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 课件 (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1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 课件 (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31 16: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节
光合作用——探索光合作用(第1课时)
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第四章
学习目标
1、揭示柳苗生长之谜,描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2、能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
3、通过认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培养出爱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柳苗生长之谜
思考·讨论: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哪些物质?
这些物质来源于哪里?
如果你是海尔蒙特,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是使其增重的主要物质。
小结:海尔蒙特的实验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了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海尔蒙特实验
一、柳苗生长之谜开启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柳苗:2.3kg
干土:90kg
76.8kg
89.943kg
五年后
蜡烛熄灭,小鼠死亡
蜡烛燃烧,植物活着
植物和小鼠都活着
2、普利斯特利实验
新知学习
实验结论:
他认为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老鼠窒息而死;绿色植物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进展:
瑞士的瑟讷比埃通过实验正面临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瑞士学者索绪尔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与海尔蒙特的实验相吻合。
然而有人在重复这个实验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而且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知道了这种气体是氧气。
2、普利斯特利实验
一、柳苗生长之谜开启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1)为什么要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
(2)为什么叶片要部分遮光,部分暴露在光下?
(3)用碘蒸气处理叶片,为什么照光部分显示深蓝色?
思考:
3、萨克斯实验
一、柳苗生长之谜开启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1)消耗叶片中原有营养物质。
(2)形成对照。
(3)因为照光部分生成了淀粉,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萨克斯的实验能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
3、萨克斯实验
一、柳苗生长之谜开启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盆栽的天竺葵(或小白菜、马铃薯、番薯叶等绿色植物)、不透光纸(如黑纸、锡箔纸)、回形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镊子、酒精、碘液、清水。
二、科学实验为认识光合作用提供证据
叶部分遮光
滴加碘液
方法步骤:
先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清洗叶片
用酒精脱叶绿素
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
隔水加热
1. 实验前为什么进行暗处理?
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 为什么叶片要进行部分遮 光处理?(控制单一变量) 形成对照。
实验现象: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小结: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燃烧;说明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并推测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
盆栽的银边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等斑叶植物的叶片、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镊子、酒精、碘液、清水。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结果 植物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白/彩色部分
银 边 翠
银边天竺葵
彩 叶 草
实验分析:
蓝色
蓝色
蓝色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对比分析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银边翠
彩叶草
银边天竺葵
小结: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讨论:
(1)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绿色部分变蓝色,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因为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3)你认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叶绿体。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如何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呢
设计对照实验,检验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条件下能不能合成淀粉。
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用来创造无二氧化碳的环境条件。
4.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5.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1)第一、第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才能产生淀粉(有机物)。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第一套实验装置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第二套实验装置的叶片变蓝,说明了什么?
(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两个变化:
物质的转变:
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能量的转化:
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的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
1、光合作用的发现
科学家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绿色植物能净化污浊的空气
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瑟讷比埃 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索绪尔 绿色植物在光下要消耗水
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探索光合作用
1.教室中的桌椅主要是用木材制作而成,这些木材中有机物的来源与以下哪一项无关(  )
A.细胞中的叶绿体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大气中的氮气
2.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D
A
3. 黄河蜜汁水饱满,清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黄河蜜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B.果实自身合成的
C.叶片的呼吸作用 D.叶片的光合作用
4.在“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中,25%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促进光合作用 D.使实验尽快成功
D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