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2 我有一个梦想(课件+讲+练+测)(基础版)(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2 我有一个梦想(课件+讲+练+测)(基础版)(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08:35: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四单元 演讲词第十二课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目标】
1.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要学会哟☆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签署 煎熬 束缚 镣铐 歧视 枷锁
充裕 蜷缩 骇人听闻 兑现 缔造 草拟
履行 空头支票 盖戳 侈谈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蜕变 无济于事 摇摇欲坠 受难 赎罪 真谛
销声匿迹 祈祷 巍峨 蜿蜒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2.关于作者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签署qiānshǔ 煎熬jiān’áo 束缚shùfù 镣铐liào 歧视qí 枷锁jiāsuǒ 充裕yù 蜷缩quán 骇人听闻hài 兑现duì 缔造dì 草拟nǐ 履行lǚ 空头支票kōng 盖戳cuō 侈谈chǐ 义愤填膺yīng 安之若素su 蜕变tuì 无济于事jì 摇摇欲坠zhuì 受难nàn 赎罪shú 真谛dì 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 祈祷qídǎo 巍峨wēi’é 蜿蜒wānyán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作者的梦想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来阐发,各抒己见。以下答案仅供参考。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被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第三,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 ☆课堂提高☆ 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
2.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引导学生研读关键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上的妙处。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1.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2.“空头支票”在这里是个巧妙的比喻。本来,自从林肯总统签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
3.“这个信念”具体指的是,作者相信总会有一天,美国黑人会和白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高低来衡量黑人和白人,美国一定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交响曲”的特点主要是多重乐声合奏,在这里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那就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白人不再歧视和压榨黑人,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因为这篇演讲辞有着极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从“结束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对“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而且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找到窍门了吗?我有一个梦想
(总分50分,时间45分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奥巴马获胜演讲
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还有人怀疑国父们的梦想在我们的时代是否还存在,还有人怀疑我们的民主所拥有的力量,那么今晚你就可以得到答案。是那些今天在学校和教堂排着长队、数不胜数的选民做出了回答;是那些为了投票等待了三四个小时的人们做出了回答。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投票,因为他们相信,这次真的不同——他们的声音会让这次不同。
这个回答来自青年、老人、穷人、富人、民主党人、共和党人、黑皮肤、白皮肤、拉美人、亚裔、印第安人、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残疾人和健全者。美国告诉世界,我们从来就不是一半红、一半蓝(译者: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
这一天我们等待了很久。但今夜,因为我们今天的努力、因为这次选举,在这决定性的时刻,美国终于迎来了转变。
但最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胜利真正属于谁。它属于你们.这一胜利来自于普通工薪阶层人民,他们从微薄的积蓄中拿出五元、十元来支持我们的理念。我们的胜利来自于年轻人一一那些远离家人承担辛苦但收入微薄的竞选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反驳了关于他们是冷摸的一代的谬论。我们的胜利也来自于那些已不再年轻的人们,他们在严寒或酷暑中走街串巷向完全陌生的选民进行宣传。我们的胜利来自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民,他们的志愿参与和组织证明了两个多世纪之后,那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仍然长存。这个胜利属于你们!
我知道你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这次竞选,不仅仅是为了我。你们这样做是因为你们知道我们面临的任务之艰巨。即便我们今晚在此庆祝,我们也知道明天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两场战争、一个奄奄一息的星球、和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即便我们今晚在此庆祝,我们也清楚地知道那些勇敢的美国人明早会在伊拉克的沙漠或是阿富汗的山地中醒来——他们在为我们冒生命危险。我们知道父母们在孩子睡下后辗转难眠,不知如何才能偿付按揭、医疗账单、或是为孩子上大学筹款。我们需要去开发新能源、创造新就业机会、建设新学校、面对新挑战、和修复我们的战略联盟。
前路严峻而漫长,我们也许在一年甚至一届总统任期之内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美国,我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有信心,相信我们会解决它们。我向你们承诺:我们,美国人民会解决这些问题。
前面会有挫折和弯路。很多人不会完全同意我作为总统做出的政策和决定。而且我们知道政府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关于面对的挑战,我会始终对你们坦诚相告。我会倾听你们的声音——特别是当我们意见相左时。而最重要的是,我请你们加入到家园的重建中来,用221年以来我们唯一的方法,美国的方法——一砖一瓦,水滴石穿。
21月之前那个深冬开始的胜利之路,不会在今天这个秋夜止步。这个胜利本身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只是给了我们机会,去实现我们期待的转变。而如果我们退回原地则什么也不会发生。没有你们的参与,也不会发生。
这次选举有太多的第一次,有太多的故事将被代代传叙。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性在亚特兰大投下了她的选票,她像千千万万的美国人一样发出自己的声音,除了一点——安?尼克松?库帕(Ann Nixon Cooper)已经106岁了。
她生于黑暗的奴隶时代,那个时候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当时的她不能投票,只有两个原因——她的性别和她的肤色。
而今晚,我想她一个世纪的经历——心痛与希望、抗争与进步、一次次失败和逆流而上都证明了:我们做得到。每一次女性的声音被压制,梦想被摧残,她都看到她们再次站起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做得到。
