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文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任,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境遇的描叙表现出来的。
教学目标
1. 了解“说”的文体特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2. 体味韩愈对人材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封建社会摧残埋没人才的实质;懂得当今社会重视人才,我们应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道理。
教材解析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的知遇之难,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活于思想开放、有言论自由的新时代,可以做到人尽其才。21cnjy.com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像是我们传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21教育网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美文朗读”,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www.21-cn-jy.com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21·cn·jy·com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1·c·n·j·y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