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讲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讲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30 15: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涉及章节: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选必1第1课 先秦的政治制度
选必2第1课 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
(一)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2)经济上: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旧石器晚期生产力十分低下,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晚期,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产生。
(1)社会上: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1、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1)含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人类化石点遗址:
元谋人(约170万年)、北京人(约70至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
(3)生产生活:采集渔猎、学会用火、迁徙、群居。
(4)社会组织:母系社会
(1)含义: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生产生活: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南稻北粟、饲养家畜、 定居。
(3)代表遗址:(课本P 图 )
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4)社会组织:晚期进入父系社会
基础知识梳理
时间 文化遗存 空间分布 概况 影响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种植粟 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养蚕缫丝,种植水稻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黑陶(“蛋壳陶”)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出土玉器;大规模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补充:新石器时代遗存整理: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1)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材料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
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数量多,范围广,遍及中国南北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冲积平原上;以中原为核心,多元一体
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
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怎么考?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热点聚焦——三星堆考古发掘 中华文明的多元化
三星堆文明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最早的历史大致有5000年之久,持续到2600年前。近2500年的时间跨度,使得三星堆文明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走到了战国时期。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我们也可以看到三星堆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能够看得出青铜文明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清晰的。
青铜古树
青铜人面具
龙形器尊
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怎么考?
渔猎采集
农业手工业分工出现
农耕畜牧
早期城市
剩余产品
出现
资源土地的抢夺
阶级产生
私有制出现
定居生活
部落战争
阶级矛盾
国家形成
文明
记事
管理
出现文字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怎么考?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思考:以良渚( zhǔ )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分析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等级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质量 墓主身份
1 百件以上至数百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神王(最高统治者)
2 几十件至百件 玉器远多于其他器物,随葬玉钺、玉琮 公侯,掌握较多财富
3 几十件左右 玉器多于陶、石器,玉钺、玉琮仅随葬其一 宗教显贵或军事权贵,拥有相当财富
4 十几件至几十件 玉器与陶、石器数量相近,随葬石钺 首领,有一定财富和地位
5 几件至十几件 少或无玉器,多陶、石器,随葬石钺或石镞 上层平民,有一点私产
6 一件或几件 只有陶、石器 普通平民
7 基本为零 社会地位最低下人群
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怎么考?
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史学方法类试题的考查上:
(1)史料类型:区分不同的史料
A、按表现形式: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
B、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2)史料价值:不同史料对研究历史的价值
(3)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等
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提倡,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怎么考?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知识拓展:史料类型
(1)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按表现形式: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知识拓展:史料类型
(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2)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种类】①史书;②档案文书类;③思想或学术著作; ④文学作品; 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 ⑥报刊杂志
【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知识拓展:史料类型
2、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1)【含义】①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如实物史料、原始图片、影像史料、档案、当事人的日记或书信等;
②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2、(2014·上海高考·3)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3、(2013·全国Ⅱ卷高考·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1、(2017·上海高考·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
A
B
A
知识拓展:史料类型
(2013·上海高考·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
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
如何看待河姆渡遗址出土实物的史料价值?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及陶钵属于实物史料,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
对于研究中国长江中下游农业与畜牧业的起源,水稻栽培和饲养家畜、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具有极高的价值;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与其他出土文物相联系,尽量展示历史全貌。
政治(制度、方针、政策、民族、阶级、选官、法律、军事、边疆)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关税、商人、商业政策、城市、契约等);
文化(学说、思潮、习俗、文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2、社会状况:
(1)政治:禅让制
【概念】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特点】不得世袭、反应“公天下”
(2)

济:
原始农耕与畜牧
(选2第 1 课)
手工业
(选2第 1 课)
商业
(选2第 7 课)
产生时间:
大约1万年前
表现(成就):
(1)农业:西亚、东亚、中美洲的农作物;
(2)畜牧业:西亚、中国、印第安人饲养的家畜
农业出现的重大意义:
(1)人类第一次革命:采集者——生产者
(2)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定居;手工业;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
