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讲 社会生产(食物生产和生产工具)(课件)-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9讲 社会生产(食物生产和生产工具)(课件)-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0 15: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2025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39讲
社会生产
(食物生产和生产工具)
教材融合
选必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01 考情透视
02 知识导图
03 考点突破
04 真题练习
考点一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识点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知识点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知识点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考向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考向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考向3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考点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知识点1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知识点2 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
考向1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考向2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考向3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01 考情透视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3年11考) 2024 选择题:海南卷、浙江卷1月 非选择题:河北卷、全国新课标卷、湖北卷 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关键词:精耕细作、食物储备、贫富分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粮食仓储、食物冷藏、耕作工具、灌溉工具、农业家庭式劳作、庄园式劳作、机器大生产、现代科技等。
2023 选择题:湖南卷、海南卷、浙江卷6月、湖北卷 非选择题:浙江卷1月 2022 无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3年18考) 2024 选择题:北京卷 非选择题:河北卷、全国新课标卷、海南卷、全国甲卷 2023 选择题:浙江卷6月、北京卷、海南卷、浙江卷1月 非选择题:广东卷 2022 选择题:北京卷 非选择题:河北卷 复习目标: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3、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02 知识导图
考点一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识点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远古时期 ①生产:人类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②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约1万年前 农 耕 西亚:种植小麦、大麦;东亚:种植水稻和粟;中美洲:种植玉米、甘薯等
畜 牧 西亚饲养绵羊和山羊;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影响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02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北粟南稻;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重视灌溉;精耕细作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战国以后,集体耕作,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秦以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古希腊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古罗马 以谷物种植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古代美洲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贵族私有制与村社公有制并存
02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02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探究·拓展
①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
②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
③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
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⑤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土地兼并盛行。
⑥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之间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
⑦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知识点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明清时期,玉米、马铃薯和甘薯传入中国并逐渐推广;番茄、辣椒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02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三、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欧亚作物传入美洲 ①粮食类: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②其他: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
欧亚禽畜 的传入 ①表现: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②影响:极大的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02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探究·拓展
1、原因
(1)人类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交通工具尤其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与发展。
(4)近代欧洲崛起,率先开展殖民扩张。
2.特点
(1)欧洲具有主导性,范围具有全球性。
(2)交流品种更加丰富,经济作物大量传播。
(3)交流伴随着暴力掠夺。
(4)物种交流的速度加快。
知识点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农业自动化 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农业优良品种推广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贡献
大型养殖场和牧场 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 ①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02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仓储技术
①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②20世纪50年代,美国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④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冷藏技术
①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②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02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粮 食 安 全 背景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各国关注
措施 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食 品 安 全 背景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措 施 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②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考向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2024·海南卷)西藏地区考古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的卡若遗址出现了粟的栽培和猪的饲养;在昌果沟遗址发现了距今3370年前后的炭化聚和上百粒青稞;在故如甲木和曲踏遗址发现了2-4世纪的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金属制品遗存。这有力佐证了西藏地区( )
A.生态环境受到新物种引进的严重影响
B.与其他地区存在持续的物质文化交流
C.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D.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B
考向·洞察
真题回归
西藏地区的考古发现包括了粟、猪、青稞、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物品,这些发现表明西藏与周边乃至更远地区存在着较为频繁的物质文化交流活动
虽然材料中提到了外来作物如粟和青稞的出现,但没有具体证据显示它们对当地生态造成了显著影响
题目中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后的时间段内,并未直接支持该选项的说法
