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张PPT)
剧本阅读
第一课
2025
剧本阅读模块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01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知识
戏剧三要素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
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设计,人物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
戏剧知识
矛盾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人物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戏剧知识
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即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即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动作、表情、舞台效果)。也称“介”。
白(即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分别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
唱+演
(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散曲:小令:只含一支曲子
《天静沙·秋思》
套数:合一个曲调中的多个曲子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元杂剧
单元提示中包含的知识点
作文要求:
主题——良知与悲悯
认识社会现实,深切关怀人生
戏剧文学学习要点:
1、把握戏剧冲突
作用: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呈现主题。
深层原因:从情节理解到戏剧主题探讨。
2、理解作品反映的生活现实,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习文学作品,感受现实生活。
单元学习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
戏剧的知识点:
1、理解悲剧人物时,既要关注其言行,也要关注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2、理解戏剧从这些方面入手
分析情节、分析人物及关系、结合典型环境。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戏剧的种类
划分 标准 具体种类 表演 形式 话剧以对话为主,如《威尼斯商人》 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 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 作品 内容 的性 质 悲剧 描写主人公因和人、环境、自身的冲突而失败、受难甚至毁灭的戏剧作品。
世界上最早的悲剧是古希腊悲剧。
我国的古典悲剧有《李尔王》《窦娥冤》《哈姆莱特》等。
划分 标准 具体种类 作品 内容 的性 质 喜剧 通常以讽刺、嘲笑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
贯串其中的喜剧冲突,或是由作为社会恶势力代表的主
人公错谬和荒诞的行为引起的,或是由作为有缺点的好
人的主人公的某种性格弊端造成的。
如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威尼斯商人》等。
正剧 又叫悲喜剧,是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糅合在一起的戏
剧文学作品。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契诃夫的《樱桃园》,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白毛女》《丹心谱》等。
悲剧的魅力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是悲剧主人公。分析悲剧人物,完成下表。
悲剧的魅力
划分 标准 具体种类
故事 情节 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1)多幕剧生活面宽广,情节较复杂,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
(2)独幕剧人物较少,情节较简单,布景变换少或不变
表现 时代 历史剧、现代剧。
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戏剧的要素
要素 解说
舞台说明 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戏剧冲突 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人物台词 包括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
例: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例:《〈雷雨〉(节选)》开头一段的舞台说明
【原文内容】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这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观众),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4.戏剧的基本特点
特点1: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高度集中。
剧本带有明显的“舞台性”。因为戏剧受演出时间(演出时间不能
太长)、空间(舞台)的限制,人物不能太多,情节不宜太复杂,场
景变换不能太频繁,故要求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迅速展开矛盾冲
突,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如曹禺的《雷雨》反映周、鲁两家长达30年的矛盾斗争,实际涉
及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很多,而剧本把主要剧情集中在夏天的
某一天,主要地点为周公馆和鲁家,主要人物只选取了周、鲁两家人,
充分体现了戏剧高度集中的原则。
特点2: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要素,“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人们评
论戏剧时常说的“有戏”“没戏”指的就是有没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越尖
锐,戏剧性就越强。戏剧作品往往要在两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达到揭示矛
盾、表现生活的目的,所以剧本必须表现关键性情节和生活中最富戏剧
性的矛盾,围绕一个中心,一步步将矛盾推向高潮,达到矛盾非解决不
可的程度。这样才能使剧情吸引观众,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特点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和潜台词。
戏剧文学是靠人物语言塑造形象、展开矛盾、反映生活的。除了
少量的起辅助作用的舞台说明,戏剧全都由人物语言——台词
(包括对话、独白等)组成,这就对人物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
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和潜台词。
个性 化 戏剧语言要反映不同人的个性特征,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这使台词成为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而不是可以相互代替的公式化、一般化的语言。
