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国奎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莘县职业中专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声声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内容是鉴赏古诗词和古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PPT、音频、新媒体微信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相关知识
技术手段:互联网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技术手段: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3.补充与作者和文体相关资料,保存到班级微信群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 新媒体微信
阶段二:课中
1.名家朗读《声声慢》??音频文件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PPT展示诗词结构
3.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阶段三:课后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分析成果可以在微信群中展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自主学习
安排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并构写大事年表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
互联网
新媒体微信
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
导入新课
?
歌曲《月满西楼》
比较“愁”的内容
ppt文稿
音频文件
介绍作者和文体
介绍作者,创作背景,解题
理解创作的背景
PPT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展示评价量规
展示音频文件
指导学生诵读
引导初步把握文意
?
听音频范读
自由诵读
个别展示
评价量表
PPT和音频文件
研讨探究
展示讨论主题问题
指导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推选代表回答
PPT
小组评价量规
巩固练习
展示练习题目
独立完成
PPT
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建构
引导回顾构建知识框架
做好课堂小结
PPT
作业
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分析成果可以在微信群中展示
新媒体微信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借助新媒体手段,通过多种形式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特色2: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课程进行学习和拓展的探讨能力。
课件14张PPT。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抓住意象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①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②用心聆听,感受感情。
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听读要求:听读感知,整体把握【感知质疑】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愁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鉴赏探讨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二、间接写愁 鉴赏探讨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愁 赏意象,品愁情借景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分析:为何“愁”?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愁“愁”之内涵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家愁情愁国愁
一样愁字万古情,
半世漂泊觅平生。
——品李清照《声声慢》 牛刀小试
准确理解了词中的意象,感受了词的意境,把握了词中愁的内涵后,请同学们将《声声慢》改写成诗歌或散文。作业:
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词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内涵。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
?
?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
?
?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
?
?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
?
?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我这样评价自己:
?
?
?
同伴眼里的我:
?
?
?
老师的话:
?
?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