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0 00:2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
公元前141年,登基
公元前135年,亲政
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我想知道治国大道的纲要,安民理论的最高原则)
—《汉书·董仲舒传》
(1)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2)地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政治上
诸子百家思想盛行,不利于将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
地主豪强把握国家经济命脉,容易导致国家出现财政危机
经济上
边境屡遭匈奴侵扰
军事上
汉武帝的烦恼
汉武帝大事年表
公元前140年或公元前134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出击匈奴
公元前124年,兴办太学
公元前117年,盐铁官营
公元前113年,收回郡国铸币权
公元前112年,酎(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06年,建立刺史制度
无为而治
休养生息
汉初
百家流行
在汉初几十年中,儒学获得了比秦朝更宽松的生存环境,儒生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学说。
思想上
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君为臣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也。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2)汉武帝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国家管理的地方教育系统。
《诗》《书》《礼》
《易》《春秋》
(1)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办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大学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过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需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惟一正途。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一情形,直到汉代起。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材料研读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兴办太学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政治上
吴王刘濞(bì)拥有庞大的铸钱产业,而且吴地靠近东海,既有丰富的铁矿,也有一些海盐的生产地,盐,钱、铁三业,让刘濞(bì)富甲宇内,他结交各国,逐渐成为一股足以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方权贵力量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生活骄奢淫逸。
淄川
主父偃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欢喜,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也。
—《汉书·主父偃传》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zhòu )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
夺爵除国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至于哀、平之际……室与福室亡异。(诸侯只享受极高的经济待遇而不再参与政事)
—《汉书》
(2)地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作用:
抑制豪强实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冒顿 ( )单于统一中原
军事上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达到了抗击匈奴高潮。
长平侯 卫青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冠军侯 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反击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河西战役
漠南战役
漠北战役
漠南无王庭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汉武帝面临的经济问题
“兵连而不懈,天下共其劳”“费以亿计,县官大空“
汉初允许私人铸造,文景时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吴王刘濞和蜀郡的邓通,两人因此巨富。
汉初的8位富豪中,有四位是冶铁业者,其余分别从事流通业、粮食业、种植业、金融业。
官员和商人结成交易同盟,牟取暴利。
(前155年 -前80年)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统一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作用:
主父偃
董仲舒
卫青
桑弘羊
霍去病
汉武帝执政时期,汉王朝成为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西汉的疆域最广时,东、南及海,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西达今巴尔喀什湖、葱岭一带,北到大漠,西南到今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中部。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治国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一统措施的影响:
汉武帝从思想、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 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
2.汉武帝建立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刺史制度是为了( )
A.推行儒学教育 B.监视地方官吏 C.统一调配位置 D.实行盐铁专卖
3.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B
C
B
B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3)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这是为什么?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反对;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高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到历代读书人的赞誉。
秦始皇采用了比较强硬的手段,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