动作 化 台词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可以推动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和心理活动)的产生,能引起对方强烈反应,产生冲突,展示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断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口语 化 因为戏剧语言主要是用来“说”给观众“听”的,而且舞台上只说一遍,加之观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台词要通俗明白,不能太晦涩,要口语化。
潜台 词 戏剧语言中有大量寓意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是戏剧语言的重要特色,是构成戏剧内容的重要因素,是鉴赏戏剧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时要认真体味揣摩。
读懂戏剧“两关键”
把握戏突 1、分清人物角色,大概了解角色特点,分清人物身份;
2、了解戏剧冲突,把握戏剧冲突的背景、开端剧冲突发展、高潮、结局;
3、在冲突中体会人物形象;4把握戏剧主题
分析戏剧语言 分析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借此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戏剧主题
读文技法
鲁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雷雨》给我们展示的是人性中良知、温情的毁灭,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冷酷无情的嘴脸。
1.文章以雷雨为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①表层: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②深层: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闷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
③主旨:作者通过展现封建大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在酝酿雷雨般大变动的社会现实。
拓展
字、词、句的含义题:表层+深层+主旨
2.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①环境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雷雨将至的征兆,暗示了剧中沉闷的气氛。
②人物上,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情绪。
③读者上,感染读者和观众,让读着产生“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意识到将会有大事发生。
03
考点突破
考法探究
教考衔接
戏剧基本要素
戏剧鉴赏方法:
把握戏剧冲突
分析人物形象
揣摩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人物语言(台词)、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
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人物关系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楔子:
窦父赶考,蔡婆收媳
第一折:蔡婆讨账,卢医害命张家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蔡婆患病,窦娥进汤驴儿下毒,昏官逼招
第三折:窦娥蒙冤,哭别蔡婆罚下三誓,昭示清白
结局
第四折:窦父做官,窦娥托梦重查此案,终还清白
《窦娥冤》
人物关系简表:
异母兄弟
夫妻
鲁侍萍
鲁大海
异父兄妹
夫妻
蘩漪
周冲
亲兄弟
周朴园
周萍
兄弟
情侣(主仆)
父子(劳资)
鲁贵
四凤
父女
父子
母子
母子
父子
继母子(情人)
母女
父子
母子
恋人
单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
──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雷雨》
剧中人物关系介绍
哈姆莱特的复仇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环境。(亲情、爱情、友情)
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莱特
克劳狄斯
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
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
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克劳狄斯
乔特鲁德
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哈姆莱特
雷欧提斯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他和王后谈话的弄臣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
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死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因中毒剑而亡。
《哈姆莱特》
窦娥 矛盾对象 矛盾表现 窦娥的表现和性格
张驴儿 父子 张驴儿误把自己父亲毒杀,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
太守桃杌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嫌疑,却反而被判死刑。 有反抗意识、反抗精神,
不屈服
婆婆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害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善良孝顺,符合当代道德标准的良家女子。
周朴园 矛盾对象 矛盾表现 性格
鲁侍萍 昔日情人,意外重逢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虚伪无情
鲁大海 父子反目,亲人难认 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 自私精明
哈姆莱特 矛盾对象 矛盾表现 性格
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国王担心王子怀疑自己,向大臣询问并要求他们用“迂回婉转的方法” 试探王子“神魂颠倒”的原因;大臣们察觉到王子“假作痴呆”,“故意回避”“不大自然”等反常现象;王后则表示“愿意服从新王”,希望儿子只是因为感情问题而感到迷茫。 勇敢
奥菲利亚 让情人出家,一方面是王子装疯,另一方面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她:当前条件下,一个人很难自保,不如趁早避开。但奥菲利亚不能理解,因此非常伤心,觉得自己“真是受了骗了”,要将王子送的礼物还给他,甚至认为他真的疯了,希望神明能让他清醒过来。整体上看,对话表现了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后的内心痛苦。 深沉痛苦却又无可奈何
内心 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 忧郁厌世
软弱迟疑
优柔寡断
周朴园
人物分析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
冷酷、残忍、自私
虚伪、冷酷、自私
残忍、奸诈
→
→
→
鲁侍萍
人物分析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
心地善良、正直
→
刚强
→
倔强
→
骨气和尊严
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斗争不坚决
→
→
→
鲁大海
人物分析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计可施。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 。同时在斗争中又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窦娥:善良,孝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