虽然发现了青铜制品,但这不足以证明青铜铸造就是手工业生产的主导行业,且题目信息更多强调的是跨区域交流而非某一特定行业的地位
02
1.汉代在果蔬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氾胜之书》中详细记载了利用“靠接法”来生产大型瓜,班固在《汉书》中详细记载冬季时温室栽培蔬菜的方法。这说明( )
A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有极大发展B国家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
C生产工具革新推动小农经济发展D农业技术的进步源于长期生产实践
变式训练
D
2.仰韶文化早期,通过采集获得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食物来源,但农耕生产地重逐渐增强,多数考古遗址发现的农作物遗存大多为粟和黍两种小米,是典型北方旱作农业,只有淮河上游的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征 B.表明了早期农业发展
C.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D.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
B
考向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2024·浙江卷1月)有学者指出:“欧洲作物在美洲的一页农艺史,是在哥伦布二度来航才真正发轫。当他重返伊斯帕尼奥拉(今海地、多米尼加两国所在之岛屿),带领着17艘船只、1200名人手,还有各式作物种子、切枝……初期栽种成果便令人大受鼓舞。”下列项中,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的“作物”是( )
A.马铃薯 B.辣椒 C.小麦 D.玉米
C
真题回归
近代欧洲和美洲。新航路开辟前,小麦是在旧大陆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美洲的“作物”
马铃薯、辣椒、玉米原产于美洲,不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美洲的“作物”
02
1.明朝嘉靖年间李元阳编撰的《大理府志》就有“紫蓣”,即紫薯的记载;万历时期,云南省各地都已经有番薯种植的记录。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东莞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首先将番薯引入广东。据此推断,甘薯传入中国( )
A.很快推广至江南 B.养活了众多人口
C.有多种传入途径 D.并无确切的时间
变式训练
C
2.植物学家让·鲁埃尔于1536年编制的植物录已列入玉米,但直到1700年农学家仍对玉米在法国种植感到惊奇。在巴尔干各国,玉米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名称,但为逃避税收和贡赋,农民只在菜园或在远离通衢大道的地块种植玉米。这反映出玉米的引种和传播( )
A.存在漫长的认知转变过程 B.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C.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重视 D.刺激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B
考向3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1.(2023·湖南卷)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B
真题回归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
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造成的
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02
1.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提高了三倍。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增长了五倍。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这说明20世纪以来( )
A发展中国家掌握了农业核心科技 B各国广泛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
C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不断发展 D世界人民已逐渐消除饥饿问题
变式训练
C
2.20世纪初,随着冷链运输的普及,美国出现了生产规模巨大的肉类食品加工厂,一位社会主义者详细披露了食品厂内令人毛骨悚然的恶劣工作环境,意在唤起社会对工人劳动状况的担忧。罗斯福总统在阅读该书后立刻扔掉了盘中的香肠,然后迅速敦促国会通过《联邦肉类检查法》,建立起食品监管机制。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巨大社会影响 B技术的发展呼唤社会治理的革新
C总统的行政权干预国会的立法权 D工人生存状况成为社会关切问题
B
考点二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稿定PPT
知识点1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耕作工具 材质 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制作 从打击制作到磨制再到冶炼
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 用陶器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杠杆原理灌溉
封建社会 中国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唐朝出现了筒车
畜牧业设施 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02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与劳作方式的发展
纺织工具 ①中国:约3万年前,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汉朝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用纺车纺纱;元朝以后,纺织机全面推广。
②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制陶工具 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
冶金工具 工具有土炉、锤、锉、坩埚、范等
劳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生产
02
知识点2 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形式变化 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流水线生产的工厂
条件 工业革命,实行机器大生产
劳作方式 变革 ①生产模式:大规模集中生产,采用生产流水线形式。
②劳作方式:工人采用倒班制,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③管理方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工人的纪律意识,各个环节由工厂统一集中管理
意义 ①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②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02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积 极 影 响 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②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③西方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⑤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⑥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消 极 影 响 ①生活环境: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②身心健康: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02
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发 展 电子计算机时代;互联网商业化;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航空航天的发展;海洋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
意 义 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②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③人类视野也产生新的变化
考向1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202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考向·洞察
真题回归
(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西欧。主要差异:首先从中国角度来分析
(2)本题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欧洲。
【答案】(1)主要差异: 中国土地连续耕作,西欧长期存在休耕;中国多种作物轮作,西欧主要以麦类轮作为主;中国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西欧趋向农牧并举;中国土地利用方式多样,西欧较为简单;中国实行精耕细作,西欧相对粗放。
(2)影响:精耕细作农业使经济总量长期领先,支撑中华文明不间断发展;勤劳作,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形成安土重迁的社会传统;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延缓经济社会转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西欧:形成长期的庄园式社会管理模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结构;粗放农业诱发外向扩张倾向;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便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02
1.[中国古代的牛耕图]