(3)科学技术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4)生产关系的变化:男子地位上升、私有制、阶级与国家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原始农业(南稻北粟)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2、社会状况:
(2)

济:
原始农耕与畜牧
(选2第 1 课)
手工业
(选2第 4 课)
商业
(选2第 7 课)
纺织业:
陶瓷业:
冶金业:
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2、社会状况:
(3)
居住:
选2
10课
民居: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2)集镇: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1)村落: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村落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遗址“华夏第一村”)
(3)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城市遗址,(长江中游石家河城遗址)
(4)文化: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新石器时代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基础知识梳理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夏商西周(前2070年~前771年)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历史基础。
(1)政治上:早期国家产生及早期政治制度确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奴隶社会。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的转变。王权政治不断强化,国家疆域不断扩大,国家机构不断完善。原始民主还有一定程度的遗存。
(2)经济上: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土地制度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奠定了农耕经济的雏形;耕作方式是石器锄耕;出现商人;政府严格管理工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青铜文明达到顶峰。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接触频繁,华夏族主干形成,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
(3)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为中华文化奠定基础。甲骨文反映出商朝神权色彩浓厚;礼乐制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1、

朝: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基本概况
政治
文化
时间:BC2070-BC1600
遗存:二里头遗址
王位世袭制 取代 禅让制 (禅让制是原始民主的体现怎么理解?)
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历法的发展:《夏小正》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2、

朝: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基本概况
政治
文化
时间:BC1600-BC1046
都城:殷
内外服制度
神权色彩浓厚:商王遇事必占卜,通过垄断 以强化 权
出现成熟文字:甲骨文
内服管理严格,直接控制;外服管理松散,独立性较强。
神权

重鬼神、信“天命”(神本)(选3,1)
出土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华丽
经济
(选必2)
社会生活:城市初具规模,宫殿、宗庙位于中心(10)
出现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7)
基础知识梳理
(2020·江苏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
西
周: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基本概况
政治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建立周朝,都城镐京(西安);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权力的分配:
权力的继承:
权力的认同:
经济
(选必2)
商周时期的原始民主传统:君王权力不绝对,原始民主对其有制约作用
井田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工商食官;青铜制造为主官营手工业产生(7)
《周礼》中有借贷纠纷记载以及出现契约(7)
居住
城邑分等级,各有定制(7)
文化
(选必3)
思想
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1)
教育
文字
学在官府(14)
金文(铭文)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分封制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姬姓封国:鲁、燕、晋;功臣:齐;殷商降族:宋;先代贵族:许、陈、楚
(3)权利:①政治:设置官吏、再次分封;②经济:征派赋役;③军事:建立武装
(1)目的:巩固周朝统治
(4)义务:①政治:服从政令、镇守疆土、定期朝觐;②经济:交纳贡赋;③军事:随从作战
2、基本情况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1、概念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权利与义务:层层分封,权利义务统一;但诸侯国相对独立,易形成割据;
(4)等级森严: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等级森严
(1)积极:天下共主,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等级序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特点:
4、评价
(2)消极: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最终导致春秋战国局面
分封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及兼并;变法与改革的推动。
6、历史遗存:(1)皇族分封(西汉初,明);
(2)姓氏起源(宋、鲁、郑、陈); (3)地名起源(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5、瓦解
(2)瓦解的表现:①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②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③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分封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分封制
1、(2017·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分封制的作用、特点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中心区域、分封制的作用
A
C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3、(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
4、( 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分封制的对后世的影响
C
C
分封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宗法制
2、目的
1、含义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等级森严;
(4)家国一体(家族与政治);
(5)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3、特点
西周实行的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朝统治。
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实质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宗法制
6、瓦解
7、历史遗存
(1)封建政治: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观念;
(2)社会习俗:家谱、宗祠、族规;尊宗敬祖、祭祖扫墓;
(3)思想观念:“忠”“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和睦;男尊女卑、家族本位、任人唯亲
(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2)人才的流动方式。以军功、才能代替宗法血缘,世卿世禄制破坏
(1)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3)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对此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5、作用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家国同构与宗法制
(1)概念:“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2)相互关系:宗法制下既是家族内部等级关系又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故宗法制有利于家国同构。
(3)家国同构的社会:有利于提升凝聚力及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有利于古代封建专制的形成;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等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思考:上图汉画石反映了哪些政治制度的信息 并说明汉画像石的史料价值?
