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宋敏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三年级
邮件
?
单位
德州市第二中学
?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琵琶行》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二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学习此文,学生会感受到几千年前,古人用文字描写音乐的高超技艺。同时,《琵琶行》融音乐、文学于一炉也能很好的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描写音乐并不容易,因为它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样线条清晰,不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样形象可感,不象蓊郁苍翠的林木那样色彩鲜明,它有声无形,缥缈难绘。用多媒体链接相关音乐让学生体会其意境、感受其形态、为进一步分析名家描写音乐做铺垫。继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描写音乐的诗句反复研读,写出书面赏析,用实物投影展示,形象直观的深化了对音乐描写方法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其鉴赏能力。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篇课文为古体诗,篇幅较长,学生平时阅读古典诗词不多,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意蕴。
三、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的同时勾画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从修辞炼字描写的角度入手赏析诗句。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的同时,大屏幕展示诗谜。以渲染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
二、课堂上,巧用文档软件和实物展台,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三、在整体把握文本阶段,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出书面赏析,多媒体链接一段《水边的阿狄丽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写乐曲。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导入
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播放《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mp3音乐的同时,大屏幕展示诗谜。
研讨交流
提出问题:本诗是怎么描写音乐的?
反复诵读文本,勾画出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揣摩其妙处,相互交流。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或利用文档软件批注
探究
提出要求: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出书面赏析
学生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出书面赏析,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利用文档软件批注,利用开放性ppt课件琵琶行.ppt补充归纳诗歌鉴赏的方法和音乐的描写手法《琵琶行》诗句鉴赏学习评价量规.doc。
研读交流建构
提出问题: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对照作者和琵琶女的经历思考、交流、探讨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
总结
作者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一起朗读描写音乐段落,继续体会这一部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
作业布置
听音乐《水边的阿狄丽娜》,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乐曲。,上传到云平台。
?
水边的阿狄丽娜 - 海边的星空.mp3云平台(360云盘13953434390)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设计紧扣诗歌的文本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音乐描写的特点,体会琵琶女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整节课让学生始终受到感染,深刻体会音乐的美妙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堂上,巧用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营造学习这首诗歌的气氛。
整体把握文本阶段,引导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手法入手,学习诗歌鉴赏的手法,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件12张PPT。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主旨。
2:学习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概括琵琶女的三次演奏,重点鉴赏分析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江头送客闻琵琶主人忘归客不发江上聆听琵琶曲江上感言再促弦江州司马青衫湿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也可说是通感)描写乐声。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由琵琶声联系琵琶女遭遇概括其形象 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 年轻貌美——年长色衰门庭若市——独守空船恣情欢笑——满腹辛酸诗人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描写音乐和声音的方法:(1)以形写声(2)以声写声(3)内心烘托。(4)环境烘托。赏析乐曲 品味意境展开想象,运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感受到的画面。听蜀僧濬弹琴李 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风山有九钟,霜
降而鸣。 赏析《琵琶行》诗句鉴赏学习评价量规
序号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标准描述
评价
优秀
(19-20分)
良好
(17-18分)
及格
(15-16分)
继续努力
(14分或以下)
自评20%
互评30%
教师评50%
1
小组合作
20分
各成员共同进行学习、研究,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能在分工的同时很好帮助本组其他成员完成工作。
各成员共同进行学习、研究,能较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能完成基本的协作,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
各成员很少进行共同学习、研究,在合作学习中不够积极主动,但能在老师引导下完成任务。
各成员之间没有进行共同学习、研究,没有体现小组分工和协作的合作精神,单打独斗。
2
学习成果展
20分
鉴赏成果,步骤非常清楚,有条理,内容完整,形式规范,语言流畅,口头表述,体现的应是全组观点,且有条有理。
鉴赏成果,步骤要清楚,有条理,内容较完整,形式较规范,语言较流畅,口头表述,体现的应是全组观点,且有条有理。
鉴赏成果,步骤基本清楚,较有条理,内容基本完整,形式基本规范,语言基本流畅,口头表述,体现的应是全组观点,且有条有理。
鉴赏成果,步骤不清,内容空乏,语言不通顺,表达不清楚,几乎难以理解。口头表述,杂乱,不能围绕本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