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57.种群及其动态
鱼票出品,必属精品
2024-2025学年-高考一轮复习-高中生物学
主讲人:鱼票月半
概念图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01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在一定的__________内,同种生物的__________。
空间范围
所有个体
1.种群的概念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概念的“一全”“二单”“三同”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有性别差异的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限制,离开该条件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
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农田、人工林
微生物菌落,
人类的分布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进化、遗传、繁殖的单位; 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
3.种群的遗传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
(5)性别比例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
出生率
性别比例
死亡率
①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_______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和死亡率
出生率
4.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数量特征 概念
种群密度 种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__________的比值
迁入率、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年龄结构 种群中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别比例 种群中__________数目的比例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个体总数
迁入或迁出
各年龄期
雌雄个体
4.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较高( )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
√
出生率降低
(1)概念梳理
数量特征 概念
种群密度 种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__________的比值
迁入率、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年龄结构 种群中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别比例 种群中__________数目的比例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个体总数
迁入或迁出
各年龄期
雌雄个体
4.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估算一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和大小( )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波动( )
×
迁入率和迁出率
√
增长型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不断增加( )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条件),在没有自然灾害、战争的情况下
×
(1)概念梳理
(选择性必修 “思考·讨论”)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
保持稳定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
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①统计图(以稳定型和增长型为例)
稳定型
增长型
4.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②曲线图和柱形图
模式图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_____幼年个体 _____成年个体 _ ____老年个体
4.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
(2)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提示 ①~⑤分别代表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但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2022·重庆卷)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
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注:Ⅰ和Ⅱ为幼年期,Ⅲ和Ⅳ为成年期,Ⅴ和 为老年期
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
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
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 ”形
√
解析 由甲地个体数的柱形图可知,甲地Ⅲ径级个体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径级,可能是
因为甲地Ⅲ径级个体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A正确。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
为个/ ,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为
个/ ,故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
的种群密度高,B错误。甲地阳坡各径级的个体数相当,属于稳定型;乙地阳坡的老
年期个体数 成年期个体数 幼年期个体数,属于衰退型,C正确。甲、乙两地阴
坡的种群数量均在增长,而且自然条件下存在环境容纳量,故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
曲线均为“ ”形,D正确。
(2023·天津卷)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 。
D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解析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题意;老龄化会导
致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衰退型,C不符合题意;理论上人群中男女比例是 ,人口
老龄化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符合题意。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两看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取样调查法
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黑光灯诱捕法
趋光性
1.黑光灯诱捕法
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黑光灯诱捕法:不属于样方法,是:去除取样法
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捕捉被调查动物,随着连续的捕捉,导致种群内个体数逐渐减少,造成每次捕获数逐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则逐渐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
误差比较大,
和历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种群数量的等级评估出危害程度
判断:利用黑光灯发出的物理信息可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
√
累积捕获数(x)
每次捕获数(y)
y=-0.2x+18.7
调查对象:______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调查程序:
植物
2.样方法
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利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
(1)样方法调查对象一般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而不选择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
(2)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的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灌木为,草本植物为 。
(3)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样法。
(4)计数时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下表表示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
样方
种群密度/(株· ) 8 7 18 9
其中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的数量明显
高于其他样方,应该如何处理?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
不计右”的原则,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8株/。应先舍弃极个别悬殊的样方数据再求
平均值(舍弃)。该植物种群密度是8株/
调查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调查程序: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标记重捕法
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误差分析
(2023· 新课标卷)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
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
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D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解析 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的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
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和鸟类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
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数目,即物种丰富度,A正确。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