(1)从图片右边的文字解释可知,周武王死后,不是由其拥有丰富施政经验的弟弟继位,而是由其幼子继位,反映了当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年幼的周成王居中而立,其他人弓腰侍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已经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3)该图出现于汉代,由图中和谐的局面可知,汉代人赞扬这一政治制度,间接反映出汉代曾经实行分封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2、(2019·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宗法制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A
1、(2019·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宗法制的内容——王位继承方式
B
3、(2013·海南高考·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对后世的影响
B
宗法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礼乐制
2、目的
1、含义
4、影响
5、瓦解
3、实质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
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春秋战国出现 “礼崩乐坏”的局面,僭越礼制,享受超越级别的待遇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礼乐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保障:准则
基础:
血缘纽带(里)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①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1)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 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井田制
贵族占有;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作,收获物归贵族。
分授给村社成员的份田,收货归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1)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与分封制关系: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3)逐步解体:
①原因:
A.根本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
B.直接原因:生产关系(税制改革)
②表现:
A.“公田”被抛荒;
B.“私田”变私有(贵族间频繁争夺土地)
③废止:
A.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依军功行田宅”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2020·天津高考·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底色
思考:与商代文化相比,西周的文化有何特色?
商代:重鬼神;声称“有命在天”;西周:重视天神与祖先神,认为“天命靡常“(天命可转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进而提出“明德”“慎罚”、“保民”等民本思想
神本→人本
人本体现:重民、重视血缘亲缘关系、强调等级;制定礼乐制度等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大一统的政治观、天下观;多元一体文化观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总体特征】春秋战国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争鸣时期,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酝酿阶段。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变法,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局部统一。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逐步形成,构建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政治秩序转型)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自耕农阶层出现。小农经济产生,奠定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经济转型)
(3)文化上:士阶层出现,私学兴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百花竞艳。(源头活水)
(4)民族关系上:王室衰微使周边各民族勃兴,中原华夏族与四方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华夏认同观念形成,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阶段特征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决定
牛耕与铁器的广泛使用
土地公有(井田)
→土地私有
奴隶制崩溃
周朝的统治秩序破坏
表现为
诸侯纷争加剧
奴隶主&奴隶→地主&农民
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
农业生产力提高
出现个体劳动、个体经营,私田开拓、公田不治。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地主阶级兴起
要求扩张土地、集权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治
1、列国纷争
(1)表现
①春秋五霸(争霸战争):
齐、晋、楚、吴、越
A.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
B.影响:国家开始分裂,奴隶社会开始瓦解;贵族势力削弱,地主阶级开始逐渐崛起。
②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崩溃瓦解;“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A.性质: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后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B.影响: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治
1、列国纷争
(2)实质:王室衰微,分封制与宗法制瓦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3)原因: ①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强大,礼崩乐坏
思考:《春秋列国形势图》到《战国形势图》有何变化?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
②后者出现长城,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加强;在阻止游牧民族入侵的同时,增强民族交融;
③出现不少新兴大城市,说明生产力因素在增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也说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治
2、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 :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交融方式:经济、文化和战争等
(4)影响:局部统一、经济交流、华夏认同、民族交融,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例题: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 B.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
C.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 D.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
C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基础知识梳理
二、经济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生产力提高 : ①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土地制度 :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经营方式 : 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形成
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春秋时期:出现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政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发展,出现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城市:出现重要中心城市,例如赵国邯郸,楚国郢都,但仍以政治军事功能为重。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逐步确立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变法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发展;
②政治上:旧制度衰落、瓦解,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阶级上: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废除贵族政治及特权,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新的政治制度;
④军事上:诸侯争霸,要求实现富国强兵;
⑤思想上:法家思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必然。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商鞅变法
(2)代表:商鞅变法
①目的:A.直接:富国强兵;B.根本:打破旧制度,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
②内容:A.经济上(富国):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推广小农经济;c.统一度量衡、货币;