当美国人在风沙中绝望,全国陷入萧条,她都看到这个国家克服恐惧,施行新政,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统一目标。我们做得到。
当我们的港口被炸,暴政笼罩着世界,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崛起,他们捍卫了民主。我们做得到。
她见证了蒙哥马利的公共汽车停运、伯明翰的黑人暴动、塞尔玛的血腥周末和那位来自亚特兰大的传教士对人们高声喊出:“我们一定会胜利。”我们做得到。
我们登上过月球,我们推倒了柏林墙,我们用科学和创想连接了整个世界。今年,在这次选举中,她伸出手指在屏幕上按下,她投出了自己的一票,因为经历了106 年的光明与黑暗,她知道美国应该如何转变。我们做得到。美国,我们己经走了很久,我们己经看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今晚,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一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看到下个世纪,如果我的女儿们也能幸运地像安?尼克松?库帕那样长寿,他们会看到什么样的转变?我们应该如何完成这些转变?
这是我们完成使命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创造历史的时刻——让我们的人民得到工作,敞开门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机会;恢复繁荣并推进和平;让美国梦再次浮现,重申我们的基本信念——团结一心。当我们呼吸、我们畅想、我们面对犬儒主义、我们迟疑、我们面对那些质疑我们的人的时候,我们将铭记那凝聚了我们精神的不灭的信条:我们一定做得到。
谢谢大家。
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
(选自新浪网新闻中心 有删节)
1.奥巴马这篇演讲的主题是( )(4分)
A.美国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 B.今晚的胜利是属于美国人民的。
C.新的政府面临艰巨的挑战。 D.美国人民有信心解决危机,重建家园。
【答案】A(4分)
【解析】
试题分析:BCD项,分别只是奥巴马演讲内容的一部分,不是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2.奥巴马的演讲中讲了美国面临的三大挑战,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大挑战”。(每条不超过10个字)(共3分)
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2)全球环境污染问题;(3)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3.奥巴马演讲中用较多的篇幅举了一位106岁的选民的故事,这个故事重点讲了什么内容?在演讲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奥巴马通过106岁黑人老妪的故事,高度概括了美国百年历史的奋斗与进步。故事的力量远胜过空洞的理论,这个故事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加深了听众的印象。
【解析】
试题分析:奥巴马演讲中用较多的篇幅举了一位106岁的选民的故事,这个故事重点讲了美国奋斗与进步百年历史;作者通过这一个故事,作为论据,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美国的梦想指人人生而平等、自由。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指黑人获得与白人相同的权利。奥巴马这位肯尼亚的后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6分)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5.“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一句中“骇人听闻的情况”指什么?试根据有关内容作概括。(2分)
【答案】在《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们仍过着没有自由、深受压迫剥削并极端贫困的生活。(或:黑人们过着物质上贫困、精神上屈辱的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这个关键句加以揣摩提炼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2分)
(2)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2分)
【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2)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美国政府的许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奥巴马的父母离婚后,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成年后的奥巴马在自己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披露,由于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他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奥巴马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1600名学生当中的最高荣誉,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经过3年的法律实践和民间行动,奥巴马决定适时参加选举政治,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 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生逢其时,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非洲裔社区做基层工作,他的经历代表了美国一代的梦想。
奥巴马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他将使整个美国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团结起来,使美国的历史翻过近年来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页。于是在竞选中他不断重复“改变”、“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
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但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他补充说:“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许多专家现在相信,我们明年可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节选自《奥巴马传》
7.结合本文和奥巴马的生活经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混血儿的身份,使奥巴马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干过不好的事。
B.奥巴马曾经在美国、印尼、肯尼亚生活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是他竞选的有利条件。
C.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后,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
D.奥巴马从基层工作做起,使他更深切地接触民众,关注民生。
E.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这表明黑人在美国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是民主政治进步的标志。
【答案】BE (5分)
【解析】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奥巴马决定参加总统竞选时,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用意是什么?(6分)
【答案】①为了博得黑人的好感,②为了博得草根阶层的好感,③为了获得一切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三点每点2分,若答成“为了竞选成功”只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第3段,然后联系下文“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提炼性的概括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9.根据文意,概括奥巴马竞选获胜的原因。(6分)
