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
A.传声 B.导电 C.通风
2.下表是小智做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用力情况 尺子振动变化 发出声音的不同
用大力拨动尺子 振动幅度较大 发出较强声音
用小力拨动尺子 振动幅度较小 发出较弱声音
A.声音强弱与振幅有关 B.振幅大时发出声音较弱 C.振幅大时声音较高
3.把手放在胸部肋骨上感受“吸气、呼气”,吸气时胸腔( )。
A.不变 B.扩张 C.收缩
4.科普阅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图呈现的科学故事是( )。
A.爱迪生试制电灯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C.达尔文与昆虫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减缓了 C.声音传到锣里面了
6.牙齿是口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切断食物 B.②——磨碎食物 C.③——撕碎食物
7.在自行车的设计中,可以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安装滚珠轴承的车轴
B.带有花纹的轮胎
C.有凹凸纹的车把把手
8.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B.获得更好的音色 C.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9.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10.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橡皮筋没有受到力 B.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 C.手按压力度太小
11.下列器官中,全部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
A.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鼻腔、气管、肺、肝脏
C.气管、肺、心脏、口腔
12.用嘴对着下图大小相同的6支试管吹,下列( )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放水的试管 B.水放最多的试管 C.最中间的试管
13.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剧烈运动后,急需补充足够的能量,应多吃富含下列哪种营养物质的食物( )。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糖类
14.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针状的口 B.声带 C.翅膀
15.关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唾液中有很多细菌,它对人体的消化没有任何帮助
B.舌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
C.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二、填空题
16.“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小车靠气球的 力运动。
17. 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的气体量,它是衡量人体 的重要标志,是健康检查时常要测定的指标。
18.用手拨皮筋琴的皮筋,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 (填“弱”或“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 (填“弱”或“强”)。
三、判断题
19.我们身体的一些特点有些是能够看到的,有些是能够听到的,有些是可以摸到的。( )
20.白菜中不含有淀粉,红薯中含有很多淀粉。( )
21.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声是不一样的。( )
22.我们所吃食物的营养,主要被大肠进行吸收。( )
23.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少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多吃。( )
24.咀嚼米饭时我们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糖。( )
25.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无关。( )
26.轮胎、鞋底都做成花纹,主要是为了美观。( )
27.在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
28.雾霾天气不适合在室外活动。( )
四、连线题
29.连线题
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 摩擦力增大了
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 摩擦力减小了
拉链不灵活了,涂点蜡
钉鞋的底部有很多钉
五、简答题
30.声音可以用哪些词汇来进行描述?请写出6个。
31.为什么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
六、实验题
32.兴趣小组尝试了用气球驱动小车,得到以下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往气球里吹气的次数 小车行驶的距离(厘米) 我选择的数据(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口气 26 32 38 32
6口气 96 103 89 96
9口气 157 175 166
(1)选择合适的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发现:气球里的气体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填“远”或“近”)。
(3)小组成员将气球的气嘴向东排气,则小车会向 运动。
33.小明用小木块(20N)、砝码(5N)、弹簧测力计、木板、棉布等器材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刻度的位置。使用时,手要提在提环处,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2)请根据图中示数进行数据分析。
①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时,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②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A A A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C A
1.A
【详解】发生灾难时,为了能让地面上的人听到声音,可以采用敲击就近的钢管让它发声,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传声性能好,因为钢管不仅能传声而且传声性能比空气还好,这样就能很好让地面上救援的人听到声音,所以A符合题意。
2.A
【详解】根据小智做实验时的记录可知,用大力拨动尺子时,尺子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出的声音较强,用小力拨动尺子时,尺子的振动幅度较小,发出的声音较弱,可以得出结论声音强弱与振幅有关。
3.B
【详解】我们吸气时,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舒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完成吸气。我们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减小,胸腔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完成呼气。
4.B
【详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发,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科普阅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如图呈现的科学故事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5.A
【详解】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手迫使锣面停止了振动,发声也就停止了,响声几乎立即消失了。
【点睛】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停止”而不是“声音停止”。
6.A
【详解】牙齿是口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牙齿包括犬齿、门齿和臼齿,犬齿撕扯食物,臼齿磨碎食物,门齿切断食物,上图中①是门齿——切断食物,A正确;②是犬齿——撕碎食物,B错误;③是臼齿——磨碎食物,C错误。