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是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是社会底层的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哈姆莱特形象诠释
哈
姆
莱
特哈
姆
莱
特
快乐王子
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生活富足,天资聪颖,为人正直、英俊健康、多才多艺,对世间一切都抱有乐观态度,大学里全面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赞美人、弘扬人性、鄙视恶性,是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
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
忧郁王子
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感到悲痛、耻辱、气愤。叔父的阴谋被揭露,整个丹麦王室充满着罪恶,好友的背叛,让汉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和忧虑使他变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可见,梦幻破灭的哈姆莱特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延宕王子
黑暗混乱的现实,让汉姆莱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在于报杀父之仇,而且要重整乾坤,面对宏大的目标,一直处于决心行动但又不知道如何行动的两难之中。
肩负重整乾坤的进退两难的斗士
哈姆
莱特
04
热考题型
解题策略
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戏剧和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戏剧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电影(及戏剧)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双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写作指导——如何写剧评(影评)
要点:
要写好一片剧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剧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容易出现问题:
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影评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或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1、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或评价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等画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诠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还能通过分析与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与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拓展延伸
2、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社会意义的;也有评论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法、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题材、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主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亦或是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既需要供电影与专业工作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3、评论方法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像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色彩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画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1)要点 要写好一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画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总结两个字“新” “奇”。
(2)步骤
题目: 题目是如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达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有读下去的作用。
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
开端: 阅高考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看题目,开头 ,中间, 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即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的内容,也可以先插入名家的名言,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
中间: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步步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
结尾: 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
影视片是一个整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作为局部的开头、结尾,具有对整体的必要的组成意义以外,还有着深化作品意景、构成作品巧妙性的特殊意义,可以在未脱离影视片整体癿前提下,单独地回味或评论。
好的开头应当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点:
1、在故事最合适的地方开始。在这里当然没有统一的尺度。要结合具体的故事内容。
2、吸引观众。故事开始了,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要使他们能认真地看下去,引起一定的兴致又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品味的审美满足,需精心设计、构思。能够尽快地吸引观众,才算得上好的开头。
怎样评电影的开头与结尾
3、讲述清楚、利落。对事件、人物的叙述,是影视片开头必须要做的事。能否把故事开始之前的部分,除了应有的故意保留的悬念之外,在短旪间里讲述清楚,自然地体现在故事中、使人不感到是故弄玄虚。
4、自然地发展。故事开始了,既要照顾到人物、事件,又要吸引观众。还不可忘记让故事进行下去。综合起来,好的开头就是要在影视片开始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内,吸引观众注意力,并使剧情开始发展。
好的结尾也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1、收束适宜。在问题解决之后,或悬念澄清了,观众心中的疑团解决以后,就应当马上结束全篇。
