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思考:英国、日本等国首相更迭频繁,这种情况下是如何保持政治稳定的?
文官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
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文官:
文官制度:
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又称公务员制度,就是由国家法律或法令规定的各级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培训、晋升、调动、解职、保障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
19世纪中后期,
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
思考:西方的议员、内阁大臣是文官么?
考试产生;
负责执行;
职务常任。
民选产生;
掌握决策;
更迭频繁。
特拉斯任命英国新内阁
概念解析
时空坐标
中古时期(500—1500年)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 18世纪初—1870年 188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恩赐官爵 政党分肥制 英国文官制度 美国文官制度 法德日建立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工作隐名,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议题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任务1:阅读教材第34页,梳理5-18世纪的西欧官员任用制度的演变及弊端。
任务2:结合教材与材料,归纳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议题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任务1:阅读教材第35页,用时间轴的形式梳理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
任务2:结合教材,从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议题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任务1:情境模拟:你是一名英国大学毕业生,立志成为优秀高级文官。在遵循文官制度的前提下,你需要怎么做才能如愿?(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任务2: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想一想,议一议
时间 中世纪 14-17世纪 17-18世纪 19世纪
选官制 (标准)
国家治理需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任务:阅读教材第34页,梳理5-19世纪初西欧官员任用制度的演变及弊端。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中古时期,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庄园是基层治理单位,是封建主的私有财产,由庄园主或他指派的管家管理,也就是封建主直接统治人民,并不特别需要专门的政府官员。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时代性:政教合一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中古后期:恩赐制/赐官制
约14世纪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国王需要更多的职业官员协助统治和管理,于是开始任命亲信担任政府官员。担任官员的主要是贵族、教士,也有平民,主要选取标准是效忠国王。他们类似于国王的家臣或仆从,官职、薪俸都依赖国王的恩赐,因此这种官员选用方式被称为“赐官制”或“恩赐制”。赐官制是西欧职业文官制度的开始或者萌芽。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封闭性:统治阶级内部
随意性:缺乏制度化
私人性:(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中古后期:恩赐制/赐官制
由于“恩赐制”(赐官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恩赐制带来的弊端?
恩赐制度本身特点导致政治乱象频发。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17-18世纪:个人赡徇制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
【思考】个人赡徇制带来的弊端?
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政党分肥制
亦称“政党分肥制”。一些西方国家执政党领袖把政府公职作为酬劳分配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人员的制度。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政府工作最简单,任何理智正常的人都能胜任;在政治上要像在战场上一样,战利品归胜利者所有。政党分赃制导致用人不当、政治动荡、官场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党分赃制已陆续被各国所否定,但其影响仍时有出现。——《大辞海》
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弊端:
【思考】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影响?
进步性:
打破了贵族对官员的垄断,为更多平民进入政府创造条件。
时间 中世纪 14-17世纪 17-18世纪 19世纪
选官制 (标准)
国家治理需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任务:阅读教材第34页,梳理5-19世纪初西欧官员任用制度的演变及弊端。
无专门
政府官员
赐官制
(个人关系)
个人赡徇制
政党分肥制
文官制
(个人关系、政党立场)
(考试成绩)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任免权
封建主、教士直接统治人民
国王开始任命亲信担任政府官员
社会分工复杂,政府职能扩大
庄园经济基督教会举足轻重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西方选官制度为什么到了19世纪才发生重大变化?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2.经济因素:
材料: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做出调整。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从政治上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
①生产力发展导致政府职能急剧扩展;②政党分肥制造成腐败,效率低下;
③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政治要求;④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
唯物史观
经 济 基 础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3.政治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
代议制民主发展的需要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资产阶级不再担心封建制度复辟,资产阶级各政党的基本利益趋于一致,官员的忠诚已经不是官员选拔中决定性的条件,通过开放、竞争式的途径录用官员不会威胁资产阶级的统治...选官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4.思想因素: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
启蒙思想
在联合体中,每个联合者及其自身的权利都转让给了联合体,联合体又给予个体约定的权利……联合体中的成员是平等的,享有同样的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导致人们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强烈。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5.外部因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摘编自《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的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官方办学培养科举人才等,也都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历史因素: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2.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
3.政治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理论依据:启蒙思想的影响
5.外来因素:科举制提供借鉴
6.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暴露英国选官制度的弊端
【思考】:通过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谈一谈你的认识。
西方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任务:结合教材与材料,归纳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3
年
1854
年
1870
年
1883
年
初步建立
除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两官分途
开始设置常务次官,文官出行。
形式探索
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不久,英国政府也采用书面考试的办法录用文官。
导火线
因政府问题,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
1855
年
正式建立
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最终形成
英国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思考】阅读教材第35页,用时间轴的形式梳理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
干预议会活动)
设立常务次官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在大臣之下设立常务次官。到1833年,几乎所有政府部门都设立常务次官。”——《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
干预议会活动)
设立常务次官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常务次官:常务次官处理部内的日常工作,保持政治中立,不参加党派活动,聘任不会受内阁的任期影响。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在大臣之下设立常务次官。到1833年,几乎所有政府部门都设立常务次官。”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
干预议会活动)
设立常务次官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两官分途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与内阁共进退。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
建立文官委员会(不受党派干涉)
意义: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官员,是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局限:考试只是针对被推荐的候选人和报考低级职位的人、没有公布考试标准、候选人推荐权保留在各部大臣手中,等。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1855年
1870年
1854年
颁布法令,
最终确立
(必须通过
公开竞争考试
择优录用)
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如法官仍可以不经考试直接由内阁任命,等)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5-13世纪
(中世纪)
庄园是基本治理单位,封建主直接统治人民
(庄园法庭)
无专门官员
14-17世纪
民族国家兴起,国王任命亲信担任政府官员,西方文官制度的萌芽
赐官制度
17-18世纪
重要官员由议会任免,一般官员由国王和贵族控制的枢密院任免
个人赡徇制
19世纪后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日益成熟,执政党把政府职位分配给党内同僚
政党分肥制
1870年
重要职位需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制度最终确立(英)
文官制度
演变趋势:从忠于个人到忠于政党;从贵族化渐趋平民化
【思考】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2.文官制度的扩展:
政党分肥制:1881年,因分官不均,新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
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史称《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1946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公务员法,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1947年,日本通过《国家公务员法》,对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确立:1870年.英国.
