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
政治上,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日军的侵华暴行暴露了法西斯的残忍本性;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经济上,日本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给沦陷区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的政策,沿海工业内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及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量高校师生内迁,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2)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
经济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等措施,使得国统区经济崩溃。
文化上,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的步骤,掌握抗日救亡运动的表现。
2.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和意义,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培养强烈的民族责任意识。
3.通过图文史料的探究,了解日本蓄谋侵华和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感悟侵略战争的罪恶、危害,珍爱和平。
知识讲解
?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
【学习情境1】日本侵华活动
20世纪30年代东北一首歌谣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先占火车站,后占北大营。
思考:这一歌谣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原因
历史原因 占领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的东方会议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
现实原因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性____________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客观条件 国共内战给日本造成可乘之机
(2)表现
①九一八事变:______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日本进而占领整个中国东北。
经济危机
1931
局部抗战
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完整地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
②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________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③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④华北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1935年又将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上海
华北
2.国际联盟对日本侵华的反应: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拒绝,退出国联。
3.中国各界对日本侵华的回应
(1)爱国军人:1932年1月28日,驻守上海的____________奋起抵抗;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2)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________政策,幻想依赖____________迫使日本撤兵。
(3)民众: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十九路军
攘外必先安内
不抵抗
国际联盟
东北人民革命军
教材P136“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日军作战”图
思考:东北人民革命军是自发的抵抗还是政府组织的抵抗?这支部队后来被统一改编为什么部队?东北军民的抗战有何意义?
提示:当时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革命军属于自发的抵抗行为。这支部队后来被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军民的抗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日斗争。
(4)中国共产党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③1936年,共产党员__________、赵尚志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日军。
(5)北平学生:1935年的华北事变引发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____________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杨靖宇
一二·九
停止内战
(6)国民党爱国将领:西安事变
①背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____________。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__________、杨虎城全力“剿共”。
②经过: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____________。中共中央确定了____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联共抗日
张学良
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
③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____方针的实现;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____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联蒋抗日
团结抗战
?全国抗战的开始
1.七七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中国____________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过程
①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②国民党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____________的讲话。
全国抗战
准备抗战
教材P138“学思之窗”
思考:阅读这段材料,分析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
提示: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面对民族危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从国家利益出发,热烈拥护国共合作,积极参加抗战。其具体主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条、第二条和第八条主要表达了用各种手段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第七条表达了对于战争期间劳苦民众的关注。
③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形成。
④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⑤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__;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__。
全面抗战路线
第八路军
第四军
(2)建立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_____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观察下面图片
思考: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提示:变化:国共两党由对抗变为合作。意义: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石。
?日军的侵华暴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殖民统治: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经济上,实行“____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以战养战”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用以维系和扩大战争的基本政策之一。
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
3.“三光”政策和“扫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在华北推行“______________”,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4.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5.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的细菌部队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成为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治安强化运动
侵华日军的罪行
思考:根据两幅图片,指出日军侵华的罪行。
提示:南京大屠杀,研制化学武器和实施细菌战。
6.推行“慰安妇”制度,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史料探究
?探究主题一 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杨靖宇将军塑像
史料二 示威游行队伍共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领从不同方向前进,途中冲破军警的封锁阻拦,最后在天桥会合。上午11时许,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3万余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场旗帜飘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