B.军事上(强兵):奖励军功、实行二十军等制;
C.政治上(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严明法度、什伍连坐、推行县制。
③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战国时期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④意义: A.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B.深刻:推动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百家争鸣
(1)政治主张:关注社会现实,通过政治和伦理问题的重建,通过道德约束实现社会的稳定
①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关爱他人(仁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伦理道德体系,但也是带有亲疏等级的仁爱);
②统治者“为政以德”:实行德治,礼治,爱惜民力,取信于民,修己以安百姓。建立一种贤君明臣的理想政治状态,一定程度上约束统治者;把德、礼施之于民,打破传统贵族与庶民间的界限;
③“礼”: a.周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现社会稳定(正名,贵贱有序,尊卑等级);b.伦理道德规范,通过道德约束实现社会的稳定。
1、孔子: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2)教育成就: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兴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舆论和人才基础。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3)整理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百家争鸣
2、老子: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1)哲学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
①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唯物史观);②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2)政治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不为所欲为,顺势而为
对社会动荡不满,反对动荡,渴望统一,实现社会稳定;少私寡欲;二者思想在我国历史上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3、孔子、老子思想共同点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名言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 先义后利,性善论
荀子 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性恶论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节葬(推崇夏禹)
道家 庄子 齐物论;逍遥自由
法家 韩非 主张变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以法治国;性恶论
阴阳家 邹衍 “五行相生相胜”、 “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
新兴地主阶级
下层平民
新兴地主阶级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百家争鸣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基础知识梳理
4、实质: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5、百家争鸣的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基础,推动社会转型;也是中国学术文化、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2)各种思想争论中也在逐渐融合,出现统一趋势。儒学在吸收融合基础上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3)彰显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有重大影响。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百家争鸣
1、要求统一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2、“爱民”思想: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3、“限制君权”思想:孟子强调只有取得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 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
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
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4、关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百家思想基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入世,通过治道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谋求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土地私有制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开垦出更多“私田”,“公田”荒废,税收得不到保障。“私田”演变为真正的私有田产。为了增加国家税收,各诸侯国改革赋税制度,承认土地私有,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出现。旧的奴隶主贵族,与从旧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争夺经济、政治地位,在此过程中,地主阶级通过变法运动建立了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因此变法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阶级关系变化: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一部分奴隶和平民开垦荒地,获得私有土地,摆脱了奴隶主贵族的控股之,成为自耕农。旧的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将土地租给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从而孕育出封建地主和农民两个新兴阶级,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变法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造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运动,其目的是巩固地主阶级利益,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重农抑商
1、原因:农业生产为百姓提供生活资料,为政府提供赋税;巩固统治的需要;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人流动性大,危害统治。
4、评价: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3、内涵: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增加政府收益;重农思想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但抑商政策在不断变化,如汉武帝时期推行过“惠商”。
2、历程:战国出现,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工商专营,明清强化。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精耕细作
1、概念:通过投入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2、历程:春秋至秦汉,开始出现; 魏晋至隋唐,逐步成熟; 宋元,全面成熟; 明清,继续发展。
3、表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器牛耕、唐代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作物);
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劳作方式。
(2013·江苏高考·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的主体和根本,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附庸和补充。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自耕农
有土地
自己耕种
自己消费
佃农
没有土地(租地)
有人身自由
奴隶
没有土地
没有人身自由
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
商品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交换
原始人群
土地、产品公社所有
第一讲 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统一趋势;同时各国变法促进旧制度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中央集权逐渐加强,从有限的君主制逐渐向绝对的君主制过度;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
2、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交流频繁,为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6、历史潮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人心所向: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人民渴望统一;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交流频繁,开始逐渐交融,华夏认同感增强,华夷之辨观念逐渐淡薄;
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统一奠定理论基础;各种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出现统一趋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