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的叶2课件 1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植物的叶2课件 1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6 13:32:42

文档简介

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同一种叶子(大的、小的、破的、黄的、绿的),每个小组一份,用信封装好。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学生:课外捡5种形状以上的树叶,每种形状的树叶捡1到2片。
教学目标:
⒈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了解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⒉学会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⒊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设计说明(设计意图):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学生对叶子外部形态的认识和经验都是很丰富的,但是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这方面是本课的重点。本教案的设计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感知植物的叶子具有生命的特征。
捡落叶是为研究叶子做准备的。研究叶子从是不是同一种叶开始,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轨迹。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到,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
学生观察了整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其实就是教给了孩子科学的观察方法——按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孩子们刚刚体会到观察还可以听、摸、闻等等,这种刚刚建立起来的感性认识方式,还是不牢固的需要多多训练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㈠、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师:老师课前布置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各种树叶,说说你们的叶子是从哪里收集来的?
生:……
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我们应该捡树叶进行研究。
ppt1:出示课题:5.植物的叶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ppt2:播放一段关于叶子的视频
师: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填写好统计表。
(学生拿出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统计表,按课件出示问题提示进行统计。)
ppt3:温馨提示: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师:现在请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讲讲他们小组的情况。
生:……
ppt4:植物叶的形状统计:
卵形
掌形
扇形
带形
针形
披针形
心形
管形
㈡、观察比较树叶。
⒈认识叶子的构造。
ppt5:植物叶的结构图:
师:这是一片完整的叶子,它有几部分组成?
生:……
师:一片完整的叶由两部分组成,枫叶上面部分叫叶片,(师指着枫叶上面部分),下面部分也有名字叫叶柄。(师板书:叶片、叶柄)
师:你能找到别的叶子的叶片和叶柄吗?
(孩子们分头找1分钟,然后在实物展示台上讲述和演示。“这是叶片……这是叶柄……”)
⒉比较不同的叶子。
Ppt6:比较是不是同一种叶子:香樟树叶和广玉兰叶
师:它们是同一种叶子吗?为什么说他们不是同一种叶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板书:“形状”、“大小”、“颜色”
师:仔细看看,这些叶子还有哪些不一样?看看叶子的正面和反面一样吗?
生:……
师:这里面的叫什么名称知道吗?(师板书:叶脉)你能够知道叶脉起什么作用吗?
生:
师: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这片叶子的叶脉象什么一样啊?
生:
师:对我们把这种叶脉叫做网状脉。你还能找到与这片叶子叶脉不一样的叶子吗?
生:
(师拿起竹叶,在实物投影上和学生一起观察平行状的叶脉。)
⒊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子
师:老师这里还备了一些叶子,看看他们是同一种叶子吗?
(师分组发放用信封装好的同一种叶子。学生分组观察。)
师:你有什么依据说他们是同一种叶子?他们的颜色一样吗?
生:
师:颜色不一样,怎么能说他们是同一种叶呢?
师:同一棵树上,有的叶子刚刚长出来,是嫩绿的,有的叶子老了所以开始黄了。有的叶子刚刚长出来,所以很小的,长大了,叶子就变大了。
师:说明判断同一种叶子,颜色和大小能作为证据吗?那么什么可以作为判断同一种叶子的证据啊。
生:叶子的形状、叶脉和叶缘。
㈢、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⒈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的不同和相同。
Ppt7:比较香樟树的新鲜叶和落叶
师: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生:……
师: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那么它们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形状、叶脉、叶缘和大小都差不多。
⒉描述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Ppt8:观察一条枝条上的叶的图片。
师: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同学们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
(生寻找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
师: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生:(叶子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Ppt9:叶子的生长变化过程视频
师:(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㈣、总结延伸。
师:自然界中有些树木竟然四季常绿,这是怎么回事?这些植物的叶有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请大家课外仔细观察,或者查查资料,这些植物的叶为什么四季常绿?等到你有了明确的答案时再来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㈤、作业安排。
⒈课堂练习
⒉为下节课准备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
㈥、【板书设计】: 5.植物的叶
叶子的结构:叶片——叶脉:网状脉、平行脉
叶柄
叶片的不同点:形状、大小、颜色……
新鲜的叶子——活的
落叶——死的
叶子的生长阶段:叶芽、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
叶子的生长过程: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课后反思(教学后记):
上课前,教师应该在多个地方有选择的捡些叶子,有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有大的如玉兰叶、小的如小叶黄杨叶,还特地捡了十几片叶的小树枝,后来还捡了有虫洞的叶。上课时,适时的展示捡到的叶,这样学生就特别感兴趣,教学活动进行的也就很顺利。在进行统计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捡叶的情况,对学生的统计活动做出充分的估计。首先各小组所捡的叶的数量差异很大,多的达上百片,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统计和分类任务。其次,像柏树之类的叶很难进行数量统计,教师事先要作指导准备,把叶子做好处理,尽可能让学生简单容易操作。
对于“叶有生命”这一概念的认识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观察和研究一根迎春花枝条上不同的叶,或者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的相同与不同点。还有冬青、香樟等这些植物,它们的叶并不是一年一落,通过描述一片叶从出生到枯萎掉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这个事实,也有助于落实这一教学目的。
教师要多倾听,多思考,不但要思考学生发言与自己原先设计相符的内容,更要分析学生错的或异想天开的答案,然后顺着孩子的思路、认知去引导孩子探究,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设计,让教学过程在动态中完成。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各种植物叶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经历对叶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从而发现更多观察内容是该活动设计的主线,并且从中渗透一些亲近自然、关注自然、爱护草本、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课件10张PPT。植物的叶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5课视频:植物的叶小贴士:在视频画面上双击就会全屏播放植物叶的统计:温馨提示:
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植物叶的形状统计:植物叶的结构图:叶片 叶柄 (叶片上有叶脉)比较是不是同一种叶子:香樟树叶和广玉兰叶香樟叶广玉兰叶比较香樟树的新鲜叶和落叶新鲜叶落叶观察一条枝条上的叶 找出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 ,用词语来表述树叶的生长阶段。视频:叶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小贴士:在视频画面上双击就会全屏播放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