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1-4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冷饮店原有雪糕511根,卖出219根,大约还剩( )根。
A.100 B.200 C.300 D.400
2.跑100米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12分 B.12秒 C.12时
3.下列单位名称中,( )不是时间单位。
A.秒 B.吨 C.时 D.分
4.妈妈早上7:50到工厂,她骑车用35分钟,她最晚( )出门才能不迟到。
A.7:25 B.7:15 C.7:05
5.一袋水泥重50千克,( )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A.2 B.20 C.200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课本厚度约8( )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一种汽车的载重量是5( ) 刘翔跑110米栏只要9( )多
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 )和秒。
8.小明9:20从图书馆出发,20分钟后到家,小明到家的时间是( )。
9.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1米-7分米=( )分米 400毫米=( )分米
1吨+500千克=( )千克 1分20秒=( )秒
10.一件上衣302元,一双皮鞋296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需要( )元。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6分米( )58厘米 2千米( )560米 6000千克( )6吨
8分( )800秒 4时( )24分 300毫米( )2分米
12.比647多275的数是( ),243与480相差( )。
13.一支铅笔原来长1分米,用去3厘米5毫米,还剩( )毫米。
14.“校长杯”足球联赛开幕了。上半场比赛从9:30开始,10:00结束,上半场比赛用了( )分。
15.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138,比乙数大64,甲、乙两数的和是( )。
三、判断题
16.536+192,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可以看成536+200-8。( )
17.从3:40到4:30,经过了1小时20分钟。( )
18.把1分米长的细铜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的长是1毫米。( )
19.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厚度约为1厘米。( )
20.50米赛跑时,小红用了15秒,小莉用了12秒,小可用了9秒,小红跑得最快。( )
四、计算题
21.口算。
120+40= 760-150= 35+75= 94-30=
310-200= 180+300= 50+610= 900-200=
170-80= 540+30= 210+300= 702-50=
22.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①769-597= ②☆314+489= ③☆708-229=
23.列式计算。
被减数是421,减数是78,差是多少?
五、解答题
24.三年级有470人,四年级有510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5.一辆货车自重3吨,载着8000千克的货物要通过一座限重12吨的桥,能否安全通过?
26.钟面上此刻的时间是上午9:40,滑冰比赛已经开始了1小时30分,你能计算出这场滑冰比赛的开始时间吗?
27.快递公司今天有535件快递,快递员上午送出210件,下午送出190件,还剩多少件没有送出?
28.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院第一层放映厅有235个座位,比第二层多100个座位。两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9.多功能厅有505个座位,五年级有296人,六年级有199人,这两个年级同时在多功能厅看演出能坐下吗?
30.李阿姨要乘坐7:00的火车去西安,从家到火车站需要25分钟,火车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她最迟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B B
1.C
【分析】用原有雪糕的数量减去卖出的数量列出算式,然后把511看作500,219看作200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511-219≈500-200=300(根)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意义,注意要求的是大约数,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整百数来进行计算。
2.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跑100米所用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跑100米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2秒。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B
【分析】首先明确常用的时间单位是:时、分、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秒是时间单位;
B.吨是质量单位;
C.时是时间单位;
D.分是时间单位。
故选:B
【点睛】明确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B
【分析】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用到工厂时间减她骑车需要的时间等于她出门最晚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7:50-35=7:15
她最晚7:15出门才能不迟到。
故答案为:B
5.B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袋水泥重50千克,要求多少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我们先将1吨化为1000千克,然后用除法求1吨里面有多少个50千克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50=20(袋)
所以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毫米/mm 千米/km 吨/t 秒/s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选择,可知计量数学课本厚度用“毫米”作单位;计量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用“千米”作单位;计量一种汽车的载重量用“吨”作单位;计量刘翔跑110米栏需要时间用“秒”作单位;
【详解】数学课本厚度约8毫米;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
一种汽车的载重量是5吨;
刘翔跑110米栏只要9秒多。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 时 分
【详解】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常用的时间单位的掌握情况。
8.9:40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经过时间是(20分钟),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9时20分+20分钟=9时40分
小明9:20从图书馆出发,20分钟后到家,小明到家的时间是9: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9. 3 4 1500 80
