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我的“史记家族” ——史记,我有话说我的“史记家族”第一次梳理——人物谱
要求:为史记人物写一副对联及推荐词
学习效果:
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名人事迹,积累写作素材。
蔺相如
秦殿无惧璧归赵,渑池智斗保君王。
张骞
漫天黄沙埋忠烈,丝路花甬通商道。
翻开《史记》,看秦王一统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眼前浮现,那些故事也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我的“史记家族”第二次梳理——《史记》之魂
学习效果:
1、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积累写作素材。
2、增强运用所学素材的意识。
《史记》之魂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阴暗的牢房,沉重的锁链。将你深深地压在黑暗中,动弹不得。深夜的牢房,显得更加寂寞。你试图透过小窗看看外面清静的月光,却只发现几颗寥落的星。你是知道的,知道李陵的痛楚,所以才会为不相干的他挺身而出;知道世俗的无奈,所以才会身处牢房,无处可依。可是,你又想起了父亲临终时殷切期盼的眼神,想起了他叮嘱你的话,想起了历史还在等待着有心之人记叙,这一切,都在你的脑海中翻涌。
窗外,一颗启明星孤独地挂在夜幕上,渺小又伟大,你灰暗的眸子竟重新发了光。
吱呀门开了,你毅然起身,“吾愿受腐刑”。
回身时,天已亮……(赵冰)被困于斗室之中,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握紧了手中的那支笔,他的“无韵之离骚”写出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荡气回肠,却单单遗漏了他自己。司马迁,一个真正的勇者,一个真正的英雄,宫刑之后的讥讽与不解,没有阻止他负重前行的脚步,身心俱惫,却用血和泪浇灌出了最美的文字,永垂史册。(张蓓玲)我的“史记家族”第三次梳理——亮出观点
要求:掌握点题扣题的方式技巧
学习效果:
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灵活运用材料你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放在秦始皇和刘邦间的帝王本纪中。在那个成王败寇的年代,司马迁这样做,该会承受多大的责难,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项羽的高姿伟态。
你不屑阴谋诡计,率直坦荡,一时的妇人之仁却使刘邦逃离鸿门宴。
力拔山兮气盖世,你是顶天立地的男人,起义八年,七十多场战争,你奋勇杀敌,浴血重生。
垓下之围是你生命最壮烈的悲歌。虞兮虞兮奈若何,你也有似水柔情。当美人不再,威名不再,年华不再,荣华不再,只剩一曲垓下歌,唱出你心里的悲痛无奈。
霸王啊,乌江水声依旧,你何苦如此执着不肯过江东?你可知道,乌江彼岸,不是苟且,不是耻辱,而是一统天下。(于邵磊)曾经年少轻狂,独自闯荡;曾经身先士卒,破釜沉舟;曾经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各方霸主俯首称臣于西楚霸王。项羽,用兵神起,你没有怀疑自己,那曾经“彼可取而代也”的惊鸣回荡天宇。过去火烧阿房三百里的记忆犹在,而今面对淮阴侯的大兵压境,楚歌四起,士兵逃散,你迷惘了。
面对这人生的弯道,何去何从。可我未见你仓皇失色,却显霸王本色,颈血浸染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苍天抽泣,大地无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留下项王决绝的一幕,留给世间无尽的哀伤。(王晓莉)孤漠残阳,如一片泣血的殷红,众人拂袖,挥去最后的哀号。荆轲,你是燕国最后的希望。易水,凄凉地抽泣着,在高渐离的筑声中,你再次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着马车碾尘而去,那惊鸿孤影便驻在了不灭的历史中,任时间风吹雨打,亦不能抹去那历史上你的无畏与坚决。
