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5课《鲁迅自传》(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5课《鲁迅自传》(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20: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有的人》,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一个伟人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深情朗诵这首《有的人》。你们知道这首诗是纪念谁的吗?(鲁迅)请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作为理由。?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鲁迅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那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鲁迅自传》来深入的了解一下鲁迅先生吧。 鲁 迅 自 传 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难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也叫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传篇幅长短小传大传立传人物自传他传传作者介绍:
鲁迅(l881~1936)伟大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后出版小说集《 》《 》。散文集《 》,诗集《 》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1881年出生绍兴1893年13岁寄居亲戚家家遭重大的变故1898年18岁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追求真理大约过了半年改去矿路学堂学开矿一九0三年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去留学出国寻求救国之路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
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
大的助力同年待到
在东京预
备学校毕
业决意学医
进了仙台
医学专门
学校两年后弃医从文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
国人因(在日俄战区争中)
的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
觉得在中国医好个人也无
用,还应有较为广大的运
动1909年
29岁 回国因为母亲很希望
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刚)
回国在浙江的两级
师范学堂做化
学和生理教员 第二年
(1911)到绍兴中学
堂做教务长绍兴光复
后(1912)做绍兴师范
学校的校长参加宣传革命政府在
南京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做部员
兼做北京大学、师范
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的国文系讲师1926年做厦门大学教授被北洋军阀
政府通缉1926年
12月到广东做中
山大学教授1927年
4月辞去中山大学
教授1927年
9月离开广东,定居在上海1918年开始从事文学
创作因为朋友钱玄同
的劝告鲁迅家乡浙江绍兴府鲁迅故居鲁迅的父亲母亲1、少年时代的鲁迅家庭状况怎样? 鲁迅本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出身翰林,在京城做官,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父亲周伯宜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课文分析十八岁的鲁迅2、青年时代的鲁迅为什么不肯学做幕友和商人? 给当官的做师爷,为虎作伥,欺压百姓,鲁迅深恶痛绝;
去做商人,贪心钱财,唯利是图,令作者不齿。课文分析南京水师学堂江南矿路学堂3、鲁迅为什么去水师学堂后又去矿路学堂学习?鲁迅考入水师学堂,表明他思想进步,去矿路学堂,可见他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这是鲁迅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仙台医学院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4、鲁迅赴日留学为什么选择学医? 鲁迅选择学医,是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从而达到强国的目的。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然选择了学医,走上了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鲁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课文分析 鲁迅回国后所任教的杭州师范学堂鲁迅任教过的绍兴中学。鲁迅任职的北洋教育部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鲁迅曾任职的厦门大学鲁迅曾任职的中山大学定居上海后的鲁迅及其故居5、为什么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鲁迅意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中国人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鲁迅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民强、改变落后面貌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分析 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小说集散文集图片欣赏鲁迅与许广平及儿子周海婴总结全课 在这篇短小的自传中,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近50年的人生经历,而且直接间接地表露出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请大家在业余时间阅读或观看鲁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