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泉水(第一课时)第一关:字词总动员一股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清脆哦,我明白了!
gǔ fèng guàn
tǎ dù juān cuì
ò一股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清脆哦,我明白了!1、单击去拼音。
2、“一股、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清脆”均有超链接。脑、脸、脚、胳膊、膝、腿、脖、肺、肚、肝、腹、脾杜鹃花(映山红)( )的杜鹃花我喜欢( )的杜鹃花,因为( )。 清脆的( ? )笑声歌声鸟叫声读书声喇叭声铃声嗓音琴声泉水声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第二关:争当小小播音员第三关:争做小小思想家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第四关:争做小小书法家 单击“月”部呈红色,鼠标移至“鹃”字下面的“月”部, 会变色。灯 塔雷峰塔THANKS《泉水》(第一教时)
【教材简析】
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一路上,泉水经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热情地让山里的姐姐来打水,给杜鹃花照身影,给果树喝水,给画眉鸟伴奏,最后与同伴相约去大海,表现了泉水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奋进的精神。
【设计理念】
因为学段特征的限制以及教材本身的张力与厚度,第一教时的识字课最容易上浅。因此,我努力挖掘由识字主题生发出来的文化,运用字理识字,采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识记生字,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识。渗透学法引领,让学生习得方法去识字。在理解词义上,把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跟情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词语并积累。
2、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情感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瓦罐、天然水塔、清脆等词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水”
(板书:“水”)小朋友,你们了解水吗?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有了水,花儿更红了,有了水,草儿更绿了,有了水,我们的世界更美了。
2、小朋友们,听!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补充课题,教师写“泉”字,学生空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和泉水姐姐交个朋友吧!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泉水》。
二、勇闯知识关
这节课我们举行闯关游戏,每个小朋友都要多动脑筋,闯关成功的小朋友就能和泉水姐姐交上好朋友。有信心吗?
意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要求,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坚定学生自我挑战的信念,促使学生怀着极强的学习期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一)挑战第一关——字词总动员(出示ppt6)
1、好!请小朋友们捧起课本大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与课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了,用你们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听到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词语宝宝等不及了,它们急着跳出来跟大家见面呢。瞧!(ppt4出示带拼音词语)
(1)小朋友,快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3、(点击ppt5)出示去拼音的词语:
(1)小朋友,词语宝宝摘掉拼音小帽,你还认识它们吗?
(2)读给同桌听-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4、认记生字,理解词义
小朋友,你觉得这些生字宝宝,哪些最难记?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随机补充)
(1)学习“股”
你知道股为什么是月字旁吗?(出示ppt7)股本义指大腿,是人体的一部分。能给“股”编个字谜吗?(没有水,只有肉。)
还有哪些字也是月字旁,表示人体的一部分?(点击ppt7:脑、脸、脚、胳膊、膝、腿、脖、肺、肚、肝、腹、脾)
③你能给“股”找朋友吗?那你知道“一股”可以跟谁交朋友?(一股毛线、一股暖流、一股冷气、一股清香、一股怪味)听着这些词,你发现什么小秘密?(“股”在这些词中都作量词)
(2)认识“罐”
①“罐”的偏旁是什么?(缶)缶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瓦器,缶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瓦器有关。
②(出示ppt8)谁知道“瓦罐”是干什么用的?
③小朋友,“罐”的朋友可多了,你知道吗?用泥土做成的一种盛水的工具叫——生答“泥罐”,用铁做成的叫——生答“铁罐”,用铜做成的叫——生答“铜罐”,小朋友放零用钱的叫——生答“储蓄罐”。(逐一点击ppt8)
(3)认识“塔”
①“塔”字由几部分组成?你能根据这几个部件编个顺口溜吗?(出示ppt10:土与草合成,一层又一层。)
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呢!(点击ppt9出示各种塔的图片)你发现这些塔有什么特点?
③小朋友,你见过“水塔”吗?(出示ppt9:“水塔”图片)知道水塔是干什么用的吗?
④文中的“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点击ppt10:“天然水库”图片)
(4)体会“杜鹃花”的美
过渡:小朋友,每年的三、四月份,当我们去踏春的时候,总能看到山上那绿叶丛中的一片片,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出示ppt11:“杜鹃花”图片)
①杜鹃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映山红)让我们继续来欣赏杜鹃花吧!(点击ppt12-14逐一出示杜鹃花的图片)
②欣赏了美丽的图片,谁来说说你见到了怎样的杜鹃花?出示ppt15:( )的杜鹃花
③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你喜欢的杜鹃花吗?
(点击ppt15)我喜欢( )的杜鹃花,因为( )。
(5)体会“清脆”的用法
过渡:小朋友,如此美丽的杜鹃花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还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鸟呢!看,它们飞出来与小朋友见面了。(出示ppt15)听,它们还为小朋友送上了优美的乐曲呢!(点击ppt16播放鸟叫声)
①小朋友,听见了吗,小鸟的歌声可真——生答“清脆”呀!你还听过清脆的什么声音呢?(出示ppt17)清脆的( ? )
②小朋友,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清脆”的朋友呢!快用清脆的嗓音读一读吧!(点击ppt17)清脆的(鸟叫声、歌声、琴声……)
③“脆”还有另外的意思呢。(师边演示边说:老化的塑料一折就断,非常脆。)你知道还有什么也很脆?哪些食物吃起来很脆?