物并标记,之后再次捕捉,故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
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正确。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获得保护区内东北
豹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即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C正确。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D错误。
(2023·山东卷)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
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
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
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解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根据题意“对
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可知,观察的并非该地的全部
灰松鼠,A错误;标记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一种估算法,若要准确统计该年出
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B错误;由题图可知,随着灰松鼠年龄的增
大,其存活数逐渐下降,但当地灰松鼠的种群数量未知,因此不能推断其种内竞争
的情况,C错误;灰松鼠幼体生活能力弱,易受天敌侵害等,因此对灰松鼠进行保护
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D正确。
(2022·山东卷)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
闭鱼塘中捕获了1 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
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 。
A
A.条 B.条 C.条 D. 条
解析 由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
为,则,计算得出 ,即该鱼塘中鱼的初始
数量约为 条,A正确。
(选择性必修 “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①用红外触发相机拍
摄照片和视频;②根据动物的______特征计数;③通过动物的______特征进行计数。
粪便
声音
标记重捕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为什么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不宜用标记重捕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能力弱的动物被标记后不能与其他未标记的动物充分融合,
会导致重捕时误差较大
(2022· 全国卷)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
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随机取样、样
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
解析 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
随机取样、要依据调查范围大小来确定样方大小和数量,样方大小要一致、样方数
量要适宜。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样方面积为,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 ,则该区域的
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
解析 假设区域内种群数量为,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 ,
样方面积为,调查区域内与样方内种群密度相等, ,则
。
(3)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
周期短,操作简便
解析 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调查方法周期短,不受不良天气变化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生
活干扰少,操作简便,并允许在繁殖季节收集数据。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研究方法:建立______模型,即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__。
(2)建立步骤
数学
数学形式
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方法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3)表达形式
①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
②曲线图:直观,但不够______。
精确
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方法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3·湖北模拟)建构模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关于下列数学模型说法
错误的是( ) 。
D
甲
乙
A.图甲可表示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图甲可表示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的速率随 浓度变化的情况
C.图乙可表示种群数量呈“”形增长的增长速率,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D.图乙可表示生长素类似物的促进生长作用, 段表示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
解析 若图乙表示生长素类似物的促进生长作用, 段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
大,促进生长作用逐渐增强, 段随着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逐渐增大,促进生长作
用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作用,D错误。
“ ”形增长 “ ”形增长
形成原因 ①_____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②____________有限;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数学模型 (注 ③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④______) —
食物和空间
资源、空间
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倍数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增长模型
“ ”形增长 “ ”形增长
曲线 模型
续表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增长模型
“ ”形增长 “ ”形增长
曲线 模型 增长速率 增长率
续表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增长模型
“ ”形增长 “ ”形增长
曲线 特点 (1)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 连续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大小 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2)种群的增长率 ⑤______,是定值 (1)在种群数量达到⑥_____时,增长速
率最大。
(2)后期由于⑦__________加剧,天敌数
量⑧______等因素,出生率⑨______,死
亡率⑩______,种群数量增长减缓。
(3)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
稳定在 ___值(环境容纳量)
种内竞争
增加
降低
升高
续表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增长模型
“ ”形增长 “ ”形增长
值、 及 应用 无 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增长模型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拓展延伸①:“ ”曲线
①段:且恒定,种群数量呈“ ”形增长。
②段: 虽然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段: ,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段: ,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段:虽然 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①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值是环境容纳量,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
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 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
环境条件已遭到破坏。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拓展延伸②: 值的变化
②在环境条件稳定,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 值附近
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值的时候,负反馈调节会使种群数量回到 值。
③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
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 值可能会上升。
甲
乙
丙
丁
图中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 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值。
2.种群数量的增长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拓展延伸③: 值的四种表示方法
(2023·重庆模拟)右图为某种生物在新的环境中其种群增长速
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种群数量呈“ ”形增长
B. 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
C. 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出生率为零
D.若该生物为田鼠,应在 前进行防治
解析 ,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呈“ ”形曲线增长,A错误;在
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最大值,之后仍在增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
