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雪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济南艺术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蜀道难》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作为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诗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有别于其他的送别诗,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从艺术特点上看,诗歌想象奇特,笔法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读《蜀道难》我们可以通过诗歌触摸李白豪放洒脱的风格,借《蜀道难》之形,感悟李白之神。领略盛唐诗歌的万千奇象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他们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反复咀嚼体验诗歌这一含蓄细腻力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合作学习,通过诵读从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体会盛唐气象的精神实质,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主要使用ppt技术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蜀地山川的图片,借助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蜀地高峻奇险的特点。讲授环节通过播放范读、内容展示帮助学生从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及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体会盛唐气象的精神实质,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蜀地山川的图片;讲述神话故事
观看图片
通过ppt播放相关图片
诵读
播放诗歌范读资料,引导学生感悟雄浑豪放的风格
看文本,听范读,初步感受
跟读诗歌
播放音频文件,用ppt展示文本及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总结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蜀道难朗诵.mp3
讲授
思考:李白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
选择认为精彩的句子,分析诗歌从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蜀道难1.ppt
研讨
1、赏析第一小节
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2、赏析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3、赏析第三小节?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分析诗歌,通过分节赏析,明确诗歌从三个方面写出了蜀道之难
通过ppt展示诗歌的分析内容,相关资料,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蜀道难2.ppt
探究
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人友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精读诗歌,揣摩诗歌意蕴之奇
通过ppt展示分析内容及写作背景,教师的总结蜀道难3.ppt
评价
组织学生诵读、研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明确相关的问题及答案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友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PPT展示)
2、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何时?不可?胡为?早
3、分组朗诵,PPT展示写作背景,思考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请学生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明确]?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PPT展示)
[小结]?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PPT展示)
课件21张PPT。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的这种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 思 考第一段主要在介绍蜀道的什么特点?分为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
一层:总写蜀道之难。
二层:蜀道的历史、来由。
三层:蜀道之高。介绍蜀道之高 明确: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思 考
一、第二段主要在蜀道的怎么特点?(在本段中找出原句回答)
二、在本段中诗人为了突出蜀道的险,所选取的景物给读者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三、赏析写景的特点 “其险也如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本段主要介绍的是蜀道的险
“但见”四句渲染凄凉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第三段主要在介绍什么?
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生战祸,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主旨)。写作背景
?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 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思 考第一段主要在介绍蜀道的什么特点?分为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
一层:总写蜀道之难。
二层:蜀道的历史、来由。
三层:蜀道之高。介绍蜀道之高 明确: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思 考
一、第二段主要在蜀道的怎么特点?(在本段中找出原句回答)
二、在本段中诗人为了突出蜀道的险,所选取的景物给读者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三、赏析写景的特点 “其险也如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本段主要介绍的是蜀道的险
“但见”四句渲染凄凉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第三段主要在介绍什么?
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生战祸,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