④了解了“脆”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编歌谣:肉炸着吃很脆,吃多了身体就有危险。)
5、词语宝宝一眨眼,又跑回句子中去了,你还会找出它们,并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来吗?(ppt18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逐一读句子。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记住了生字,还理解了词语。祝贺你们闯过了第一关,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祝贺一下。(出示ppt19,同时点击声音)
意图:汉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有理性。让学生从字理上了解汉字,利用规律识字,深入浅出,能掌握更多的识字量。
(二)挑战第二关——争当小小播音员(出示ppt20)
1、闯关要求:当播音员,要读得字正腔圆,如果能读出感情,那就是优秀播音员。
2、这篇课文写得很美,画面也很美,现在就让我们听着丁丁冬冬的泉水声,一起欣赏美丽的画面吧!(出示ppt21)
3、边读边想象:好!现在让我们尽情地读课文,好好地感受刚才看到的美丽画面,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4、检验过关:
(1)听到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咱们合作好吗?看看谁能成为小小播音员。(指名读泉水的话)
(2)老师与全班同学合作读。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每个小朋友都是合格的播音员。祝贺你们又过一关。
(三)挑战第三关——争做小小思想家(出示ppt22)
过渡:小朋友们,咱们已顺利地闯过前两关,这一关的难度增加了,要做小小思想家得投入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
小朋友,那你知道清清的泉水是从哪儿来的吗?(出示ppt23)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交流板书:石缝)
2、读着读着,你觉得泉水怎么样?(点击ppt23出示红点:从“清泉”感受泉水的清澈,从“冲”感受泉水的勇敢,从“阳光灿烂”感受泉水的欢快并有感情朗读。)
3、老师走到学生身边,亲切地问: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生接读课文中的句子)哪个词告诉我们已经知道是谁在弹琴了?(“哦”字)
指导学生进行多元朗读
好一个“哦”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惊喜。小朋友,请带着你的惊喜来读读这句话吧!
小朋友,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它是多么勇敢啊,让我们一起读出泉水的勇敢吧!
小朋友,泉水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它是多么欢快呀,让我们一起读出泉水的欢快吧!
5、合作读(1)同桌合作读(一问一答)(2)男女合作读
小结:大家合作愉快,所以顺利过关。
(四)挑战第四关——争做小小书法家(出示ppt25)
1、小朋友,下面让我们漂漂亮亮地写几个字吧!(ppt26出示生字“股、脆、鹃”)
2、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股、脆、鹃”这三个字都带有月字,但写法不同,股、脆的“月”第一笔是撇,鹃的“月”第一笔是竖。)
3、还有哪些字要提醒大家?(“瓦”注意最后一笔的写法,“然”注意四点的方向。)
4、老师示范写“鹃”、“瓦”、“然”。学生跟写。
5、其它生字看田字格,各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肩平、头正。
6、(投影出示几份作业)看,这些字漂亮吧!真是咱们班的小书法家。再看这几个字,谁能提醒他写得更好?
意图:二年级下册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字能力,一些简单的字可放手让学生自行观察田字格进行书写。
小结:这堂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过五关,斩六将,人人成了闯关能手,都是泉水姐姐的好朋友。泉水姐姐要去哪儿呢?(板书:?)下节课咱们再细细品读,感受泉水之美。
【作业】
1、填上合适的词。
( ) 的世界 ( )的身影 ( )的果子
( )的杜鹃花 ( )的大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泉水 ( )的水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5.泉水
石缝 ?
【教学反思】
一、运用字理识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图画、演示等直观手段,以及谜语、歌谣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把枯燥乏味、机械记忆的识字方法,变成了有趣的、可理解的识字方法。运用以形表意之理教学“股”字,先理解股的本义,再拓展认识带“月”的字,由于从字理上识字,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运用由义构形之理观察“塔”字编顺口溜:土与草合成,一层又一层,简单又好记。教学“脆”字,在理解脆的多种意思后编歌谣,既能理解又便于记忆。通过字理识字,学生眼中的汉字成了具体事物的图像,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形式多样释词义
理解和正确运用词语,这是理解语言内容、体会思想内涵、提高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本课词语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注重词语的理解。在理解“脆”的词义时,由文中“脆”表示声音的意思运用词语搭配的形式进行纵向拓展,然后通过演示等横向拓展“脆”的另外两种意思。通过图片欣赏,我安排了这样的看句式表达训练:我喜欢( )的杜鹃花,因为( )。学生脑中有了美丽画面的存储,对春天的万紫千红、蓬勃的生命力有感而发,同时语言文字训练也落到实处。认识各种“罐”时,运用语境提示等策略。由于形式多样,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词语有滋有味,其词语内涵在学生心中也变得丰厚起来。
三、学习习惯渐养成
习惯的训练和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我在课堂的方方面面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低段孩子指读现象较普遍,开始读书我就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捧起课本大声地读课文。有些学生一读完课文,或随便交谈,或东张西望。于是我又提醒:把课文读通、读顺,与课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了,用你们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我已经读好了。长期训练,坚持这样的标准,朗读习惯自然形成。再比如,读课文,除了带着老师提出的要求读外,还应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课堂中我进行了这样的训练,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学生写字时,我也不忘督促写字习惯:注意写字姿势,肩平、头正。习惯的养成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要说有,那就是随时抓、随地抓、反复抓、坚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