误; 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但
不为零,C错误;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所以防治田鼠应在 前进行,D正确。
(2021·广东卷)右图表示某“ ”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
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 值)时,其
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
B
A. B. C. D.
解析 在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
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值),B正确。
(1)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可能出现__________。
(2)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______。
(3)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____________。
种群爆发
下降
衰退、消亡
3.种群数量的波动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选择性必修 小字)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
密度是相关的,称为______________,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
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________________。
密度制约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
(2023·广东卷)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
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
降的合理解释是( ) 。
C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解析 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
本就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它们在死亡前没有产卵,导致出生率下降,C正确。
5.种群研究的应用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2·长沙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形数量增长曲线中值及 的说法,错误的
是( ) 。
C
A.对鼠害的控制应该严防其种群数量达到
B.对有益动物的保护可以通过改善其生活环境来提高种群的 值
C.养殖业中捕捞或出栏个体一般不会是年幼个体,目的是提高种群的 值
D.维持鱼类资源的种群数量在 时,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快速增长
解析 养殖业中一般不会捕捞或出栏年幼个体,主要是为了维持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
型,有利于种群数量增加,并不能提高种群的 值,C错误。
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__________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
件作为引起变化的______,所导致的______又会成为__________,施加于原来作为
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___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
因果关系
原因
结果
新的条件
新的结果
6.分析循环因果关系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3·重庆模拟)某草原上,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
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B.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C.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D.若兔逃避被狐捕食的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
线模型
解析 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说明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
间关系的影响,A错误。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用______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
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____形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条件总是有限
的,酵母菌种群呈____形增长。
(3)计数酵母菌数量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
液体
成分、空间、、温度
“”
“”
抽样检测
1.实验原理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步骤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
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
(3)制片时,先将________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________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
滴于____________,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4)制好装片后,应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____________,再用显微镜进
行观察、计数。
(5)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
不计右”的原则。
盖玻片
计数室
盖玻片边缘
计数室底部
2.实验步骤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______
形曲线增长模型。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营养物质随着消
3.实验结果分析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
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为9个大方格(如图A所示),
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 ,加盖玻片后的厚度为
。因此,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 。计数室
的刻度有两种:一种为中央大方格以细线等分为25个中
方格(如图B所示),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另一种是中
央大方格以细线等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25个小方格。不管计数室
是哪一种,它们都是由400个小方格组成的,故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 。
3.血细胞计数板及相关计算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计算公式
①在计数时,先统计(如图B所示)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
均值,再乘以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 菌液中的总菌数。
②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菌液稀释倍数为,则 菌液中的总菌数为
。已知, 菌液的总菌数
。
3.血细胞计数板及相关计算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检测员将 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
法检测每毫升水中蓝细菌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
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
A
A. B. C. D.
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 个小格组成,容纳液
体的总体积为。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 个中格80个小格内
共有蓝细菌 个,则每毫升水样中蓝细菌个数约为( ) 。
解析 依题意和题图分析可知, 水样中蓝细菌数量
稀释倍数
,A正确。
(2023·河南模拟)欲探究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某生物兴趣
小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D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图中横坐标表示的不同培养时间
B.实验中每次取样前均应振荡试管,否则统计结果会偏大
C.在较高营养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才会呈现“ ”形增长
D.实验结果可说明马铃薯溶液比 葡萄糖溶液更适宜培养酵
母菌
解析 图中横坐标表示培养时间,但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培养时间、培养所用营养液
的成分,A错误;实验中每次取样前均应先振荡试管,以使菌体在培养液中均匀分
布,否则,若在试管靠近上部取样,则会导致结果偏小,若在试管下部取样,则会
导致结果偏大,B错误;从题图可看出,三种营养液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均会出现“ ”
形增长,C错误;比较马铃薯溶液和 葡萄糖溶液组,可看出马铃薯溶液组在培养
后菌体数量增加较葡萄糖溶液组快,且峰值较高,即马铃薯溶液比 葡萄糖
溶液更适宜培养酵母菌,D正确。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