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雪》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并掌握文中生字词;本文课文的语境和思路,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吟诵古诗词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北国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二、检测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qìng)口 忙碌(lù) 脂粉奁(lián) 灼灼(zhuó)
嘻(xī)笑 褪(tuì)尽 朔(shuò)方 凛冽(lǐn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融,溶化。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三、认真研读课文,理清结构,整体把握。
(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
明确: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三、具体研习两幅雪景
(一)、江南的雪
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
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2、修辞
明确:两个比喻句: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虚实结合)
3、写景:山茶、腊梅、梅花、杂草、冬花、蜜蜂
4、写人:小孩塑雪罗汉
5、纠错
明确:腊梅 蝴蝶 葫芦
6、归纳江南的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春意盎然
(二)、北方的雪
1、修辞
明确: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2、描写北方的雪的特征的动词
明确: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弥漫、闪烁
3、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4、课文结尾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孤独的雪”是因为“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是死掉的雨”死掉的雨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转化;“死掉的雨”转化为雨水,滋润万物,迎来百花争艳的春天,因而说他是“雨的精魂”,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5、作者把这两幅雪景图放在一起写,这是什么写法?通过对比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对比写法。作者通过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寄寓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精神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 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 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明确:
第1题,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第2题,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小结:
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主题:
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壮美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板书设计: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哲理:
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理想) 对 要用战斗来创造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 比 一个美好的世界
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品格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背诵这首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