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孟子》
两章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孟子晚年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易错问题《孟子》的作者是谁?是孟子及其门人。小知识:四书 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时朱熹将这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四书成了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后人尊其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孟子言论、活动的书。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注音夫 郭 粟 寡 戚 畔
封疆 fúguōsùgu?qīpànjiāng课文朗读,要求:1、注意朗读的节奏。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初步理解课文。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委而去之
5、人和
6、域民
7、固国
8、威天下
9、寡助之至
10、亲戚畔之
11、亲戚畔之代词,这(就是)护城河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胄委:放弃 去:离开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界限,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意思是限制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国防)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极点通“叛”,背叛他,指寡助之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摆出观点,提携全文。 天时:
地利: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方圆三里的内城。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环,围。 而,表转折,却。夫fú,句首发语词。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 池:
兵革:
坚利:
米粟(sù): 多: 委而去之:
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 坚固锋利。指粮食。充足弃城而逃。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 今义:
以:
本句话的意思是:
固国:
威: 限制。地域凭,靠。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亲戚
畔: 之:
天下顺之:
故君子有不战: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古义:内外亲属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之,动词,到。至,极点。通“叛”,背叛。他,代词。顺,归顺,服从。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不胜胜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攻城:守方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战争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主张(结论)施行“仁政”(运用了排比句式。反面论证,使得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对比论证)排比论点范围战争事例类 推治国道理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治国道理类 推总总分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词小结
1.古今异义。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助词 的 三里之城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你知道孟子的有关故事或语录吗?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孟母断机杼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2、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用原文回答)
得道的结果怎样?
4、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仁政 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为什么?
本文论证结构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3.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 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
对比论证
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
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1、背诵课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选自《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听读课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qu?nfù yuègéxī起,被任用田间、田地被举用,被选拔 狱官 集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第1段译文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指示代词,这。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贫困。 违背、受阻挠 动词,扰乱。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同“增”增加。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第1段译文之二: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ì常常 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这样以后 同“横”,梗塞,不顺奋起,指有所作为。被人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同“弼”,辅佐。在外面,
指国外。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第2段译文:理解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排比举例推断
归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个人国家正反小大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受磨炼的益处
论证方法:
类别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归纳推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 “使……”字词小结2.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佛士。
拂同“弼”,辅佐
这一章的主旨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一章的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
主旨句
生于
忧患
死于
安乐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举例
论证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曾益其所不能。
道理
论证
人恒过 ……
而后喻。正面入则无……
出则无……
国恒亡。
反面正反
对比
论证然后
知生
于忧
患,
而死
于安
乐也论点 难句阐释: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呢?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深度讨论:一个人只要经历艰苦环境,就一定能成就大业吗?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才必须经历艰苦环境才能造就,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另一方面,孟子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说明,只有“而后作”,即发奋、奋起,才能成就大业;否则,不但不能成就大业,还会被逆境压垮。
成就人才,需要以上主、客观两方面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引申拓展仲尼厄而作《春秋》 韩非囚秦,《说难》、《弧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可见: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D达标测评2、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色的词。例:必先苦其心志。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译:
2)饿其体肤。译:使他身体饿瘦。使他筋骨劳累。3)空乏其身。译:
4)行拂乱其所为。译:
5) 所以动心忍性。
译: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使他受贫困之苦。 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课外阅读《孟子》,积累语句,体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