【分析】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米-7分米=3分米 400毫米=4分米
1吨+500千克=1500千克 1分20秒=80秒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0.600
【分析】把上衣的价钱和皮鞋的价钱相加,就是买这两件东西需要的钱。
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把三位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再相加或相减。
【详解】302+296≈300+300=600(元)
一件上衣302元,一双皮鞋296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需要600元。
11. > > = < > >
【分析】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单位间的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单位间的进率。据此将各个数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6分米=60厘米,60厘米>58厘米,则6分米>58厘米
2千米=2000米,2000>560米,则2千米>560米
6000千克=6吨,则6000千克=6吨
8分=480秒,480秒<800秒,则8分<800秒
4时=240分,240分>24分,则4时>24分
300毫米=3分米,3分米>2分米,则300毫米>2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之间的换算,关键是熟记长度,重量,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12. 922 237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列式为:
647+275=922
480-243=237
所以比647多275的数是922,243与480相差237。
13.65
【分析】把1分米化成100毫米,3厘米5毫米化成35毫米,再用100毫米减去35毫米就是这支铅笔剩下的长度。
【详解】1分米=100毫米
3厘米5毫米=35毫米
100毫米-35毫米=65毫米
【点睛】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
14.30
【分析】用上半场比赛结束的时间减去比赛开始的时间,即可求出上半场比赛用了多少分。
【详解】10:00-9:30=30(分)
上半场比赛用了30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15.202
【分析】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加乙数;两数和比甲数大138,说明乙数是138;两数之和比乙数大64,说明甲数是64,由此求解。
【详解】甲数+乙数-甲数=138,那么乙数=138;甲数+乙数-乙数=64,那么甲数=64;甲数+乙数=138+64=202。
【点睛】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从中求出甲乙两数,进而求出它们的和。
16.√
【分析】计算536+192时,可以将192看成200,先计算536+200=736。200比192多8,计算时多加了8,需要用得数再减去8求出正确的和。据此判断。
【详解】536+192=728
536+200-8
=736-8
=728
536+192,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可以看成536+200-8。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
【分析】用4时30分减3时40分,算出经过的时间,再判断。
【详解】4:30-3:40=50(分钟)
所以,从3:40到4:30,经过了50分钟,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1分米=100毫米,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分米=100毫米
因为100毫米里面含有10个10毫米,所以把1分米长的细铜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的长是10毫米,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解析】略
20.×
【分析】跑的距离相等时,用时少的跑得快。
【详解】15秒>12秒>9秒,小可用时最少,小可跑得最快。题中说小红跑得最快,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相同的距离用时少跑得快,相同的时间跑的距离长速度快。
21.160;610;110;64;
110;480;660;700;
90;570;510;652
【解析】略
22.①172;②803;③479
【分析】写竖式的过程中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或者减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加法验算,和减去一个加数,结果为另一个加数则计算正确;减法验算,差和减数相加,结果为被减数则计算正确。
【详解】①769-597=172 ②☆314+489=803
验算:
③☆708-229=479
验算:
23.343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24.980人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三年级有的人数加上四年级有的人数,就是三、四年级一共有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470+510=980(人)
答:三、四年级一共有98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进行计算。
25.能
【分析】1吨=1000千克,据此将货物质量换算成吨。用卡车质量加上货物质量,求出总质量,再与12吨比较,总质量比12吨大,就不能安全通过,否则能安全通过;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000千克=8吨
3+8=11(吨)
11吨<12吨
答:能安全通过。
26.8:10
【分析】已知结束时刻和经过时间,求开始时间,用结束时刻9:40减去经过时间,即可得解。
【详解】9时40分-1小时30分=8时10分
答:这场滑冰比赛的开始时间是8: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找出经过时间,结束时刻,那么开始时刻就等于结束时刻减去经过时间。
27.135件
【分析】用快递总数量减去上午送出快递数量,再减去下午送出快递数量,求出还剩快递数量。
【详解】535-210-190=135(件)
答:还剩135件没有送出。
28.370个
【分析】首先用第一层座位的数量减去100,求出第二层有多少个座位;然后用它加上第一层座位的数量,求出两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即可。
【详解】235-100+235
=135+235
=370(个)
答:两层一共有370个座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二层有多少个座位。
29.能
【分析】用五年级的学生人数加上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求出两个年级学生总人数。再和多功能厅的座位数比较大小。
【详解】296+199=495(人)
495<505
答:这两个年级同时在多功能厅看演出能坐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整数加法计算方法求出两个年级学生总人数。
30.6:30
【分析】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用火车出发的时间减去5分钟,求出停止检票的时间。再用停止检票的时间减去从家到火车站的时间,求出从家出发的时间。
【详解】7时-5分钟-25分钟=6时30分
答:她最迟6:30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灵活运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