【思考】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时代变迁是制度变动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制度创新可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教材P35学思之窗,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提示 (1)常任文官从事公共服务,这与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平等参政意识的提高和官员职责的转变有关。官员不再是王室的奴仆,而是国家和社会的服务者。
(2)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表明官员不再是私相授受,而是经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这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
(3)成绩突出者可以得到晋升,反映了文官管理制度要鼓励文官勤勉工作和积极进取,以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
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
知识拓展
(1)任用制度。文官的任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将非文官录用为文官;二是录用的同时或录用后授予其一定的职务。
(2)权利和义务。权利方面,主要有身份保障权和工资、退休金、抚恤金的领取权;义务方面,主要有执行职务、服从命令、严守秘密、对国家忠实、遵守法令、保持“政治中立”等义务。
(3)职位分类。将各种职位制出职级规范,作为考试、任用、升迁、工资、考核及人事行政管理的依据。
(4)考绩奖惩制度。定期对文官的考勤和工作成绩进行评定,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工作成绩不良者,给予教育、训诫或调动工作、降低职务等处分。
1.特点:
任务1:【情景模拟】你是一名英国大学毕业生,立志成为优秀高级文官。在遵循文官制度的前提下,你需要怎么做才能如愿?
认真备考
阿谀奉承
公开支持A党
不站队不参与
咸鱼混日子
勤奋努力
高级文官
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服从领导
职务常任凭绩奖惩
特别提醒:
文官有志进入政界,则必须辞去文官职务。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任何试图在年龄、身份或其他方面限制文官被录用或流动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不民主”的。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材料二: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材料三: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可任职到退休;文官可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思考:从《美国文官法》中,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影响:
阅读教材37页两则材料:
材料1:玛格丽特·撒切尔 《唐宁街岁月》
材料2::列宁《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
(1)积极:有利于文官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扩大资产阶级统治基础,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在政治上成熟
(2)局限: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
③官员层次增加,项目层层报批,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④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不能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问题点拨
文化互鉴
传承创新
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科举制 文官制度
相同 性质 方式 标准 趋势 影响 不同 制度背景
经济根源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价值取向
联系 官员选拔考试制度
公开报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才能
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
封建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儒家思想,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启蒙思想,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人才的选拔考试制度,既包括对文官的选拔、也包括对武官的选拔。
人事组织制度,它不仅包括文官的选拔任命,还包括对文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自由、品等、博爱;公平和效益。
近代西方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依据本国国情制定文官制度,并不断发展完善。
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从历史渊源上讲,现时代的公务员制度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发展雏形,但是由于受到政治体制和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这一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选拔人才制度在为中国封建王朝选拔大量优秀人才的同时却日趋没落……与之相反,大洋彼岸的欧美各国却在吸收中国科举制精华内核的基础之上以制度法令的形式得以确立,并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和完善。
—杨延昭《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研究》
内核
“公平,公正”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
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同
中国科举制 考试内容 最初为综合性考试,虽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西方文官制度 考试内容 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
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同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中
西
异
中国科举制 考试内容 最初为综合性考试,虽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西方文官制度 考试内容 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本课思维导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
的特点和影响
制度演变:赐官制→政党分肥制→文官制度
演变趋势:从忠于个人到忠于政党;从贵族化渐趋平民化
历史渊源: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
经济因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外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社会因素:人们参政意愿的高涨
背景
英国率先建立:政务官和事务官;1870年最终确立
扩展:1883年,美国;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
特点:公平考试择优;政治中立;执行政务官政策;职务常任;凭功晋升
影响
积极性
局限性:影响政府工作效率;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行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实质:为资产阶级服务
启示:1.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要重视人才培养,公平公正地选拔高素质人才;2.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任何制度构建都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立足国情、与时俱进。
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与发展之路带来什么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本领。
认识深化
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是因为( )
A.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B.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
C.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D.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秘密建储制
针对训练
√
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针对训练
√
英国内阁制确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竞选获胜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派成员当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C.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D.内阁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针对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