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5 10: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3、解放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温故知新(主战场在解放区)(主战场在国统区)130
万人43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280
万人365
万人
1948年秋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徐州沈阳北平国民党军队主力收缩示意图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3、解放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温故知新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主战场在
解放区主战场在
国统区战局概况三大战役(1948、9-----1949、1)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刘、陈、邓、粟、谭
中原和华东解放军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锦州
长春
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徐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北平
天津
张家口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关门打狗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瓮中捉鳖意义:共敌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8、9--111948.11—1949、1
194811—1949、1
猛虎掏心辽沈
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
战役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材料一 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相比之下,国民党力量仅有四个兵团和一个增援兵团约60万人。
材料二 人民军队已控制了东北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国民党军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补给主要靠空运
材料三 到1948年8月,东北解放区面积已占东北全境的百分之九十七,区内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A.兵力对比:
B.敌军态势:
C.我军态势:
D.战局延伸:
  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请推测 战略决战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进一步瓦解敌人。
(4)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国共划江而治,好不好…不行…一定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将革命进行到底 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南京1949、4、23(22年)1927、4--1949、4、23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927—1949)被定格的日历渡江战役意义:解放全中国,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材料三:解放战争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变化图:材料一: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材料二:130
万人430
万人373
万人
195
万人280
万人365
万人
300
万人
290
万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蘑菇战术、口袋阵;挺进大别山;“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将革命进行到底”1、民心所向: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军事指挥得当,解放军英勇奋战。3、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产党的变化。得民心者得天下4、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丧失民心。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1、这是毛泽东在1949、5写的一首七律,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
3、诗句“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大江是指(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指( )。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渡江战役1949年4月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政权垮台长江南京项羽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小结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B、南京解放C、上海解放D、北平和平解放①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平津战役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③②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是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B.解放了长江以为的广大地区C.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D.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胜利进程5.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战役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CA7、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A辽沈战役(1948年9
月~1948年
11月) 经过:解放军以部分
兵力围困长春,主力
南下围攻锦州,并在
塔山、黑山狙击敌人
后援部队。锦州解放,
截断敌人向关内的退
路,形成“关门打狗”
的局面,围困在长春
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
投降。解放军攻克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关门打狗解放军在碾庄一带围歼国民党一个兵团,在双堆集歼灭蒋介石嫡系部队,在陈官庄一带全歼被围之敌,解放徐州淮海战役意义:歼灭国民党55万余人,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1948年11月~
1949年1月)拓展延伸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直接参军
组织民兵
支援前线
后勤保障
情报支持平津战役(1948年11月
~1949年1月)意义:歼敌52余万,北平和平解放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解放军以“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将敌军围困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五个孤立据点,截断敌军后路,华北成为“瓮中之鳖”。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新保安、天津等地,驻守北平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