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水
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66- 页)
教学准备:
1、教具:7个编号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与学生相同的袋子);标有7种物质名称的活动卡片各一张;标有板书用的纸条若干张,编有6、7号码的透明杯子各1个,筷子、一次性杯子1个。 21*cnjy*com
2、学具:每组7个编号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三种液体:水、牛奶、白醋;三种固体:1块石头、1块木头、几片树叶;一种气体:空气。其中三种液体先用无色透明保鲜袋装好密封);每组空白小卡片6张,记录单1张。
3、课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关于水的已有认知的讨论中,并对水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初步观察和对比,知道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3、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水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引导学生感知水的特点。
难点:建立关于水的网状结构图。
设计说明:(设计意图):主要特色与亮点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先回顾“水”的相关知识,再进一步观察比较探究“水”的特点,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并尝试对物体进行分类。学生对水的已有经验是本课教学的起点,通过教师的活动设计,让孩子运用感官初步观察感知并建立起液体概念是重点。21教育网
第一步,通过网状结构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写卡片形式进行小组合作有序回顾关于的水的知识,师生合作加以有效梳理。建立关于水的网状结构图是本课的难点,原来教材把它放在关于水的讨论后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关于水的前概念和课堂时效性,教学中把这一步提了上来。三年级的学生对水这种生活中常见物质已经很熟悉,但是采用说到哪里是哪里的回顾方式难免顾此失彼,在第一层面水的网络结构图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式的方案回顾既体现了思考的有序性,也充分调动了全体参与、交流合作的科学探究精神。【来源:21cnj*y.co*m】
第二步,引导学生感知水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对水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面的,通过找出七个黑袋子里面的水,把水的特征逐步彰显,使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等具体的活动,积累丰富的感官经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水的特征。这一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演绎一定让孩子们喜欢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三步:尝试对物体进行分类,进一步拓展关于水的认识,延伸水的网状结构图。在寻找水的活动结束后,尝试通过寻找的过程对生活中的物体分类是对本课的一个小结,回顾比较活动的过程,发现不同物体间的不同特征,由此讨论得出物体的分类标准,将物体进行分类将整节课演绎的“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
(一)、探测认知结构,了解前概念
1、导入,(出示: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知道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吗?那关于水,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先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一下。(依次板书:水是什么样的(特点)、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淡水、冰、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先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填写关于水的知识卡片。
3、以小组形式初步分类展示水的知识卡片。
4、师生共同调整、归纳整理指示卡。
5、教师小结:从水的网状图中我们发现并了解了很多关于水的知识。今天就对水的特点来重点来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好吗? 【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引发认知冲突,解构概念中
1、(老师出示7个黑袋子)要研究水的特征,我们必须要有水才行,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能找出哪一袋是水吗?(出示: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到底哪个袋子里装的才是水呢?我们请四人小组合作大家来辨别一下。 【版权所有:21教育】
2、学生分组进行“分辩哪个袋中是水”的活动。
3、小组猜测并记录表格“哪个袋中是水”,写出猜测理由。
记录表1
哪个袋子中是水? 第( )小组 记录员:( )
编号( )是水,
我们的理由是:
编号( )不是水,
我们的理由是:
4、全班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猜测结果。
5、师生现场共同求证。
(1)先验证小组意见一致的几个袋子(石头、木块、树叶、空气)。
(2)组织学生探讨意见不一致的袋子,为什么另外这几个袋子我们却难以分辨出来呢?哪些方面很像水?(教师根据发言板书:流动)2·1·c·n·j·y
(3)验证各小组意见不一致的几个袋子。
①教师打开“牛奶”、袋并提问:为什么说它不是水?那水是怎么样的?又为什么说它是水?(根据发言板书:没有颜色、透明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教师打开“醋”、“水”,提问:现在我们怎么区别哪袋是水呢?(教师根据发言板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21cnjy.com
③全班探讨更多的方法尝试分辨。
(三)、解决认知冲突,构建新概念。
1、师: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我们把袋子里的物体都分辨出来了,如果把它们分分类,你会怎么分?我们可以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哪几类?
2、分组讨论具体分类方法。
3、小组汇报分类标准和具体分类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气体、固体、液体吗?(出示:图片11、图片12、图片13、图片14) 21·cn·jy·com
5、引导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现在你能把这个网状图补充完整吗?如果你还知道得更多,你还可以自己再添上一些。 21·世纪*教育网
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关于水的知识的回顾和梳理环节,在网状结构图的引导下时效性大有提高,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挖掘学生关于水的前概念,并且课堂节奏和调控比较好把握,不会被动跟着学生说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既有学生充分参与的主体性也有教师精心设计的主导性的凸显,教学过程收放自如有效且降低了教学目标中进行网状分类水知识的难度。www.21-cn-jy.com
其次在水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当活动要求学生从七个黑袋子中第一步在不打开的前提下用手摸一摸,第二步打开后分别用看一看、闻一闻的方式寻找水时,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区别描述出水的特征,教师需要及时反馈第一环节的部分错误前概念,如学生认为水是白色的、浅色的、清香味道等等;同时关于用手扇动气味闻一闻的科学规范、在不知情的前提不鞥你随便用尝一尝的科学常识也要随机逐一渗透。www-2-1-cnjy-com
最后在物体的分类环节,对于物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固体、液体气体,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一性质还是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对物体的分类依据还是模糊不清,也有事前概念的干扰,部分学生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来源还是保留在原有认知上还是比较难的从前一环节的活动中来加以运用,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能通过对关于寻找水、感受水的特征活动这一亲身的实践活动,积累起真实的、正确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一个清晰地认知。2-1-c-n-j-y
课件19张PPT。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目录生活中的水生活中的水生活中的水生活中的水水用途水是什么样的水和生物的关系存在淡水冰洗衣植物离不开水生活中的水猜一猜:七个黑袋子分别装的是什么?哪一个是白醋呢?认识水的性质认识水的性质哪一个里面是牛奶呢?认识水的性质哪一个里面会是石头呢?认识水的性质究竟哪一个里面装的才是水呢?认识水的性质还有一个袋子中放的是树叶!认识水的性质其中一个装的是空气哦!认识水的性质哪个袋子中是水? 第( )小组 记录员:( )认识水的性质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对物质进行分类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对物质进行分类生活中常见的气体对物质进行分类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