【答案】①美国民众渴望改变现实。②奥巴马多元文化背景。③奥巴马在哈佛受精英教育。④奥巴马从底层作起的个人经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
【解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文章结尾说“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你是否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呢?结合本文和现实,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寄予。①奥巴马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经历,给予了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让民众信任他。②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奥巴马生逢其时。③哈弗的精英教育给予他高瞻远瞩的见识和不同于一般人的智慧。④面对历史性危机他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坦然相对的气度。⑤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⑤奥巴马的演说及承诺表明了他要改变现实的愿望 奥巴马执政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百日内就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合乎题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不寄予。①美国证面临着历史性的危机,困难重重,奥巴马也认为这场危机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没有捷径可以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不能扭转局势就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②本文章只谈到了奥巴马的演讲和承诺,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 ③执政不到200天,民众支持率下跌到50%,很说明问题。 ④民众认为奥巴马对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案。⑤美国保守派在民众大会上激烈抨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政策,灌输奥巴马健保改革政策将使老人福利缩水。(合乎题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寄予希望,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观点,结合着文本中奥巴马的生活经历、接受的教育及他自身的精神品质等内容,然后再结合着美国民众及美国的社会现实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我有一个梦想
1.下列加粗字注音及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yīng) 安之若素(平常) 致(使……丧失)命
B.诺(luò)言 公诸(之于)于众 手足(喻兄弟)之情
C.磐(pán)石 不可理喻(明的) 承诺(诺言)
D.无济(帮助)于事 不言而喻(明白) 履(nǚ)行
【答案】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奢谈(shē) 白雪覆盖(fù) 信守诺言(nuò) 汹涌澎湃(bài)
B. 真谛(dì) 剥夺权利(bō) 野蛮行径(mán) 蜕变变质(tuì)
C. 储备(chǔ) 披露真情(luò) 坚如磐石(pán) 立功赎罪(shú)
D. 疲乏(pí) 履行义务(lì) 拯救灵魂(zhěng) 瞭望哨所(lià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湃pài C露lù D履lǚ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马丁?路德?金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3.对文中部分语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比喻为“灯塔的光芒……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充分肯定该宣言的历史意义。
B.“黑人……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一句意思是说,黑人们从非洲的故土家园流亡出来后,一直没有找到安居之所。
C.“美国……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退了回来”一句意思是说,美国尚未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一句意思是说,美国黑人不能够为了追求平等自由而仇视美国白人。
【答案】B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阐明了本次集会的目的。以下表述,不属于这些目的的一项是:
A.把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之后黑人仍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情况公诸于众。
B.要求美国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诺言,使黑人拥有与白人一样的基本人生权利。
C.要让白人们明白,他们的自由与黑人的自由息息相关,他们应当支持、参与黑人争取权利的行动。
D.提醒美国,黑人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十分迫切,对此,国家不能安之若素,不能拖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可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C项,在作者所阐述的本次集会的目的中,并无此意。作者提到“他们(白人)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是告诫黑人在争取自身合法地位和权利的斗争中不要采取暴力方式。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黑人民权运动有法可依,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相关条文,正是美国黑人争取获得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法律依据。
B. 不能拥有与白人同等的基本人生权利,长期遭受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生活贫穷,这些正是美国黑人参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根本动因。
C.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对黑人而言是福音,对美国社会而言也是福音。
D. 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并不主张黑人们用暴力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主要是因为部分白人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一些白人还参加了本次集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观点来分析选项,D项,错误在“主要是因为……”。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内容看,他不主张用暴力手段,主要是因为暴力手段不符合他所追求的自由平等,违背他所推崇的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当然“部分白人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一些白人还参加了本次集会”也是他不主张暴力的原因,但不是本质的、主要的原因。所以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美文赏析
立足道德自强,争取社会正义(节选)
——《我有一个梦想》序
何光沪
①有不少人得出结论说: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无效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
名的鼓吹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②甘地和马丁?路德?金失败了吗?他们用生命去实践的主张是失败的吗?是无效的吗?是软弱的吗?