2、留有余味。为了强化主题,或者为了显示人物的命运,不管如何,作品的结尾都应考虑如何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包括在,满足观众审美需要。不同的结局,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生活意义,给观众以不同的感受。抓住这种欣赏感受加以评述,来展开评论。
故事的结尾,有两种意蕴。一是什么样的结尾,即构成作品内容的结局是怎样的,它是和作品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命运都息息相关的。它既是表达内容的一种手段,又是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作为内容的故事结局,不作为评论作品的终止。
评论开头或结尾,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单独评论开头或结尾,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展开。也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进行。
同时,评论一部影片的开头或结尾,应注意到这样一些画面:
第一,两者的关系。他们是怎样联结的,有什么样的联系,共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两者对照。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这寓示着什么样的艺术意义、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第三,两者的意义。他们在表达主题方面,它们在对整个艺术结构的完整性方面有何意义。
第四,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如何。首先看它们是否在具有艺术上的独创性,再就是看它们在艺术创造上有怎样的意义。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显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点明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写影评注意事项
(1)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图像的面部、拍摄对象的一个面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影视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使观众在视觉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外表作细致的刻画。
电影的相关知识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表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表现剧情。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与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进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物,是所有景别中规距最进、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影节目中常用来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的场面。
大进景:通常是在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声画应用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影视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联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彩中蓝、绿一类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进的感视。
暖色调:色彩中红、橙一类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视。
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3)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像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短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出现人物、主要指和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或调节影片节奏画面也有独特作用。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搭配。现在是影视行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与画面合成两方面。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05
真题感悟
命题洞见
考点突破
(2023·重庆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红旗渠(节选)
杨 林
第一幕
太行山下,漳河岸边,山如屏障,峻高蔽日,河水奔腾,涛声如雷。
山脚下,一北方汉子踏着涛声走来。他身着宽衣大裤,操豫北口音,一步跨上漳河堤岸,面色凝重,深沉眺望。
杨 贵 我是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现在是1959年10月29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就“引漳入林”问题再次进行表决!同志们,表决之前,我请大家看三样东西:第一,看看脚下的土地——
旷野间,土地龟裂,旱象惊人。
杨 贵 我们一路走来,大家都看到了,地,张着大嘴,在等水喝。第二,我请大家要看的就是这条近在咫尺的浊漳河——
浊漳河,水声隆隆,波涛又起。
杨 贵 听听,它在翻滚打浪啊!多好的水,就这样从我们的身边哗哗地流走啦!最后,请大家看看身后的这座山——
太行山,峻崖倾斜,仿佛压在头顶。
杨 贵 就是这座山,挡着漳河水,硬是流不进我们林县呢!今年这场大旱,百年不遇,林县境内的浙河干了,洹河干了,淇河干了,露水河也干了。我们修好的水库无水可蓄,挖好的水渠无水可引,老百姓又要牵着毛驴、挑着水桶,翻山越岭地取水了。事实已经证明“引漳入林”迫在眉睫!所谓“引漳入林”,就是劈开这座太行山,让漳河水穿山越岭地流进林县。我知道“引漳入林”工程浩大,干起来不容易,可是林县55万人需要水,91万亩耕地需要水!嗨!谁让我们赶上了呢,躲避,不干,那我们就会挨骂,老百姓会骂我们是一批废物!
一群人影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
李 贵 (举手,宣誓般)林县县长李贵同意!
王才书 (举手,宣誓般)林县县委副书记王才书同意!……
无数个身影相继闪出,举手、宣誓,聚拢于杨贵左右。声声铿锵,惊天动地。身形矗立,状如群雕。
黄继昌 (踌躇良久,慢慢举手)林县副县长黄继昌不同意!
众惊愕之余,齐把目光射向黄继昌。
杨 贵 (一愣,笑)老黄?我就知道,你准会和我唱反调。
黄继昌 (不加理会,继续陈述)“引漳入林”工程,确实令人向往,但是——
杨 贵 但是啥?
黄继昌 我是木匠出身。按照我们的规矩:必须先把料备齐,再量尺寸,下线,然后再动锯,动斧。请问咱们的料备齐了吗?钱有吗?
杨 贵 (幽默地拍拍口袋)有,不多,可我们有人——55万!
黄继昌 “引漳入林”工程主干渠70多公里,渠线大多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大型施工机械,咱们有吗?
杨 贵 没有,但我们有一种精神——自力更生!
第三幕
光启。拐头山村口,祠堂门前。山坡上的人影幻化为拐头山村民的身影。村支书王宝金伫立山坡,密切关注着远处所发生的一切。
王宝金 拐头山的党员、团员、基干民兵——
党团员 (纷纷答应)在呢。
王宝金 拿起铁锹、镰头,准备拆祠堂。该拆的拆,该搬的搬,天大亮之前,必须把这(指祠堂)给我收拾利亮。
众村民 (欲言又止)支书——
众村民 (欲言又止)支书——
王宝金 咋啦?(再次命令)听着,三条:一、抓紧时间;二、注意安全;三、把拆下来的砖、瓦、檩条,在门口,摆好,放好,保护好。祠堂早晚还得再盖。明白吗?
一个和王宝金年纪相仿的老妇被众人推出人群。
老 伴 (怯怯的)他爹!这祠堂咱今儿能不能不拆呀?
王宝金 为啥?