7.A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带有花纹的轮胎、有凹凸纹的车把把手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安装滚珠轴承的车轴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8.A
【详解】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琴弦发出声音是来自于琴弦的振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小明在弹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9.A
【详解】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和维生素。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均衡饮食,不能挑食。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0.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
11.A
【详解】呼吸器官主要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A、呼吸器官主要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符合;
B、肝脏属于消化器官,鼻腔、气管、肺属于呼吸器官,故B错误;
C、气管、肺属于呼吸器官,心脏属于循环系统,口腔属于消化器官,故C错误。
12.B
【详解】管子里空气柱的长度变短,吹奏时,空气柱振动速度变快,声音变高,吹奏声音较高的发音管,因此水最多时空气最短,声音最高。
13.C
【详解】剧烈运动后,身体急需补充能量,而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类在体内可以被快速分解,转化为能量,帮助恢复肌肉中的糖原储备,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多吃富含糖类的食物。维生素和蛋白质对于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急需补充能量的情况下,糖类的作用更为直接和迅速。故选C。
14.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蚊子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声带,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与空气摩擦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
15.A
【详解】A.唾液中有很多细菌,它对人体的消化没有任何帮助,错误;唾液有湿润和初步消化部分食物的作用;
B.舌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正确;
C.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正确。
16.反冲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用气球驱动小车运动时,利用了反冲原理,气球喷气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17. 肺活量 呼吸功能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是健康检查时常要测定的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18. 强 弱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9.√
【详解】我们身体的一些特点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知和观察。视觉: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到身体的外部特征,如肤色、面部表情、眼睛的颜色等。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身体的形状、姿势和动作,以及其他人的身体特征。听觉:我们可以通过耳朵听到身体发出的声音,如心跳、呼吸声、声音的高低等。我们还可以听到其他人的声音,如他们的对话、笑声等。触觉: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特点,如温度、质地、形状等。我们可以感受到触摸的压力、疼痛、刺痛等感觉。
20.√
【详解】淀粉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的特性。我们可以用在食物上滴碘酒的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有淀粉。馒头、红薯、马铃薯含有淀粉;萝卜、白菜中含维生素,不含有淀粉。
21.√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因此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大喇叭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22.×
【详解】口腔是消化开始的地方,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胃能将食物挤压成食糜,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3.×
【详解】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多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少吃。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咀嚼米饭感到甜的原因是米饭中富含淀粉,进入口腔后与唾液发生反应,唾液中的酶会被分解为麦芽糖,故而感觉甜。
25.×
【详解】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有关。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根据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轮胎、鞋底做成花纹,能够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提高行驶、走路的稳定性,这是有益摩擦的应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7.√
【详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28.√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雾霾天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污染会直接对人的呼吸器官造成危害,因此雾霾天气不适合在室外活动,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9.
【解析】略
30.嘹亮、洪亮、震耳欲聋、刺耳、柔声细语、悦耳。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高、响度、音色,我们可以用嘹亮、洪亮、震耳欲聋、刺耳、柔声细语、悦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31.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详解】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
32. 166 远 西
【详解】(1)选择合适的数据,选取可靠、准确且可复制的数据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观察表格中的数据,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中间的那个数据为准。往气球里吹气的次数的9口气,小车行驶的距离是166厘米。
(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小组成员将气球的气嘴向东排气,则小车会向西运动。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33. 0 甲乙 甲丙
【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详解】(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
(2)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的大小、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
②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