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一些新式报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 B.《新闻报》 C.《申报》 D.《新青年》
2.《申报》除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文章外,还开辟专栏和副刊,涉及经济、教育、商业、医学、电影、图画,其中副刊还有各种广告。由此可以得知《申报》( )
A.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B.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
C.关注时事,政治性强
D.覆盖面广,关注人们日常生活
3.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市、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 )
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 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
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4.皇室在中国是最神秘的家庭,皇宫消息是严禁公开的。而1908年光绪生病期间,《申报》进行30多次报道,并详细介绍病情及医疗情况,清政府并没要求停刊。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国已建立对外宣传渠道 B.清政府已经完成民主化转型
C.社会存在一定的言论自由 D.《申报》是皇室控制的媒体
5.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人民出版社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上海《东方杂志》
6.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有( )
①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②《大公报》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③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④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清政府在哪一年废除了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
A.1905年 B.1901年 C.1915年 D.1898年
8.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近代全国新式教育的最高学府,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时务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北洋学堂
9.某同学通过云展览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清政府停止科举制的诏书
A.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 B.清朝科举制度的变化
C.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0.下面是1904—1910年中国教育统计表,由其内容可知,新式学堂数量猛增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1.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1908年,一位学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D.民国19年,一位生活在南京的男孩着中山装去学校读书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创办同文馆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南洋公学 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13.1897年——1900年,武昌的旧式书院增加了地理、数学,体育等新课程,并创办了军事、农业、工业类高等专科学校。1902年以后,又增办了外语、理、工、农、医、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和小学、中学。这反映出( )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14.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来推翻吃人的社会。据此判断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15.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鲁迅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B.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C.聂耳在抗日救亡运动洪流中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曲目
D.1905年,中国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16.下列戏剧艺术不属于建国后的是( )
A.《雷雨》 B.《红灯记》 C.《红色娘子军》 D.《茶馆》
17.“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这表达了朱自清对扬州深沉的爱。其代表作品是( )
A.《春江花月夜》 B.《皇清经解》 C.《受戒》 D.《我是扬州人》
18.下列关于近代文学艺术家及其相关信息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近代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有《阿Q正传》。
B.徐悲鸿是近代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向日葵》融合中西画技,独具一格。
C.聂耳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是近代著名的作曲家,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
19.每当我们升国旗时,都会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是( )
A.冼星海 B.聂耳 C.贝多芬 D.鲁迅
20.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抗日救亡运动 B.科技救国 C.文化救国 D.实业救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不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名称。
(2)材料二中所说的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材料二中上海女学生的言行表明了中国社会什么方面的变化?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 《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 《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摘编自《同文馆题名录》
材料二 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然多分属欧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立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暹(xiān)罗、波斯诸国而已。
—— 《最新地理教科书》(1905年)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 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1)材料一中“京师同文馆”兴办于什么时期 根据1898 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概述这一时 期的时代需求。
(2)与传统的“天朝”观念相比,材料二中《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这类教科书的两点时代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教科书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C 7.A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A 16.A 17.D 18.B 19.B 20.A 21.(1)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拥有新思想的人才群体:促进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申报》
(2)新文化运动;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2.(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2)不再认为中国是天下之中;中国和日本、暹罗、波斯诸国一样是亚细亚洲的一部分。
(3)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民众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对于鼓舞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点即可)
(4)教科书是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媒介;教科书对于促进民众思想启蒙有重要作用;教科书往往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