老 伴 大家伙儿都说,今儿……可是个正月十五啊。
众村民 是啊。
王宝金 (默默从腰间拔出烟袋,冲着老伴打了过去)就你能!就你敢说话……
众村民 (扑过来,纷纷护住王宝金老伴)支书,不打了!
王宝金 (哽咽着质问)谁还有话说?
众村民 (哭求着)俺们啥都不说啦!不说啦!
杨贵带领通信员在山坡闪出。
杨 贵 老同志,你们这是干什么?
王宝金 拆祠堂。
一党员 (跑上,低声)支书,祖宗的牌位都搬完了。
王宝金 (严厉地纠正)“请”!一点规矩都不懂,祖宗牌位要说请。
一党员 支书,祖宗的牌位都“请”完了。
王宝金 祖宗的牌位已经摆好了!供香也上了。祠堂拆了,礼数不能少!
杨贵等人,悄悄闪到一边,充满感激地观看着眼前这特殊的祭祖。
王宝金 (终于难以抑制,冲天号啕)老祖宗们啊!我王宝金带着全村老少给祖宗赔罪了!老祖宗!我知道不能拆呀!可咱挡着道了!不能因为咱这一个村子就耽误了“引漳入林”的大事啊!就是把整个村子都拆光了,咱也不能心疼啊!老祖宗,这缺水的时光,老几辈可是都过够了,过腻了,过怕了,咱不能让咱的子孙后代接着过了……
众村民 (村民奠酒,叩拜,长跪不起)老祖宗!
杨 贵 (疾步上前,端起酒,望空一拜)拐头山王家列祖列宗,接着老支书的话,我再补充几句。大渠,将来就从咱村后这半山腰通过。修渠的时候,给咱村留个闸口,想用水了,轻轻一提闸门。
众村民 (直起身躯,半信半疑)噢?
杨 贵 只要有了水,咱村可以有果园,栽苹果,种杏,种梨,四季水果,吃啥有啥。
众村民 (无限向往)噢!
杨 贵 只要有了水,咱村可以修水库,能养鱼,能灌溉,能洗衣裳能洗澡,天热了还能游泳啊。
众村民 (惊叹)噢!
杨 贵 只要有了水,咱除了种小麦、玉米、大豆,咱还能种水稻。
众村民 (疑惑)水稻是啥?
杨 贵 大米。
王宝金 都听到了吗?水稻就是大米。
杨 贵 王家的列祖列宗,记着我一句话:今天借你一条路,明天还你一条渠!(杨贵奠酒,一揖,匆匆离去。)
(有删改)
技法点拨——考点1:把握戏剧冲突
把握戏剧冲突“三方法”
方法一 抓住人物关系 弄清剧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理清故事情节,更好地把握冲突
方法二 把握人物语言 把握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有利于我们把握戏剧的冲突
方法三 扣住主要矛盾 戏剧中往往有多个矛盾冲突,要看哪个是最主要的,矛盾对立双方分别是谁
考点精练
考点1:把握戏剧冲突
例1 节选的文本有哪些戏剧矛盾冲突?
[明确] ①县领导对于“引漳入林”各执己见,以杨贵为代表的领导们认
为有55万人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决定要“引漳入林”,而黄继昌却认为
不具备“引漳入林”的物质条件。②王宝金要求人们按时搬迁祠堂与村
民想推迟搬迁之间的矛盾。
[解析] 第一幕主要是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产生的矛盾。第三幕主要是
王宝金与村民之间在搬迁祠堂的时间上产生的矛盾。
技法点拨
赏析戏剧语言“两角度”
角度一 抓住关键词从表里两个角度理解 戏剧语言除了表面意思,往往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留给人们充分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潜台词”。理解戏剧语言要体味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
角度二 抓住个性化语言,从塑造形象和揭示主旨方面赏析 在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指符合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本质的语言。好的台词能使人从中看出人物的神情举止内心活动,对塑造人物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戏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别是关键人物的关键台词,对戏剧的主旨也有定的揭示作用,不能忽视
考点2:赏析戏剧语言
例2 请结合剧本中王宝金的台词分析其语言的个性化特点。
[明确] ①语言切合身份。“必须把这(指祠堂)给我收拾利亮”是他作为村支书的命令;
“不能因为咱这一个村子就耽误了‘引漳入林’的大事啊”是他作为村支书的顾全大局。
②语言符合性格。“该拆的拆……给我收拾利亮”体现他的雷厉风行;
“三条:一、抓紧时间;二、注意安全;
三……”体现他的心思缜密,做事周全。“就是把整个村子都拆光了,咱也不能心疼啊!”
