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实验题考点攻破
1.达尔文等科学家通过系列实验发现了生长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推测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影响植物生长
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向光侧合成量较少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C.拜尔实验没有设置对照,但能验证达尔文的假设是否正确
D.温特证明了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
2.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拜尔以植物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B.该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可设置黑暗条件下胚芽鞘尖端不做处理的正常胚芽鞘作为对照组
D.仔细观察发现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其尖端下面的一段
3.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了图甲所示的有关实验,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作为信号物质,发生作用后其含量不会改变
B.避光是为了防止光照引起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横向运输
C.琼脂上放置11个胚芽鞘尖端,去顶的胚芽鞘弯曲度数仍为15°
D.图乙不能体现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4.如图为几组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
B.⑤⑥晾脂块中都有IAA,⑤=⑥
C.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
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
5.1926年,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相关实验,下列对实验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排除了光照对实验的干扰
B.实验中所有的对照组均无生长反应
C.实验组表现出垂直生长或背向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的现象
D.实验证实了吲哚乙酸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6.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IAA(吲哚乙酸)高浓度IAA、ETH(乙烯利)、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幼苗切段伸长率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
B.促进幼苗生长的IAA最适浓度在低浓度IAA和高浓度IAA之间
C.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D.本实验中,高浓度IAA一定抑制幼苗切段生长
7.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8.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
B.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会变短
9.某同学做了“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误差
B.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C.沾蘸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10.用三种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枝使其生根,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根的总长度(mm)
15
21
39
8
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幼叶或芽
B.浓度 c 一定高于浓度a
C.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介于浓度a与b之间
D.2,4-D 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11.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nmol/L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6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1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
B.1~2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
C.20~5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
D.0~5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
12.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被称为植物激素“五兄弟”,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植物激素“五兄弟”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甲插条生根影响的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为节约时间快速完成,选用较高浓度的2,4-D溶液,可采用_____法。据上图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mg·L-1.
(3)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请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错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了转移,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B错误;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拜尔实验证明了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能验证达尔文的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温特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D错误。
2.答案:A
解析: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以下分布不均造成,A错误; B、拜尔的实验是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 C、属于可以设置黑暗条件下胚芽鞘尖端不做处理的正常胚芽鞘作为对照组,C正确; D、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尖端下面的一段弯曲生长, D正确。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生长素属于激素,激素与受体结合并起作用会被灭活,故生长素作为信号物质,发生作用后其含量会减少,但植物体内会不断产生生长素满足生长所需,A错误;
B.避光条件下进行该实验,有利于排除单侧光的影响,去顶胚芽鞘不能感受光刺激,B错误;
C.由图可知,随着琼脂块数量的增多,胚芽鞘弯曲度在增加,在放置个数为10个的时候弯曲角度最大,弯曲度为15°,琼脂上放置11个胚芽鞘尖端,由于生长素具有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故去顶的胚芽鞘弯曲度数可能小于15°,C错误;
D.分析题图,图乙的实验范围内,胚芽鞘的弯曲度数均大于对照组,均表现为促进,故不能体现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由于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①②中生长素浓度基本相等,A错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向形态学的上端运输,所以⑤和⑥中没有生长素,B错误;含IAA的琼脂块中的IAA向下运输,所以③④中生长素浓度基本相等,C正确;③④中含有生长素,⑤⑥中没有生长素,D错误。
5.答案:D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的种类(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和摆放的位置,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光照对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干扰,应该在黑暗下进行实验,A正确;该实验的对照组是没有放置琼脂块的组和放置空白琼脂块的组,都表现为不生长,B正确;实验组②表现为垂直生长,③④表现为背向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C正确;该实验证实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能促进植物生长,未证实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A、要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自变量应该是不同浓度的IAA,与图示不符,A错误;
B.由于本实验中促进生长的低浓度IAA有可能大于最适浓度,也有可能小于最适浓度,因此不能说明促进幼苗生长的IAA最适浓度在低浓度IAA和高浓度IAA之间,B错误;
C.由题图可知,低浓度IAA促进幼苗切段生长,ETH对幼苗切段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故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
D.本实验中无空白对照,故无法确定高浓度的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效果是促进还是抑制,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插条不只保留1个芽,A错误;扦插枝条时,应剪去大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B正确;如果使用的NAA浓度较高,可以用沾蘸法处理插条,C错误;并不是所有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D错误。
8.答案:D
解析:图中“?”是空白对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A正确;据图可知,单独使用IAA和GA,胚芽鞘生长均加快,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对促进玉米胚芽鞘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所以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由于生长素在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两侧对称存在有相同生理效应的不同浓度,所以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m大于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少,D错误。
9.答案:D
解析: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避免浪费,A错误;B、插条要带幼叶或幼芽容易生根,成活率高,但并非越多越好,不同实验组的插条带幼叶或幼芽的情况属于无关变量,各组保持相同即可,B错误;C、沾蘸法适用于较高浓度溶液,C错误;D、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浓度,但作用效果相同,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10.答案:C
解析:A、由于在清水中也能生根,而带芽或幼叶的插条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所以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A正确B、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根据实验结果c浓度的抑制作用,所以浓度c一定高于浓度a,B正确; C、由于无法比较a、b浓度的大小,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b之间,C错误; D、2,4-D处理时间的长短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0~1nmol/LIAA浓度范围内,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说明BL对侧根形成有影响,A错误;图中1~20nmol/LIAA浓度范围内,随IAA浓度的增加,加入BL培养拟南芥时侧根的形成率都高于不加BL时,说明适宜浓度的BL与IAA可协同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B正确;结合实验数据可知,20~50nmol/L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不如1~20nmol/LIAA浓度范围内对侧根的影响更显著,C错误;本实验只进行了1nmol/LBL处理下拟南芥侧根形成率的影响,无法得知随着BL浓度的增大,拟南芥侧根形成率的情况,D错误。
12.答案:(1)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2)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敏感程度不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沾蘸;200~600
(3)
解析:(1)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表现在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
(2)由于植物的根、茎(不同的器官)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敏感程度不同,根的敏感性大于茎,故某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某种植物茎的生长,却会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选用较高浓度的2,4-D溶液可采用沾蘸法,选用较低浓度的2,4-D溶液可采用浸泡法。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甲插条处理后,2,4-D溶液浓度为200mg·L-1、400mg·L-1、600mg·L-1、800mg·L-1时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均大于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说明这四种浓度的NAA都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2,4-D溶液浓度为1000mg·L-1时,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小于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说明该浓度抑制插条生根。并且在浓度为400mg·L-1时,插条生根数量最多,低于该浓度或高于该浓度时,插条生根数量均减少,据此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00~600mg·L-1之间。
(3)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