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大气热力环流 第二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大气热力环流 第二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30 08: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第二课时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绘制简单示意图,解释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现象的成因。
2.举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任务一】阅读课本P83-84内容,解读下列核心概念。 1.山谷风:
2.海陆风:
3.城市热岛:
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近海地区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城市中心区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中心区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任务二】结合大气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绘制
1.山谷风
2.海陆风
3.热岛环流
山谷
山坡
山坡
谷风
谷风
1、山谷风
增温快
(热)
增温快
(热)
增温慢
(冷)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白天吹谷风(白骨精)
山谷
山坡
山坡
山风
山风
1、山谷风
降温快(冷)
降温快(冷)
降温慢(热)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夜晚吹山风(黑山风)
(1)思考:四川巴山为何多下夜雨?这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巴山夜雨?
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谷底的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山谷风的影响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山谷地区如果有工业生产产生大量大气污染物的情况下,污染现象往往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这是为什么?
谷地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堆积在谷地,形成逆温,大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山谷风的影响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形成高压;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上空形成低压。
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上空形成低压;
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形成高压。
2、海陆风
白天:
夜晚: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陆风
吹海风
吹陆风
(1)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晚多晴朗。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近地面白天吹海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水汽,增加降水;
近地面夜晚吹陆风,从陆地吹来气流干燥,多晴朗。
海陆风的影响
(2)大湖泊周围、大江大河沿岸也会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分别称为“湖陆风”或“江(河)陆风”。分析白天和夜间风向是怎么变化的?
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存在早晚差异,白天吹湖(河)风,晚上吹陆风。
与海陆风相似的风
3.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聚集,产业发达,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城市中心区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中心区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城市
郊区
郊区
热低压中心
由郊区流向中心区
由郊区流向中心区
下降气流
下降气流
高压中心
冷高压中心
冷高压中心
上升 气流
3.城市热岛环流---微风状态下明显
3、城市风
思考:“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
?①对城市污染物的影响: 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但若郊区也有建有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染气体随环流流回城市,加大城市的污染。
②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热岛环流城市与郊区有空气的交换,若交换较为强烈,会使城市的气温发生较大的变化。(如:若郊区环境较好,带来的风可缓解城市的高温)
思考:如何减轻“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
3、城市风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 3.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 4.合理布局城市有污染的工厂以及与郊区之间的距离,为防止二次污染,应该把污染企业布局在热岛环流之外达到利用郊区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
【任务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易受背景风(如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的干扰。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据多年观测发现,该地冬季湖陆风较弱。近些年,岳阳市城市建成面积扩张,当前建成面积比40年扩大了10多倍。下面左图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的位置,右图示意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1)据图判断岳阳市该日湖陆风转换的时间,并说明判断依据。
10时-11时。湖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
【任务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易受背景风(如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的干扰。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据多年观测发现,该地冬季湖陆风较弱。近些年,岳阳市城市建成面积扩张,当前建成面积比40年扩大了10多倍。下面左图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的位置,右图示意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2)分析岳阳市冬季湖陆风较弱的原因。
冬季降水少,洞庭湖水量小,湖面小,湖陆温差小。
冬季风势力强,当地常吹偏北风干扰了湖陆风,湖陆风弱;
【任务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易受背景风(如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的干扰。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据多年观测发现,该地冬季湖陆风较弱。近些年,岳阳市城市建成面积扩张,当前建成面积比40年扩大了10多倍。下面左图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的位置,右图示意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3)说明岳阳市大规模城市建设对该地湖风和陆风强弱产生的影响。
在湖边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课堂检测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甲→乙 B.乙→丁 C.丙→乙 D.丁→甲2.关于四点气温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丙<丁 B.甲>丁 C.乙>丙 D.甲<乙
C
D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成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图表示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层水温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①线代表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B.①线代表湖泊,气温日较差大C.②线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
D.②线代表湖泊,白天升温慢4.该湖区从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约出现在( )A.0时前后 B.7时前后
C.12时前后 D.17时前后
D
B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冬天都会有大群的小嘴乌鸦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过夜,于是有了诸如“天屎路”“禽粪路”的地名。乌鸦们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飞回城区休息,飞行高度较低。专家表示,乌鸦通过交流、学习得知城里舒适,于是年年来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乌鸦冬天夜晚在城区聚集是因为更加温暖 ②乌鸦在城区的栖息地不固定③乌鸦白天飞到郊区更费力 ④乌鸦晚上飞回城区更费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鸟粪会释放大量氨气,氨气与某些物质反应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由此推测乌鸦聚集地可能(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D.昼夜温差会更大
B
A
北京市密云水库西、北、东三面环山,面积约为180km2,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在山谷风和湖陆风的共同作用下,水库南北两侧风速存在差异。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密云水库蓄水量增大。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地形。
(1)分析南水北调实施后对密云水库沿岸地区湖陆风的影响。
(2)研究发现,密云水库白天北侧风速大于南侧,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
(1)随着南水北调的实施,密云水库蓄水量增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密云水库及沿岸地区的湖陆风会进一步增强。
(2)白天,库区吹谷风和湖风;在水库北侧,谷风与湖风方向一致,相互叠加,风速大;在水库南侧,谷风与湖风方向相反,部分相互抵消,风速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