7 课《飞天 (二) 》—— 飞 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属于“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 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 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 不仅关注学生美 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逐步形 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 还应认知作 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 以及作者的思想、情 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 不断提高 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 在文化情景中理解美
1
术作品与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 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相关内 容:(1)课程基本理念: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 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 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2) 课程设计思路:两课的学习领域不同,但互相交融、紧密相关,《飞天(一) 》 为《飞天(二) 》做了铺垫, 《飞天(二) 》是一种艺术表现探索的延伸。“欣 赏 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 形成审美心理结构。(3)课程目标中关于 “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二 个领域分目标的内容描述。(4) 课程内容中第四学段关于“造型 表现”、“欣 赏 评述”两个领域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内容描述。)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飞天(一) 》和《飞天 (二) 》。其中, 《飞天(一) 》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 《飞天(二) 》 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飞天(一) 》介绍飞天艺术形象的来源, 及其与莫高窟的关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飞天艺术形象, 展示不同朝代飞天艺术 形象的变化。通过欣赏飞天作品, 丰富学生对飞天的视觉和审美感受, 使学生体 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飞 天的艺术特点、造型表现的多样性及其带给人的独特美感, 同时, 使学生从中了 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在多幅作品的对比欣赏中结合思考与讨论, 使学生了 解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的特点, 理解动势与飘带的关系, 能够从美感 与线条两个方向进行欣赏与评述。《飞天(二) 》是《飞天(一) 》的延续, 在 上一课欣赏飞天美感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飞天的动势美和线条美, 并大胆尝试用线描的形式创作一副表现飞天的艺术作品。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已经 积累了一些有关线条的知识, 了解了一些表现方法。本课作为线条系列课程的深 入课, 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学习飞天壁画中线条 的表现方法, 大胆使用线条表现飞天这一艺术形象, 表达对我国飞天艺术的热爱。 并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情感, 从而培养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精神, 并有意
2
识地传承和发展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加上美术课堂上的长期训练, 已经掌握了一 些欣赏评述的方法。在欣赏评述活动中, 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变得更加全面、细致, 对作品的分析也从浅显的表层认识深入到了解作品蕴含的内在意义; 语言表达能 力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仅可以用较流畅的语言描述艺术作品内容, 还可以用已 掌握的美术语言简单分析对作品的感受, 并进行评价;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从被 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对线描这一表现手法并不陌生, 从一年级开始, 学 生就在学习有关线条的知识。通过一年级下册第 4 课《我们身边的线条》和二年 级上册第 1 课《会变的线条》的学习, 学生对线条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通过观 察用线条表现的艺术作品, 初步了解了线条的绘画语言, 尝试过用线条表达不同 情感, 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但是, 用线描的手法描 绘古代壁画中的艺术形象还是第一次, 既要表现飞天飘逸的动势, 又要表现线条 的美感,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三、 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 水平层级
1 初步了解石窟艺术和飞天 的艺术特征,感受我国飞天作 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初步感受飞天艺术之 美, 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 力。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有关 飞天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并进行筛选。 了解
2 通过欣赏学习,感悟飞天 艺术的魅力,从造型、线条、 色彩、动势等方面进行探究。 从课本中的飞天作品,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 从表现 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等 方面, 试着运用简短的艺术 语言将画面的美感描述出 来。 理解
3
3 探究飞天动态和飘带之间 的关系,尝试表现飞天轻盈飘 逸的动势。 用线描的方式临摹一 幅表现飞天动势的作品 运用
