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 , 巩固 。?
2、时间、人物:605年起, 。
3、中心、起始点: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
4、分四段(自北向南):
、 、 、 。
5、接五河(自北向南):
、 、 、 、 。
6、长度及地位:全长 公里,是古代世界 的运河。
7、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大大促进了 经济的交流。 统治 南北交通 隋炀帝 洛阳 涿郡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两千多 最长 南北 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有这么一幕: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同年李渊在太原称帝,建立唐朝。预习这一课后你就知道了这一年应该是( ) A.589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预习检测D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唐朝的建立三、女皇武则天二、 “贞观之治”治国思想治国成效治国措施(唐太宗)
一、唐 朝 的 建 立时间: 建立者:都城:李渊(唐高祖)长安618年皇帝列表高祖李 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 治
武则天
中宗李 显
殇帝李重茂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
穆宗李恒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
懿宗李漼
僖宗李儇
昭宗李晔
哀帝李拀 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少年从军,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二)唐太宗的治国行动:(一)唐太宗的治国成效: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 人民 的力量,
②政府要 轻徭薄赋 、发展 生产 ;
③皇帝要 勤于政事 ,善听 正确意见 ;
④大臣要 廉洁奉公 。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重视发展 生产 ,轻徭薄赋;
② 戒奢从简 ;
③ 合并州县 ,整顿吏治。
④注意 任用贤才 和 虚心纳谏 。
3、治国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 比较清明 ,经济 发展较快 ,国力 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阶段小结:
三、女 皇 武 则 天 武则天
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
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
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
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阅读思考郭沫若为什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呢?1、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国力不断加强。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虽有弊政,但是瑕不掩瑜,作用是主要的,她是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武则天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
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唐高祖(李渊)武则天建立唐朝
公元(618年)唐太宗
(李世民)贞观之治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发展继续发展课堂小结1、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课堂检测ACA4.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伶百姓,亦欲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利益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
C、忧伶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BD
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 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从材料一看,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为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
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
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
,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爱惜人民,统治才能长久;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不断完善自我;我们要大力反腐反贪,建设廉洁政府。THANK YOU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0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请回答:根据材料,在课文划出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重视人民的力量要善听正确意
见,虚心纳谏政府要轻徭薄
赋,发展生产大臣要廉洁奉公论丛史出材料一: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二:公卿奏请建暖阁,太宗曰:“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政要·论俭约》
材料三:贞观元年…皇后帅内外命妇亲蚕。—《资治通鉴》
请回答:根据材料,在课文划出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论丛史出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材料四:
唐兴,相帅来归,上皇为之割置州县以宠禄之,由是州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上以民少吏多,思革其弊;二月,命大加并省,因山川形便,分为十道:……,十曰岭南。
请回答:以上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一政策措施?合并州县,革除
“民少吏多”的弊政材料五: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唐纪》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政策措施?
2、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即房玄龄、杜如晦
“谏臣”魏征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秦叔宝李
靖程
咬
金房玄龄杜如晦魏 征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请回答:
1、这是唐朝哪一个时期统治的写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时期的概况。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统治论丛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