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5 10: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太和三中 见亚峰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的原因
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具体经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1935.10)遵义(1935.1)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具体经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想一想:在红军长征渡过的下列几条河流上曾发生过什么事?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渡过乌江,夺取遵义红军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红军渡过了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遵义(1935.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时间:1935.1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 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幼稚由胜利走向胜利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什么?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环境。
3、缺衣少粮。思考 讨论: 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
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善战。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七根火柴——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海伦·斯诺——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路才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4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 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部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具体经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四、长征的意义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四、长征的意义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材料二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
——毛泽东材料三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的原因红军不怕远征难课堂小结: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的结束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谢谢各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