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29 18: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二数学期中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项目的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如图,≌,其中,,则=(  )
A. B. C. D.
3. 如图,点B,F,C,E共线,∠B=∠E,BF=E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的是( )
A. AB=DE B. ∠A=∠D C. AC=DF D. AC∥FD
4. 下面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则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2,3 B. 5,6,7 C. 4,5,6 D. 60,80,100
5. 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6,12,8 B. 7,24,25 C. 1.5,2,2.5 D. 9,12,15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 平面上两个全等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B.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C. 两个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 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
7. 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垂足为点E,,,,则AC的长是(  )
A. 2 B. 3 C. 4 D. 5
8. 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内作交于点E,交于点F,连接.若,则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5
9. 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E⊥OA,OE=10,点G是线段OP的中点,连接EG,点F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若PF的最小值为4,则△PGE的面积为(  )
A. 5 B. 10 C. 20 D. 40
10. “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条对称轴.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和4,则它的周长是______.
13. 如图,已知中,,垂直平分,连接,则的度数是_______°.
14. 如图,AB=AD,CB=CD,∠B=36°,∠BAD=46°,则∠ACD的度数是_______°.
15. 在△ABC中,AB=AC,∠BAC=110°,点D在BC边上,连接AD,若△ABD为直角三角形,则∠ADC的度数为_____.
16. 如图所示,A村、B村都在河边CD的同侧,已知AC=1km,BD=3km,CD=3km.若在河边CD上选点建水厂,则A村、B村到水厂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___.
17. 已知中,,,,将它的一条直角边沿一锐角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翻折,使直角顶点落在斜边上点D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点E,则折叠后不重合部分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18.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CB中,AC=BC=10,AB=16,D为底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DE⊥AC,DF⊥BC,垂足分别为点E,F,则DE+DF等于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x-3)3+64=0
(2)(x+2)2=49
20. 如图,在中,,,点D是外一点,连接,且.
(1)求点B到的距离;
(2)先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再说明理由.
21.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线段的端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一个面积为6的等腰三角形(点C在格点上);
(2)在图2中画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在格点上),并直接写出的面积.
22. 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量风筝的垂直高度,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15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25米;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6米.
(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
(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方向下降12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
23. 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AF为BC的中线,D为AF上的一点,且BD的垂直平分线过点C并交BD于E,求证:BCD是等边三角形.
24. (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 证明:DE=BD+CE.(提示:由于DE=AD+AE,证明AD=CE,AE=BD即可)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其中为任意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证明DEF是等边三角形.
25. 如图1,在中,,动点以每秒的速度从点出发,沿线段向点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知识储备: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当时,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2,若另一动点在线段上以每秒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且与点同时出发,点到达终点时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的值.
(3)如图3,若另一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射线方向运动,且与点同时出发.当点到达终点时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交于点,过点作于.在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