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4.难度系数:0.8
5.测试范围:第一~三章(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下列关于“余音未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有余音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铜锣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余音未止”说明铜锣仍在振动
【答案】D
【详解】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是因为铜锣仍在振动。
故选D。
2.老师把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在空气中还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要素是( )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答案】B
【详解】老师把正在发生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在空气中还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是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环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有一个光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请选出对应的选项(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答案】B
【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线通过小孔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树下阴影是由于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正确的是( )
A.A处是紫光
B.其中的红黄蓝为光的三原色
C.光屏的颜色为深色的好
D.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D
【详解】AD.如图,是光的色散现象,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同色光经过三棱镜时折射程度不同而散开,紫光折射程度最大,在B处,故A错误,D正确;
B.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故B错误;
C.光屏的颜色应为白色的好,因为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故C错误。
故选D。
5.张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先测量了凸透镜的焦距,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答案】B
【详解】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焦距
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物距是
50.0cm-10.0cm=40.0cm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焟烛燃烧变短,烛焰向下运动,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可知,屏上像的位置会向上,故C错误;
D.取走光屏,烛焰射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仍会聚到原位置,所以仍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等大。
B.测试时该同学看到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实际上是身后视力表的虚像。
C.测试时该同学眼睛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水平距离大约是5.4m。
D.为了让学生看清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答案】C
【详解】AB.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则平面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等,且是虚像,故AB正确,AB不符合题意;
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以知道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m,而该同学距离视力表的距离
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眼睛距离为
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人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反射光,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选平面镜进行实验
B.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将蜡烛A和B都点燃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该处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D
【详解】A.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像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应将蜡烛A点燃和B蜡烛不点燃,故B错误;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甲,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位置降低,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D.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顺时针转过15°,此时反射角是75°
【答案】D
【详解】A.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为60度,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射定律,两角相等,那么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相等,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应等于30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5度,反射角也应增大5度,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5度,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减小为15度,则入射角增加至75度,此时反射角也为75度,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1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
B.声音在两个纸杯间主要通过固体棉线传播
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D.光点晃动时,光线与镜面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
【答案】D
【详解】A.说话声越大,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大,则光点晃动幅度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两个纸杯用棉线连接,故声音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传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上,小明的声音不能传播到镜子上,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光的反射中,始终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为( )
A.bc B.bd C.cd D.ce
【答案】B
【详解】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的位置,分别过乙的像的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的像的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平面镜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bd。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5cm处移动到12cm的过程中像变小
【答案】C
【详解】A.由u-v图像可知
u=v=20cm=2f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f=10cm,故A错误;
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u=25cm时,u>2f,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物体从距凸透镜25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小明又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说明 。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
【答案】 固体传声能力比气体效果好 510
【详解】[1]小明又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这说明固体传声能力比气体<>效果好。
[2]声音传播的路程
s=vt=340m/s×3s=1020m
小华距山崖的距离
14.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 m。若她以0.5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1s以后,小明同学的像距平面镜为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 4 不变 1.5m 仍能
【详解】[1]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2m,则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2m,则镜中的像距她
l=2m+2m=4m
[2]因为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若她以0.5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3]根据可得,1s中人向前移动的距离是
s=vt=0.5m/s×1s=0.5m
故人距离镜面的距离是
l'=2m-0.5m=1.5m
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5m。
[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新噪声法》中禁止夜间室内装修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5 ,利用噪声监测仪 (能/不能)减弱噪声。
【答案】 声源处 响度 分贝 不能
【详解】[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3][4]噪声监测器是用来测量噪声大小的仪器,不能减弱噪声。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5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5分贝,测量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16.如图所示,塑料尺 发出声音;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人听到声音的 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Hz。
