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0: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
【学习重点】
1.体会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kuī( )甲 tì tǎng( ) 人声dǐng( )沸
jiàn( )赏 脑suǐ( ) yuān bó( )
确凿( ) 桑椹( ) 珊瑚( )
觅食( ) 宿儒( ) 人迹罕至( )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正(行为、品行正直无邪) 宿儒(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B.消释(消融,溶化) 拗过去(转折,弯转)
C.敛在盒里(放) 识破机关(计谋、心计)
D.人迹罕至(稀少) 攒成小球(聚集)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2)鲁迅的小说集有《 》《 》《 》。你读过他的哪些小说?
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4~10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 ( http: / / www.21cnjy.com )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4.这段文字写的是 的景色。
5. 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可以用“ ”来概括。
6. 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 、 。
7. “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是: 、
、摘覆盆子。
8. 文中的静态景物有 、 、 、 、 、 、 、 。
文中的动物有: 、 、 、 、 、 、 。
9.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
(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 )
10. 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 )
A. 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B. 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C. 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 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拓展迁移】
11.请赏析文章第二段从形、声、色、味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12.如何理解“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
【学习重点】
1.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2.学习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预习导学】
1.选出下面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人迹罕至(hǎn 稀少)     人声鼎沸(fèi 水开)
 B.攒成小球(cuán 凑在一起)   高枕而卧(gāo 垫高)
 C.敛在盒里(lǎn 放)      拗过去(ǎo 用力弯曲)
 D.无处觅食(mì 寻找)      总而言之(yán 说)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
(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当堂检测】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3~5题。
①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②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③ “人都到哪里去了!”
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也是当时我的一个“乐园”,请你写出在这个“乐园”中的“乐事”,并说出写这个园对写三味书屋有什么作用?
                                        
                                        
4.仔细阅读划线的两个句子,想想寿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
                                        
                                        
5.作者大量引用了学生和老师朗读的内容,这些内容你大都不能理解,可却不能删去,你能说说不能删去的原因吗?
                                        
                                           
【拓展迁移】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6~8题。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内却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6.本文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7.“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参观”“珍宝”?为什么?
8.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深刻含意。
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9~10题。
有人考证“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太羹是肉汁汤,折俎指帝王士大夫宴礼时,将牲体解节,折而盛于俎(俎,盛牺牲的礼器);醯是醋,是调味品,醢是肉做的酱。
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指布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9.李淑的理解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 ,比喻为 。
10.寿镜吾老先生的解释内涵更为丰富,强调了做人在物质生活上要 ,而在精神生活上要 。
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
1.盔 倜傥 鼎 鉴 髓 渊博 záo shèn shān hú mì sù hǎn
2.C 3.(1)鲁迅 文学 思想 革命 朝花夕拾(2)略
4. 百草园 5. 无限趣味 6.排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拟人 比喻 7. 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8. 静态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泥墙根、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
动物有:鸣蝉 黄蜂 叫天子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9.(1)描写(2)记叙(3)抒
情 10. C
1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蜂的“黄”,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写形状;鸣蝉“长吟”、蟋蟀“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来写。真可谓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作者从多角度来描绘百草园的风光,将一个姹紫嫣红、风景旖旎又充满无限趣味的百草园展现在读者面前。
12.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中,插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美女蛇的故事。鲁迅在童年时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这个故事,能听到这样神奇的故事是一种乐趣,比趣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自然有意思得多。更何况听完故事后得到“做人之险”的教训,甚至想得到“飞蜈蚣”去制服“美女蛇”。从这一点来看,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主要作用是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
1.C 2.(1)拟人(2)比喻(3)排比(4)比喻  
3.乐事:爬上花坛折蜡梅花 在地上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桂花树上寻蝉蜕 捉苍蝇喂蚂蚁 作用:与三味书屋形成对比,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4.寿先生是一位严而不厉,严而可亲,在当时还比较开明的老师。(意思接近即可) 5.作者引用目在于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封建教育内容的陈腐,艰深,脱离学生实际,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意思接近即可)
6.苍翠葱茏。7.不能。“瞻仰”表示恭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看,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参观”则表示一般地看看,表达不出敬仰之情。“家珍”是家中珍贵的东西,这句写的是百草园的棕榈,用“家珍”比“珍宝”贴切。8..暗示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言之成理即可。)
9.佳肴美味 很好的精神粮食10.知足常乐 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