材料 牛的形象在中华文明原始时期就已出现,牛耕图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载体。隋唐时期,牛耕图并不只在描绘北方旱地牛耕场景,南方水田耕作场面日益丰富,牛耕图像逐渐定式,同时牛耕图的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唐代山水画的兴盛,使牛耕图从秦汉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石发展至墓室及洞窟壁画之中,如唐高祖李渊从弟李寿之墓中就见两幅牛耕图。同时该时期牛耕图样逐渐丰满,并不止于单纯牛耕活动描绘,还增添了画面背景的刻画。牛耕也出现在佛教壁画之中,如凿于盛唐时期的莫高窟刻画了《佛说弥勒下生经》中一种七收的场面,画面中就有牛耕图的出现。
宋代画家对于牛耕的描绘日渐脱离墓室以及洞窟壁画之中,牛耕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纸本绘画上,出现在文人画家笔下,且并不再局限于对农事的真实描述,而是以耕牛来寄托画家之思,并逐渐成为皇权的教化工具。据史料载: “仁宗宝元初, 图农家耕织于延春阁。”
明清时牛耕图已经不再限于壁画以及纸本绘画之中,载体形式丰富多样,如陶瓷、版画、年画等,与世人的生活愈加紧密。与此同时,承袭宋元之制,皇权对耕织图重农劝桑的教化作用极为重视,据悉明代仇英、唐寅皆绘过耕织图,至清代多位皇帝都曾任命宫廷画家画耕织图。
——摘编自夏恒《象征与教化:中国古代牛耕图发展的多重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牛耕图的主要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牛耕图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式训练
【答案】(1)趋势:从墓葬文化发展为文人雅兴(艺术);从文人雅兴(艺术)发展为世俗大众文化;从民间文化载体发展为统治者教化工具;图画载体逐渐多样化。
(2)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地主豪强的逐渐没落,中小地主阶级、市民阶层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科举制发展;儒学世俗化发展;文化艺术进步。
02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约2223年。《舆地纪胜》记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片责,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史称“七门三堰”。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
清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记载:“沙湾之地,厥宜泄水”,古人已早早认识到弯道环流效应。七门三堰,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实现水沙分流,实现了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又记载:“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在灌溉系统建设中,古人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
——摘编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报道
材料二 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汧史杭灌区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润泽江淮,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
65年来,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六安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推动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
——《人民日报——洪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2023年08月18日16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水利建设的意义
变式训练
【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分配水资源;尊重科学规律;创新性;
(2)意义: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③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改善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考向2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2024·河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科技、经济、社会、精神几条线索交叉作用、多元互动的历史,由此产生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文化”和处于历史阶梯上不同阶段的“社会”。其中,科学技术有着特殊的能动作用,它的每一次突破,都使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演进以及现代化进程的车轮加速地转动起来。同时,科学技术自身也被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
——摘编自《文明的支点》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真题回归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主要呈现的是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影响。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可根据材料“科学技术有着特殊的能动作用,它的每一次突破,都使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演进以及现代化进程的车轮加速地转动起来。同时,科学技术自身也被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拟出论题为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变迁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
其次根据所拟论题进行阐述,可举例说明,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最后总结,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及不平衡现象。因此,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需更加注重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和规避,从而让科技真正造福全人类。
【答案】论题: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变迁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
论述: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对社会变迁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和负面影响。18世纪的工业革命将蒸汽机引入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样,这一时期也带来了工人阶级的劳动强度加大、工作环境恶劣、环境污染加剧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0世纪的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幅提升,经济运行更加高效,社会结构更加扁平化。但信息革命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安全漏洞等问题。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及不平衡现象。因此,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需更加注重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和规避,从而让科技真正造福全人类。
02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水污染·遗患人类
材料一 日本政府为了防止核灾难,便宜行事将核废水排放入海洋之中。日本政府声称冷却系统可以用海水稀释到安全浓度。即便日本核电站流出的放射性水素浓度非常低,受污染的海水仍具危险因子,尤其是放射性核元素,污染水、土壤,导致动植物死亡。
含放射性核元素寄生在藻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中积聚,受到污染的鱼类,人类吃下肚之后,可能导致癌症、基因突变、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一个人受到辐射的程度取决于吃鱼的数量、鱼的辐射量以及人的健康状况。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渔业首当其冲,日本渔业代表最担心,核废水可能会导致鱼类资源减少,最终危及日本渔业产业生态。据日本渔业称,22.5%的海鲜出口国是中国,其次是美国,占13.9%。
——摘编自梅雪芹《英国环境史上沉重的一页——泰晤士河三文鱼的消失及其教训》
材料二 《大宪章》第 33 条规定:“在泰晤士河、美德威河及全英格兰各地一切河流上所设之堰坝与鱼梁概需拆除”,从13世纪到18世纪末,泰晤士河三文鱼渔业持续繁荣。18世纪末以来,大量建设的堰坝、水闸等严重阻挡了三文鱼通行。除此之外,污水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排入泰晤士河。到了19世纪,三文鱼逐渐从泰晤士河消失不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治理河流污染终于被提上议程。英国出台了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法律——《1876年河流防污法》。政府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从立法指导、行政协调到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金钱,持续了很长时间,二战后尤其如此。1974 年泰晤士河下游再次出现三文鱼,这可能意味着上述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
——滕昕云《核废水的危险 只有民进党当局装傻》(作者是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排放核废水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日本政府应当做怎样的正确选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造成三文鱼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英国治理河流污染的哪些做法值得各国借鉴?