【答案】 振动 音调 20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所以,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
[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人听到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
[3]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17.如图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在 (选填“红”、“白”或“黑”)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春日,花红柳绿,人看见桃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选填“发出”、“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蓝 白 反射 光
【详解】[1][2]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红、绿、蓝为色光的三原色。
[3][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桃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反射了红色光;植物利用光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8.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答案】 凸 可能
【详解】[1][2]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焦点后,继续向前传播,形成放大的光斑,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
19.如图所示为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授课情景,王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和气泡观察到两个不同的像,此时大水球中出现了倒立的像,该像的成像原理为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而气泡中却显示出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 ,对光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答案】 折射 凹透镜 发散
【详解】[1]图中大水球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2][3]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叫凹透镜,气泡中却显示出王亚平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下,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调烛焰的位置。
【答案】 a b c e 下
【详解】[1][2][3][4]如图,d点,即F点为一倍焦距的位置,b点为二倍焦距的位置;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越大时,像距越小,所成的实像也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处所得的实像最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像与物体等大,所以放在b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c处时,烛焰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所得的实像比烛焰大;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在e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
[5]成像时,物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下,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下调整烛焰的位置。
21.小明在南禅寺街上发现了米粒般大小的精致工艺品。为看清工艺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甲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得透镜的焦距为5cm;透过透镜观察工艺品,小明看清了像如图乙所示,此时透镜到工艺品的距离d满足 的条件。
【答案】 A 小于5cm
【详解】[1]为看清工艺品上的文字和图像,需要成放大的像。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当放大镜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小明应利用如图甲所示透镜中的A进行观察。
[2]该透镜的焦距为5cm,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透镜到工艺品的距离d满足小于5cm的条件。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21题2分,22题每题1分,共6分)
22.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在塑料膜上成的像及光路图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答案】
【详解】A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A′,B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B′,连接A′B′,如图所示:
23.作图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A'B';
(2)完成图丙中凹透镜的光路图;
(3)如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向水面,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在天花板MN上形成一个光斑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射向B点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4)如图,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画出一条在A点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
【答案】(1)
(2)
(3)
(4)
【详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对于凹透镜,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3)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水平面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左侧做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4)物体S反射的光由水进入空气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S的像点,连接AS′交水面于点O,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连接OA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24.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
(2)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3)如果要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
(4)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属于噪音的图是 。
【答案】(1)a、d
(2) 不可行 没控制材料相同
(3) a、c 控制变量
(4) 甲、乙 乙、丁 丙
【详解】(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由图(a)和题意可知,应选择琴弦a和d。
(2)[1][2]b和c的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没有控制材料相同,不能探究音调高低跟琴弦粗细的关系。
(3)[1][2]如果要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琴弦a、c符合题意,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4)[1]图b,对比甲、乙可知,波峰和波谷的个数都相同,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甲、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2]对比乙、丁可知,波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乙、丁声音的响度相同。
[3]根据噪声的定义可知,噪声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因此丙图属于噪音的图。
25.小任和小泓一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泓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小任从不同方向都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B上发生了 反射。
(2)如图甲所示,若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入射角增大5°,则光线OF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在图乙中,小泓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答案】(1)漫
(2)远离
(3) 不能 能
(4) OE 可逆
【详解】(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2)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将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角也随之增大,故反射光线也将远离法线。
(3)[1][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B的上部会看不到反射光线,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能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1][2]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6.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5)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八星湖湖畔茂密的树林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实质是 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6)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2cm等边三角形孔的纸板正对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向左移动覆盖的卡片,使孔逐渐变小,刚开始使孔变小时,光斑呈 形,白纸上光斑亮度会 (“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光斑变为 形,继续减小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亮度 (“增强”、“不变”或“减弱”)。