你一步步地走向了那通向死亡的台阶,带着督亢的地图,连同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那么从容,那么自信。图穷匕见鱼肠剑散发着幽幽的蓝光。匕首掷出,击中铜柱,火花四溅。你的无畏与坚决便定格在了这一刹那。
历史终将记住,时间也无法风化,荆轲的无畏是中华不灭的记忆,历史将为刺客荆轲正名,时间会使精神历久弥新。(张莉)荒原上一道碧蓝的伤口在草原上蜿蜒,深秋的风带着特有的决绝萧瑟缠绕着壮士们的鬓角,零落的枯草在荒野中艰难地站立,孤雁哀鸣着在天空盘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畔,几百士兵傲然伫立,唱出这悲壮的离歌。
荆轲,他深爱着这方土地,所以他不怕被吞噬,一杯浊酒下肚,两行清泪流出。凌乱的青衫在风中渐行渐远,他始终没有回头,因为他懂得,这一去,便没有了归期……(赵冰)当他和勾践对着面前的夫差屈辱地跪拜,他们有多痛苦,便有多清醒。复国是一粒不灭的火种,在他们心中燃烧。他曾寻着在溪边浣纱举世无双的西施,为勾践复国出谋划策。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勾践的大军再次睥睨天下,勾践得意之极,狂妄之极,而他背后的范蠡仍保持着那份清醒。“狡兔死,走狗烹”他清醒地看到了勾践笑意背后的杀机。于是他清醒地选择了归隐,归隐于世间,看人间百态,赏万千繁华,放弃了高官厚禄,换得了一生平安。于是刑场上少了一位死囚,世间多了一位经商致富的陶朱公。(张蓓玲)班级交流
没有人知道,在你放下剑的那一刻,抛弃了多少浮华;没有人知道,在你跪下的那一瞬间,你的心里背负了多大的屈辱与痛楚。
只是历史并没有忘记那曾经壮志激昂的你,十年生离,十年教训,十年等待,你究竟于这漫长的等待中,遗失了多少年华,抖落了多少仓皇脚步间起落的浮尘——这些无人知道。只有你一人,在这凄寒而孤寂的夜里,卧薪尝胆而阅尽了沧桑苦楚。
终于,当你在原来跪下的地方再次站立起来的时候,当你再一次拿起了曾经叱咤风云的的剑时,当你在庄严的殿宇间,沙场上,被人遗忘的时候,你却用坚持的信念刷新了人们的记忆。
夜未央,天深沉,仰望苍穹,星辰点点。勾践。历史天空中,你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夜空,留在震颤于心的坚持的感动。(魏乔凤)满天的乌云遮住了阳光,瑟瑟的秋风夹带着枯枝败叶发出阵阵呜呜的悲鸣。司马迁凝视着窗棂,黯然叹道:“真是生不如死啊!汉武帝这是在羞辱我!死亡倒也简单,但还有一桩心事未了。如果此刻选择死亡,一生所追求的写作《史记》的心愿就无法完成,先父的遗愿也将付之东流,我拿什么来告慰先父的在天之灵,我又如何心安呢?不,我不能死!即使隐忍苟活,也要完成写作《史记》的夙愿。”
一桩未了的心事——写作《史记》的信念,支撑着司马迁度过牢狱中的时光。
窗外,秋风敲打着窗棂。油灯下,司马迁聚精会神地写着《陶侃传》一章。只见那雪白的宣纸上留下工炼的字迹:“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少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曾少闲。后人语日:大禹仍惜分阴,至于众当惜寸阴。生无益于时,死无传于后,是自弃也。”
司马迁审视着墨迹未干的文稿,欣慰地笑了。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爹,您的在天之灵也该得到慰藉了吧!司马迁呷了一口茶,任由一股馨香在心扉中徜徉。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踏遍大江南北。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访遍老夫贤士。 油灯摄下了司马迁奋笔疾书的身影。 史册显现了司马迁刚正不阿的笔锋。 了却心事奋笔疾书十载,忍辱负重成就华章百篇。《史记》是他遭重刑不坠青云之志的杰作,《史记》是他生益于时,死传于后的不朽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