探究1:杨靖宇将军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
提示:原因:杨靖宇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总指挥,率领东北军民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正是他的这些英雄事迹,才被中国人尊称为民族英雄。
探究2:史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事件:一二·九运动。意义:这场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历史解释)
(1)从运动的行为方式来看,七七事变前多属于民众自发行为或政党行为,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而七七事变后则转变为被国民政府认可、参与的政府行为。
(2)从运动的形式和规模来看,七七事变前多为请愿、示威等具有相当规模的个体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则发展为具有很大规模的整体运动。
拓展延伸
(3)从运动的作用来看,七七事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迫使其最终走上抗战的道路;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则坚定了国民政府的抗战信心,动员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念。
?探究主题二 日本的侵华罪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史料三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史料四 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探究3:结合有关史实,批驳史料三、四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提示:批驳史料三观点: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批驳史料四观点: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家国情怀)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的侵华罪行不可饶恕,中日两国人民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决不能重演。
(2)战后,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本侵华史的活动,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必要的驳斥,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拓展延伸
知识体系
课堂检测
1.(2024·山东济南)从1935年11月26日到1937年6月25日,毛泽东写下上百封亲笔书信,其写信活动在1936年西安事变前形成了一波高峰,写信对象涉及国民党阵营高官和社会各界贤达,以争取其对中国共产党政策主张的最大认同。毛泽东的“亲书政治”旨在( )
A.确保长征胜利 B.促成团结抗战
C.孤立顽固势力 D.扩大反蒋阵线
B
[解析] 据本题材料“西安事变前形成……高峰”可知,毛泽东给国民党阵营高官和社会各界贤达写信旨在促成团结抗战,B项正确;红军长征结束是在1936年10月,与题目中的时间不完全符合,排除A项;孤立顽固势力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采取的策略,排除C项;扩大反蒋阵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采取的策略,排除D项。故选B。
2.(2024·湖南长沙)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同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逼蒋介石抗日。同年12月18日《救亡情报》出版“西安事变号外”,发表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为当前时局紧急宣言”,宣言要求停止内战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这反映出该号外对西安事变的立场为( )
A.要求适应形势,实现一致抗日
B.反对张杨兵变,要求释蒋抗日
C.倡导国共合作和平解决事变
D.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该号外要求停止内战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反映了其立场为要求适应形势,实现一致抗日,A项正确;该号外要求停止内战,实现一致抗日,未体现它反对张杨兵变,排除B项;该号外要求停止内战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倡导国共合作和平解决事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A。
3.(2024·山东威海)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时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反映出( )
A.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B.电影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要手段
C.全国抗战已经到来 D.日本侵华势力主要在长江流域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反映了民族意识空前觉醒,A项正确;材料依据不足,未涉及其他宣传手段,不能体现电影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要手段”,排除B项;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排除C项;根据材料时间“1935年”可知,此时日本侵占了东三省,日本侵华势力还未到达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A。
4.(2024·四川德阳)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对国民党提出的八大政治主张,其中一条“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运动之各项特殊条例”。据此可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主张( )
A.具有反帝爱国色彩 B.关注劳苦大众的生活
C.反对国民政府统治 D.致力于缓和社会矛盾
A
[解析] 卢沟桥事变之后,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对国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运动之各项特殊条例”意在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这说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主张具有反帝爱国色彩,A项正确;释放政治犯与劳苦大众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列主张并非反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从名称来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致力于民族解放,而非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
5.(2024·广东深圳)近代,外国资本基本控制了中国大型煤矿。1942年是中国境内煤炭产量最高的年份(1894—1949年),外资煤矿产量高达5961万吨,占全国产量6568万吨的90%。这一煤炭产量( )
A.验证了实业救国思想发展
B.表明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C.能够证明日本的疯狂掠夺
D.反映日本与美英矛盾尖锐
C
[解析] 据材料“1942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据材料“外资煤矿产量高达5961万吨,占全国产量6568万吨的90%”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华过程中,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1942年中国境内煤炭产量高,而且这里面外资占据了全国产量的90%,这主要是日本对中国煤矿的开采,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的疯狂掠夺,C项正确;实业救国指的是中国人自己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机,材料中1942年外资煤矿开采量占了90%,反映的是外资对中国的掠夺,而非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1942年,虽然中国境内煤矿产量最高,但这里面90%是外国煤矿开采,并非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日本与英美之间的矛盾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矛盾的体现,与日本在中国疯狂掠夺资源没有直接关系,通过材料内容不能得知日本与美英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
6.(2024·吉林通化)据统计,1936年后,日本平均输出中国东北大豆、豆饼、豆油132万吨,并有超600万名壮丁被劫至东北做劳工。此外,日本还向东北移民24万余人,控制了嫩江省(今属黑龙江)44.6%的耕地。日本的这些行为( )
A.说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为发达
B.加速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C.表明日本对我国经济的疯狂掠夺
D.利于促进中日间的友好交流
C
[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平均输出中国东北大豆、豆饼、豆油132万吨,并有超600万名壮丁被劫至东北做劳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对该地区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试图以战养战,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排除A项;日本的这些做法是对东北经济的掠夺,不是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