【答案】(1) 实像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D
(3)将蜡烛靠近小孔
(4) 上 顺
(5) 太阳 树叶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等
(6) 三角形 不变 圆 减弱
【详解】(1)[1][2]小孔成像成的光线穿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像,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成像原理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烛焰的倒立的实像,故选D。
(3)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一定时,光源靠近小孔,所成的像变大,所以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将蜡烛靠近易拉罐。
(4)[1][2]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向下移动,则蜡烛的像向上移动;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蜡烛顺时针旋转时,蜡烛各点成的像也顺时针旋转,所以成的像顺时针旋转。
(5)[1][2]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其实质是太阳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6)[1][2][3][4]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向左移动覆盖的卡片,使孔逐渐变小,刚开始使孔变小时,三角形小孔较大,光斑呈三角形,进入的光线减少,照射的区域减小,白纸上光斑亮度会不变;当小孔足够小时,成像原理为小孔成像,光斑变为圆形,为太阳的像,继续减小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亮度。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透镜的中心位于 ;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A、B位置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 ,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如图甲所示,为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方移动(选填“上”或“下”),为了重新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我们可以将凸透镜 (上移/下移);
(5)小明想利用下列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下列汉字适合做LED光源的是______;
A.甲 B.旧 C.上 D.王
(6)小明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并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 次烛焰清晰像;
(7)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他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同一高度
(2) 蜡烛在焦点上 右
(3) 放大 投影仪
(4) 上 下移
(5)C
(6)0
(7) 靠近 变大
【详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1]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烛焰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一束平行光,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
[2]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格,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此时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
(3)[1][2]由图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1][2]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我们可以将凸透镜往下移。
(5)凸透镜成实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适合做LED光源的汉字是上字,故选C。
(6)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都大于焦距,所以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零次烛焰清晰像。
(7)[1]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撤掉眼镜后,没有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为了使像重新清晰的成在光屏上,则需要让像远离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应将蜡烛靠近透镜。
[2]原来是凸透镜与近视眼镜(凹透镜)共同的作用下成像,后来撤掉近视眼镜,只保留凸透镜,此时前者与凸透镜相比,相当于一个焦距更长的凸透镜。因此撤掉眼镜后,相当于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变强,而此时蜡烛更靠近透镜,导致光线的会聚程度更高,从而形成更大的像。
五、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菲涅尔透镜
甲图中图1是平凸透镜的截面图,由光学知识可知,平行光由平凸透镜左侧垂直入射,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不变,只有经透镜另一侧曲面时才会发生偏折,并会聚于焦点。若在图2中将平凸透镜阴影部分去掉,保留图中曲面的白色部分并将其向左平移到透镜平面处,即为图3,这样的透镜叫做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一样,都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与平凸透镜相比,菲涅尔透镜减少了光在透镜中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透镜发生折射的曲面,在节省透镜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光在透镜中传播的光能损失。菲涅尔透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乙为手机闪光灯上用到的菲涅尔透镜,从上方俯视,它由数个同心圆纹路的玻璃组成。大型菲涅尔透镜是聚光太阳能系统中重要的光学部件之一,它能提高太阳能板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光能,如图丙所示,从上方垂直菲涅尔透镜的光束,在一半焦距处面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请回答:
(1)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对光都有 (会聚/发散)作用;
(2)下面关于菲涅尔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菲涅尔透镜的手机,闪光灯部分可以做得更厚
B.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所用材料减少
C.菲涅尔透镜是由一圈圈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
D.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要损失更多的光能
(3)不考虑光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题中图丙所示,一太阳能板置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一半焦距处,则与不放置菲涅尔透镜相比,太阳能板受光部分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提高约为原来的 倍。为了更好地接受太阳能,太阳能板受光面应涂上 (黑色/白色);
(4)将菲涅尔透镜放置在阳光下从而将光集中在太阳能板上,为保证最佳的聚光效果,图中,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答案】 会聚 B 4 黑色 A
【详解】(1)[1]由文中“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一样,都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可知,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对光都有会聚作用。
(2)[2] A.使用菲涅尔透镜的手机,闪光灯部分可以做得更薄,故A错误;
B. 从上方垂直菲涅尔透镜的光束,在一半焦距处面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所用材料减少,故B正确;
C.菲涅尔透镜是由一圈圈凸透镜组成的,故C错误;
D. 菲涅尔透镜减少了光在透镜中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透镜发生折射的曲面,在节省透镜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光在透镜中传播的光能损失,所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能利用更多的光能,故D错误。
故选B。
(3)[3]由“从上方垂直菲涅尔透镜的光束,在一半焦距处面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可知,一太阳能板置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一半焦距处,则与不放置菲涅尔透镜相比,太阳能板受光部分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提高约为原来的4倍。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不能反射光线,光线都被物体吸收,所以为了更好地接受太阳能,太阳能板受光面应涂上黑色。
(4)[5]为保证较好的聚光效果,会聚的光线应该在焦点上,只有平行光由平凸透镜左侧垂直入射,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不变,只有经透镜另一侧曲面时才会发生偏折,并会聚于焦点,故选A。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4.难度系数:0.8
5.测试范围:第一~三章(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下列关于“余音未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有余音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铜锣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余音未止”说明铜锣仍在振动
2.老师把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袋包好没入水中(如图),在空气中还可以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要素是( )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3.下列有一个光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请选出对应的选项(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4.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正确的是( )
A.A处是紫光
B.其中的红黄蓝为光的三原色
C.光屏的颜色为深色的好
D.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5.张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先测量了凸透镜的焦距,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6.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等大。
