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七:人体的呼吸——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学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选题
1.[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下列关于呼吸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支气管
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2024年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列生物体结构中不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
A.根毛 B.小肠绒毛 C.营养菌丝 D.呼吸道纤毛
3.[2024年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
A.鼻、咽 B.口腔、肺 C.咽、喉 D.气管、支气管
4.[2023年河北石家庄中考真题]呼吸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协调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咽 C.气管 D.肺
5.[2023年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今年春季,河西走廊多次遭遇大风沙尘天气,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经过鼻、咽、喉后,还要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支气管、气管、肺泡
C.气管、肺泡、支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6.[2024年湖南中考真题]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挡或黏住空气中的灰尘,说明鼻腔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7.[2024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8.[2022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
C.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
9.[2023年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该急救法通过快速勒紧患者的上腹部,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异物排出。施救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10.[2023年湖南湘潭中考真题]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Ⅱ的进出,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11.[2023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如图中①~④表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完成吸气
B.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③过程涉及的动脉和静脉内均有瓣膜
D.组织细胞内CO2浓度低于肺泡内CO2浓度
12.[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图甲、乙表示人体呼吸时的不同状态,图丙是肺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
C.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b→c→d表示完成了两次完整的呼吸运动
13.[2023年天津中考真题]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咽 C.气管 D.肺
14.[2022年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测量胸围差时,受测者要尽力吸气,此时( )
A.膈顶下降,肺扩张 B.膈顶下降,肺收缩
C.膈顶上升,肺扩张 D.膈顶上升,肺收缩
15.[2022年湖北中考真题]下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内流动脉血 B.②内流静脉血
C.X为氧气 D.X为二氧化碳气体
二、读图填空题
16.[2024年福建中考真题]吸烟有害健康,可能引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
(1)图1中①~⑤组成________,⑧血管的类型是________。
(2)长期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气管比正常人的狭窄,影响了______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难。
(3)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有害物质刺激血管壁,引起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影响______输送给组织细胞。
17.[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学校科技节上,小康同学用饮料瓶、橡皮膜和气球等材料,制作了模拟人体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的简易模型(如下图)。在这个装置中,气球模拟的结构是___,橡皮膜模拟的结构是___;___图表示吸气状态。
18.[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身体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对下列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做出相应解释。
(1)俗话说“细嚼慢咽,利于消化。”午餐时,小明慢慢咀嚼馒头,感觉到了甜味,他认为这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经过________(填“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转变成________的缘故。淀粉及其初步消化后的产物,最终在小肠被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2)吃饭时,小明又说又笑,结果一粒花生米卡到了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爸爸立刻按照图示方式环抱小明,两手紧扣在其肚脐上方,双臂快速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此时,爸爸肱二头肌的状态是________,小明体内膈顶部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胸腔容积迅速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使肺内气压激增,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花生米排出。食物会误入气管,是因为食道和气管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
(3)进行健康体检时,医生让用手势表示看到的“E”的开口方向,小明随即做出反应,这属于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检测后,某同学被认定为近视,说明该同学眼球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_曲度过大。
(4)心血管疾病常常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引起的。为探究烟草对心脏的影响,小明和同学利用水蚤进行了模拟实验活动:①将一根烟的烟丝放入50ml蒸馏水中制作烟草浸出液;②取5个均盛有10ml蒸馏水的烧杯,2~5号试管分别滴加5滴、10滴、15滴、20滴的烟草浸出液;③将水蚤分别放入5只烧杯中30秒,然后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水蚤的心率。他们把上述实验重复了3次,这样可以减少________。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故A正确。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故B正确。
C.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故C错误。
D.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根毛具有吸收功能,植物根毛是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B.小肠绒毛具有吸收功能,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不符合题意。C.营养菌丝具有吸收功能,真菌的营养菌丝负责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D.呼吸道纤毛的主要功能是清除呼吸道内的黏液和颗粒物,保持呼吸道清洁。可见,呼吸道纤毛不具有吸收功能,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所以肺和口腔不属于呼吸道的结构。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沙尘颗粒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沙尘颗粒→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道的作用。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腔内的鼻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能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病菌,还能杀灭一些病菌,使空气变得清洁。故选C。
7.答案:D
解析:在人体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分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由表格可知,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较高,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组织细胞,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甲过膈顶下降,气体吸入肺。结合分析可知,甲过程是吸气过程,对应曲线上的abc段,AB错误。
C.图乙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C错误。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一的乙过程是呼气,图二的cd段是呼气。因此,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施救时,用力点在膈的下方,向上施力,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变大,从而能将异物排出。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图一A→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图二中膈肌收缩,膈顶的位置由①→②,顶端下移,胸腔的上下径变短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完成吸气。A错误。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虽然逐渐增大,仍然低于外界气压,所以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B正确。C、图三中l吸气和Ⅱ1呼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C错误。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图中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④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经过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错误。动脉内无瓣膜,且不是所有静脉内都有瓣膜,静脉瓣多存在于四肢静脉内,C错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肺泡内CO2浓度,D错误。
12.答案:B
解析:A.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图甲为吸气状态,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A错误。B.由甲到乙为呼气状态;图丙中,曲线ab段、cd段时,肺容量减小,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排出体外,进行呼气。因此,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B正确。C.c点时为吸气结束呼气还没开始的瞬间,此时即不吸气也不呼气,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C错误。D.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bc段时,肺容量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吸气;cd段时,进行呼气。因此,b→c→d表示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呼吸运动,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D。
14.答案:A
解析: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吸气时,个膈顶下降,肺扩张,A符合题意。故选A。
15.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此判定图示中X是指氧气的扩散方向,Y是指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故选:D。
16.答案:(1)呼吸道;动脉
(2)肺
(3)b;营养物质和氧
解析:(1)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所以图1中①⑤组成呼吸道。动脉具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细,血液流速快的特点,所以⑧血管的类型是动脉。
(2)长期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出5~10倍,患者的小支气管比正常人的狭窄,减少由呼吸道到达肺的气体量,影响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图2中的b左心房。血液中的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作用。所以有害物质刺激血管壁,引起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影响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
17.答案:肺;膈肌或膈;乙
18.答案:(1)化学性;麦芽糖;胰腺和肠腺
(2)收缩;上升;缩小;咽
(3)条件;反射弧;晶状体
(4)(实验)误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快,说明吸烟会加重心脏负担
解析:(1)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经过化学性消化后,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分解为葡萄糖。
(2)爸爸抱住小明,处于屈肘状态,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小明体内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迅速缩小,使肺内气压激增,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花生米排出。咽即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食物会误入气管,是因为食道和气管共有的结构是咽。
(3)进行健康体检时,医生让用手势表示看到的“E”的开口方向,小明随即做出反应,这种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这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检测后,某同学被认定为近视,说明该同学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
(4)他们把上述实验重复了3次,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准备。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快,说明吸烟会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