变式训练
【答案】(1)危害:首先是海洋系统受到污染,进而会带来水土污染,最后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做法:立即停止排放核废水,确保全球环境卫生不收污染。
(2)原因:堰坝和水闸的阻挡;人们环保意识的缺乏;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英国政府监管不力。做法:政府的态度;立法指导;治理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02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董煟编撰的《救荒活民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研究荒政问题的专著。其值得充分肯定:一是主张藏粮于民,救荒用的储备粮,“蓄积藏于民为上,藏于官次之,积而不发者,又其最次”。二是主张在救荒中尽量发挥市场的作用,严禁各州县发布“禁籴之令”,反对粮食封锁,“民户有米得价粜钱,何待官司之劝”?“官抑其价,则客米不来”。三是强调政府履行救荒职责,分别对君主、宰相、部省、州、县官僚提出详细的要求;同时加强赈济监督,挑选“平时信义为乡里推服”的人为监司,对救荒过程中官吏舞弊、侵夺灾民的行径当“痛惩一二,以励其余”。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扶贫”》
材料二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年产物的总量。只有能创造丰富的生产物,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一国的生产量要想扩大,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从事生产,二是提高每个劳动力的生产力。无论哪种途径,都需要减少非生产性的消耗,而将资源更多投入到生产性事业中去。政府的奢侈妄为会把国家弄得穷困,而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又根本不需要政府插入其间,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发地调节生产的进行。亚当·斯密坚持的“振兴实业”、“藏富于民”以及劳动价值的三个基本观点对后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煟、亚当·斯密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董煟、亚当·斯密的思想。
变式训练
【答案】(1)同:都非常重视增富减贫;都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作用;都主张“藏富于民”;都蕴含了人文精神。异: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减贫扶贫,后者侧重于增加国民财富,发展经济;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不同,前者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为,后者反对政府干预,主张市场上的自由竞争;经济基础不同,前者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后者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2)董煟继承发展了中国历史上的荒政扶贫思想,促进了荒政学的发展;推进了救荒扶贫工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救荒减贫效果有限。亚当·斯密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也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扩大;被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
02
考向3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2024·北京卷)1920年,有思维的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962年,工业机器人实现商业化。2007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达650万台。近年,欧盟出台了《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等。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理论来源
②二战后科技进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③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关系的新变革
④人们对机器人发展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真题回归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科技进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②正确;根据材料“欧盟出台了《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等”可以看出当代人们开始立法对机器人发展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④正确
02
1.21世纪第3个10年,全球科技竞争在地球各个角落蔓延。对此,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密集出台科技战略,全力提升自身实力与强化西方价值观联盟,对竞争对手发动“高科技冷战”等措施。这些措施( )
A.促进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B.提升了西方国家形象与地位
C.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D.巩固了发达国家的固有优势
变式训练
C
2.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 B.科技发展能够改变生活方式
C.战争促进了半导体技术发展 D.美国电视技术发展领先世界
B
真题练习
·
命题洞见
1.(2023·海南卷)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C
2.(2023·浙江卷6月)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
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C
3.(2023·浙江卷6月)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D
4.(2023·北京卷)199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此后,“村村通”在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领域陆续展开,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 )
A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C为开展三线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A
5.(2023·海南卷)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C
6.(2023·浙江卷1月)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