B.测试时该同学看到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实际上是身后视力表的虚像。
C.测试时该同学眼睛到平面镜中“视力表”的水平距离大约是5.4m。
D.为了让学生看清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选平面镜进行实验
B.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将蜡烛A和B都点燃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该处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8.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甲,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D.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顺时针转过15°,此时反射角是75°
1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
B.声音在两个纸杯间主要通过固体棉线传播
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D.光点晃动时,光线与镜面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为( )
A.bc B.bd C.cd D.ce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5cm处移动到12cm的过程中像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3.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小明又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说明 。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
14.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 m。若她以0.5m/s的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1s以后,小明同学的像距平面镜为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新噪声法》中禁止夜间室内装修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5 ,利用噪声监测仪 (能/不能)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塑料尺 发出声音;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人听到声音的 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Hz。
17.如图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在 (选填“红”、“白”或“黑”)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春日,花红柳绿,人看见桃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选填“发出”、“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18.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19.如图所示为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授课情景,王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和气泡观察到两个不同的像,此时大水球中出现了倒立的像,该像的成像原理为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而气泡中却显示出正立缩小的像,这是因为带气泡的水球相当于 ,对光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处所得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下,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调烛焰的位置。
21.小明在南禅寺街上发现了米粒般大小的精致工艺品。为看清工艺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甲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得透镜的焦距为5cm;透过透镜观察工艺品,小明看清了像如图乙所示,此时透镜到工艺品的距离d满足 的条件。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21题2分,22题每题1分,共6分)
22.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在塑料膜上成的像及光路图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23.作图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A'B';
(2)完成图丙中凹透镜的光路图;
(3)如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向水面,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在天花板MN上形成一个光斑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射向B点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4)如图,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画出一条在A点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24.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
(2)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3)如果要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
(4)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属于噪音的图是 。
25.小任和小泓一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泓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小任从不同方向都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B上发生了 反射。
(2)如图甲所示,若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入射角增大5°,则光线OF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在图乙中,小泓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的上半部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6.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5)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八星湖湖畔茂密的树林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实质是 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6)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2cm等边三角形孔的纸板正对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向左移动覆盖的卡片,使孔逐渐变小,刚开始使孔变小时,光斑呈 形,白纸上光斑亮度会 (“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光斑变为 形,继续减小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亮度 (“增强”、“不变”或“减弱”)。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透镜的中心位于 ;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A、B位置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 ,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如图甲所示,为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方移动(选填“上”或“下”),为了重新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我们可以将凸透镜 (上移/下移);
(5)小明想利用下列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下列汉字适合做LED光源的是______;
A.甲 B.旧 C.上 D.王
(6)小明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并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 次烛焰清晰像;
(7)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他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菲涅尔透镜
甲图中图1是平凸透镜的截面图,由光学知识可知,平行光由平凸透镜左侧垂直入射,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不变,只有经透镜另一侧曲面时才会发生偏折,并会聚于焦点。若在图2中将平凸透镜阴影部分去掉,保留图中曲面的白色部分并将其向左平移到透镜平面处,即为图3,这样的透镜叫做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一样,都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与平凸透镜相比,菲涅尔透镜减少了光在透镜中直线传播的部分,只保留透镜发生折射的曲面,在节省透镜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光在透镜中传播的光能损失。菲涅尔透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乙为手机闪光灯上用到的菲涅尔透镜,从上方俯视,它由数个同心圆纹路的玻璃组成。大型菲涅尔透镜是聚光太阳能系统中重要的光学部件之一,它能提高太阳能板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光能,如图丙所示,从上方垂直菲涅尔透镜的光束,在一半焦距处面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请回答:
(1)菲涅尔透镜与平凸透镜对光都有 (会聚/发散)作用;
(2)下面关于菲涅尔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菲涅尔透镜的手机,闪光灯部分可以做得更厚
B.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所用材料减少
C.菲涅尔透镜是由一圈圈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
D.与相同直径的平凸透镜相比,要损失更多的光能
(3)不考虑光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题中图丙所示,一太阳能板置于菲涅尔透镜下方的一半焦距处,则与不放置菲涅尔透镜相比,太阳能板受光部分单位面积上的光能提高约为原来的 倍。为了更好地接受太阳能,太阳能板受光面应涂上 (黑色/白色);
(4)将菲涅尔透镜放置在阳光下从而将光集中在太阳能板上,为保证最佳的聚光效果,图中,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