③就甘地而言,他比任何别的印度领袖都动员了更多的民众,他用最少的人命牺牲赢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他以最低的代价,最有效地摧垮了一个统治方式最有效的殖民帝国的长期统治!他那副瘦骨嶙峋的身躯包涵着的精神力量之强大,使得那个作为世界霸主的敌人也肃然起敬!
④就马丁?路德?金而言,他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但赢得了蒙哥马利城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而且赢得了全国全世界对伯明翰市黑人运动的关注和同情;不但胜利地组织了向首都华盛顿的大进军,而且深深地打动了包括总统肯尼迪在内的各阶层白人的心;不但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而且影响了英国国会通过反种族歧视法和反性别歧视法,从长远来说还促成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
  ⑤至于这些胜利之伟大,以及马丁?路德?金的努力成效之惊人,可以从以下事实略见—斑: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曾在长达三百多年之中被视为当然,被视为有理,所以问题远远不止是法律的禁止与否,而是人们的心理和观念的改变与否,后一件事情人人都明白是最难做到的。然而人们看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一些大学的白人学生暴乱,会仅仅是因为学校收了几个黑人学生,而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白人却早已习惯了大量的黑人官员、黑人警察、甚至黑人部长、黑人军队首脑,更不用说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黑人白人的共同活动,甚至已有了不少白人与黑人的通婚;而在二十一世纪开始之际,甚至已有黑人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
⑥就马丁?路德?金个人而言,他不但在生前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的生日早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这在从国父到各界名人的行列中也极其罕见。最主要的是,他也同甘地一样,不但成了他本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而这一切所证明的,恰恰是同样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力量之强大,恰恰是他和甘地、曼德拉等等所代表的非暴力抵抗的精神力量之强大。
⑦当然,我们已经看到,就马丁?路德?金来说,他的这种精神之强大,是来源于他的基督教信仰。但他认为,基督福音不是个人精神的福利奖券,而是社会公义的实践要求。在争取社会正义的斗争中,他认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⑧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强大到不在乎胜利与否的地步——他领导的运动参加者要遵守的“非暴力十诫”中,有一条是“要争取正义与和解,而不是争取胜利。”也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强大到视“受苦”为“救赎”,甘愿自己流血牺牲的地步——他说:“要争取自由,必须付出流血的代价,而流的血必须是我们的鲜血……无辜受苦是有救赎力量的。”
⑨这种来自信仰的精神之强大,在马丁?路德?金争取社会正义的斗争中,就表现为一种道义上的强大或道德上的自强。为他在复杂的处境、艰难的斗争和内心的矛盾中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基础的,正是这种道德自强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任何争取社会正义的斗争来说,是经费的或经济的、武器的或武力的力量都不可比拟的。
⑩马丁?路德?金已经去世三十三年了。但是,这本书所提供的他的言行,对于当今的世界来说,不是仍值得思索吗?这些言行所树立的崇高榜样,对于当今的人类来说,不是仍值得效法吗?
我有一个梦想
【导学目标】
1.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签署 煎熬 束缚 镣铐 歧视 枷锁
充裕 蜷缩 骇人听闻 兑现 缔造 草拟
履行 空头支票 盖戳 侈谈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蜕变 无济于事 摇摇欲坠 受难 赎罪 真谛
销声匿迹 祈祷 巍峨 蜿蜒
2.关于作者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反馈矫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签署qiānshǔ 煎熬jiān’áo 束缚shùfù 镣铐liào 歧视qí 枷锁jiāsuǒ
充裕yù 蜷缩quán 骇人听闻hài 兑现duì 缔造dì 草拟nǐ
履行lǚ 空头支票kōng 盖戳cuō 侈谈chǐ 义愤填膺yīng 安之若素su
蜕变tuì 无济于事jì 摇摇欲坠zhuì 受难nàn 赎罪shú 真谛dì
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 祈祷qídǎo 巍峨wēi’é 蜿蜒wānyán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探究活动】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教师释疑】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讨论明确】
作者的梦想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来阐发,各抒己见。以下答案仅供参考。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被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第三,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
【探究活动】
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
2.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教师释疑】
引导学生研读关键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上的妙处。
【讨论明确】
1.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2.“空头支票”在这里是个巧妙的比喻。本来,自从林肯总统签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失望,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
3.“这个信念”具体指的是,作者相信总会有一天,美国黑人会和白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高低来衡量黑人和白人,美国一定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交响曲”的特点主要是多重乐声合奏,在这里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那就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白人不再歧视和压榨黑人,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课堂提升】
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答案】因为这篇演讲辞有着极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从“结束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对“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而且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