4 通过欣赏体验,结合艺术 创作,感受飞天形象传达的艺 术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和人文精神,传承和发展我国 宝贵的文化遗产。 自主选择作业形式, 运 用不同媒材, 表现一幅飞天 的动势及美感的作品。 运用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通过课本中丰富多样的飞天素材, 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 以欣赏为导 入, 引导学生对飞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线描的体验, 拉近学生与飞天艺术之 间的距离, 感悟画师丰富的情感, 进而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结合美术学科课时 特点,按 2 个课时作业进行设计。
在单元作业设计中由欣赏评述至造型表现, 学习方式由初步的认知感受到语 言表达, 再到动手实践,层层递进。作业形式多样(线描、刮蜡画、彩绘等), 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 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当的作业完 成。循序渐进的达到巩固单元学习的目标。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课时作业目标
初步了解石窟和飞天的知识, 感受我国的飞天艺术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用 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感悟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课堂练习作业
作业 1
1.课堂作业内容:
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络、查阅资料等方式,探寻敦煌飞天的起源。
4
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能够表述飞天造型来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艺术形象。 合格
能够表述敦煌飞天来源于古印度并融入中国人自己的想 象和创造。 良好
能够表述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 同孕育而成。 优秀
作业 2
1.课堂作业内容
探究敦煌飞天的发展演变,从兴起、创新、盛世气象走向衰落的发展历程。 作业要求:
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能够表述敦煌飞天的发展历程。 合格
能够概括出不同时期敦煌飞天的特点 。 良好
能够梳理并表示出敦煌飞天的发展变化,并且能对不同 时期的飞天进行赏析。 优秀
作业 3
1. 作业内容:
分组探究不同时期的飞天在造型、线条、色彩、动势几个方面的特点, 试着 运用艺术语言将画面美感描述出来。
2. 时间要求:约 10 分钟
3. 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5
能够了解不同时期飞天在造型、线条等方面的特点。 合格
能够表述飞天凌空飞舞的姿态与飘带的关系。 良好
能针对一幅作品,从造型、线条、色彩、动势等方面进 行评述。 优秀
4.作业分析与创作意图
本课时作业以口头表述或文字表达的形式呈现, 强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参 观调查等各种方法完成作业的过程。强化学生对飞天艺术的了解和直观感受, 加 深对飞天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增强民族自 豪感。
第二课时
课时作业目标
了解、感悟表现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探究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 能够 运用线描的方式临摹或创作飞天形象,体会飞天艺术独特魅力。
作业 1
1.课堂作业内容
观察飘带的动势并用线描的方式练习表现飘带的动态。(可参考飞天局部线
描图)
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
3.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量表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能够初步表现飘带的动势。 合格
6
能够流畅的表现飘带的飘逸动势。 良好
飞天造型动势准确,线条丰富有变化,具有美感。 优秀
作业 2
1.课堂作业内容
运用线条表现飞天飘带与人物动势的关系, 用线描的方式临摹一幅飞天作品, 表现飞天的动态。
2.时间要求:约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能够临摹出飞天基本动势线。 合格
能用丰富有变化的线条临摹飞天形象。 良好
临摹出的作品线条优美流畅,造型动势有飞舞之感。 优秀
作业 3
1.课后作业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线描、水彩、刮画等) 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表现出飞天的动 态。
2.时间要求:约 1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
7
评 价 指 标 完成水平
能够用流畅的线条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合格
能够表现出飘带与飞天动势之间的关系。 良好
能够创作出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动势准确的飞天作品。 优秀
4.作业分析与创作意图
本课时作业以多种(线描、水彩、刮画等) 方式呈现, 作业 1 主要让学生观 察飘带的动势并用线描的方式练习表现飘带的动态; 作业 2 强调实践性, 在临摹 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表现飞天的动态美; 作业 3 在前两个作业的 基础上创作出一幅具有动态美的飞天形象。作业 1、2、3 难度呈递进关系, 学生 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完成作业 1 的基础上, 选择完成作业 2、3 (临摹或创作) 。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1.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一、 填空题
1.飞天的形象多变, 成熟时期的飞天外貌______,色彩______,运用______的线 条表现服饰的飘逸动感,给人一种______的感受。
2.飞天的主要特点是: 线条流畅而富有______、______生动且动感______、______ 艳丽而纯朴。
二、简答题
1.比较以下两幅飞天作品的不同特点?
2.飞天的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三、操作题(选做题)
用线描、水彩、刮画等方式表现飞天的动态美,要求具有动势美。
8
2.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学习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 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填空题 1 √ 一般 原创 30 分钟
2 填空题 2 √ 一般 原创
3 简答题 2 √ 中等 原创
4 操作题 3、4 √ √ 较难 原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