体现他的深明大义。③语言顺应情境。“就你能!就你敢说话”“谁还有话说?”,
面对村民的犹豫不决,王金宝只能对老伴发火,以这样“专横”的方式让村民们服从命令,
坚决维护“引漳入林”工程。
[解析] 从王宝金的身份、性格和所处情境等方面考虑人物的台词特点。
例3 在搬祖宗的牌位时,村民用的是“搬”,为什么王宝金要“严厉地纠
正”为“请”
[明确] 村民表达的是祖宗的牌位搬出来了这个事件的完成,不强调感
情。而王宝金对祖宗的牌位更多的是歉意和敬重两种感情的交织,因
此他强调用“请”,希望通过这个“请”字能得到祖宗们的理解和支持。
[解析] 第三幕中,王宝金全力支持“引漳入林”中的搬迁工作,对于祠
堂的搬迁,他不仅怀有一种敬重,还有歉意,所以他强调用“请”字。
例4 请结合剧本开头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
[明确] ①增强舞台气氛,交代故事背景。“峻高蔽日,河水奔腾,涛声
如雷”在形态和声势上营造舞台效果,交代了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的故
事背景。②展示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通过外貌、动作等描写,
塑造了杨贵朴实矫健的领导者形象,山高水急的环境烘托杨贵的心急
如焚。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劣、杨贵的深沉眺望,为
下文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中对“引漳入林”进行表决作铺垫。
[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舞台气氛、人物形象、戏剧情节等方面考虑
舞台说明的作用。
技法点拨——考点3:赏析戏剧人物形象
赏析戏剧人物形象“四角度”
角度一 自身表现 从人物自身表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着重分析人物的独白、对白、动作。独白就是戏剧人物的自言自语,表现的是其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角度二 戏剧冲突 从戏剧冲突中解读人物形象。戏剧冲突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我们要注意戏剧人物在冲突时的表现,从中解读人物形象
角度三 生活背景 从生活背景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须将其放到剧本所反映的生活背景中,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角度四 他人评价 根据其他人的评价多角度还原人物形象,从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反应中分析人物形象
总之,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从多角度着手,既要分析人物本身的语言动作,也要分析剧本反映的时代背景,要能运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品评人物,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考点3:赏析戏剧人物形象
例5 请概括拐头山村民的形象。
[明确] ①村民理解搬迁的重要性,他们支持为“引漳入林”进行的祠堂
搬迁工作。②村民对祖宗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他们想过了正月十五再
搬迁。③村民们因为贫穷落后而见识短浅。如他们不知水稻是何物。
[解析] 解答本题,从村民们想推迟一天搬迁以及他们不知道水稻是何
物来分析即可。
例6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旷野间、浊漳河、太行山的景象揭示了“引漳入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侧面体现出县委书记杨贵对于实施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B. 持反对态度的黄继昌与其他干部们形成鲜明对比,他以自身的木匠经验来决断工程不可实施,可谓目光短浅。
C. 村民们对王宝金的命令“欲言又止”,老伴语气也是“怯怯的”,是因为王宝金是个在工作和生活中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
D. 拐头山村民们发出三个连续的“噢”,以及他们不知水稻是何物,这反映了其贫穷落后和长期受干旱折磨的情状,令人唏嘘。
D
[解析] A项,只能体现杨贵的决心,不能体现其信心。
B项,黄继昌的反对是因为其心思缜密,他对工程是进行了一定调查的,并不是目光短浅。
C项,村民们和王宝金老伴的态度是因为既想支持工程的开展而又不想在正月十五拆祠堂的矛盾心理。
感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