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50×280的积的末尾共有( )个0。
A.2 B.3 C.4
2.下面各式,( )的积最大。
A.452×18 B.254×18 C.20×425
3.算式25□×4□,积一定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五位数 D.四位数或五位数
4.同学们去秋游,每张车票49元,一共需要102人,准备5000元够吗?( )
A.够 B.不够 C.不能确定
5.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如图。如果三位数与“9”相乘的积为a,与“1”相乘的积为b,则( )。
A.a>b B.a=b C.a<b
二、填空题
6.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积最大是( ),它是( )位数;算式是( )×( )=( ).
7.口算35×400时,可先计算35×( ),再将积扩大( )倍。
8.学校有学生480人,每人购买一套价格是85元的校服,一共要( )元。
9.如果25×18=450,那么75×18=( ),75×36=( )。
10.一个足球108元,108元是足球的( )。如果张老师要买40个这样的足球,共需( )元。
11.用6,7,8,9,5五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最大的算式是( )×( )=( );
积最小的算式是( )×( )=( )。
12.432×71中的7与2相乘时,积的末尾和( )位对齐,这个积是( )位数.
13.205的26倍是( );103与52相乘的积是( );乙数是140,甲数是乙数的60倍,甲数是( )。
14.125×□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15.芳芳计算一道乘法题时,把其中一个乘数20看成了17,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432,正确的积是( )。
三、判断题
16.406×30的积中间有一个0。( )
17.三位数3□9与33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
18.“一个水杯68元,买15个这样的水杯共需多少钱?”这里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计算:68×15=1020(元)。( )
19.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200,一个因数乘1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3000。( )
20.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300米,30分钟时他骑了9000千米。( )
四、计算题
21.口算。
120×4= 5×21= 30×60= 600×50=
23×20= 125×8= 40×300= 190×5=
22.列竖式计算。
230×40= 180×25= 800×15= 206×35= 24×322=
23.列式计算。
甲数是260,乙数是甲数的1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五、解答题
24.张大叔的枣园里有32行枣树,每行128棵。这个枣园里有多少棵枣树?
25.某校带四年级145名学生去某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正巧动物园有优惠活动,可以节省多少钱?
儿童原价:85元/人 现价:55元/人
26.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5吨食物够一头大象吃20天吗?
27.国庆节期间丁丁去姥姥家玩,他先乘了3小时的火车,下了火车又乘了3小时的汽车,已知火车的速度是10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他家到姥姥家有多远?
28.回收1吨废纸,能造新纸800千克,相当于少砍18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如果一个城市一天的垃圾中可以回收2000吨废纸。
29.假期里,王丽一家开车旅行,平均每小时行驶86千米,第一天行驶了7小时,第二天行驶了6小时,两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30.一列火车长150米,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驶离隧道一共用了1分钟,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秒15米,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31.子君小学有12名老师带140名同学去秋游。成人票30元一张,儿童票15元一张。教师和学生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C A C
1.B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求出280×50的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即可。
【详解】,则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比较各个积的大小。
【详解】A.452×18=8136
B.254×18=4572
C.20×425=8500
8500>8136>4572
20×425的积最大。
故答案为:C
3.C
【分析】可以分别在□里填上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然后分别算出积,看是几位数。
【详解】250×40=10000;259×49=12691。
□最大和最小积都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每张车票49元,102人需要102个49元,即49×102,然后再与5000元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49×102=4998(元)
4998<5000
准备5000元够。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5.C
【分析】根据竖式可知,a为三位数与9的积,b为三位数与10的乘积,根据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可知,a<b,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如果三位数与“9”相乘的积为a,与“1”相乘的积为b,则a<b。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 98901 五 999 99 98901
【详解】试题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中: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两位数是99,它们的积是999 × 99 =98901,是一个五位数.
7. 4 100
【分析】观察题目算式,一个因数是整百数,口算时应先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的百位的积,再扩大100倍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口算35×400时,可先计算35×4,再将积扩大100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应熟练掌握。
8.408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单价×数量=总价,因此用85乘480即可,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85×480=408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1350 27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5×3=75,25×18=450,75×18=450×3=1350;
25×3=75,18×2=36,75×36=450×3×2=1350×2=2700。
如果25×18=450,那么75×18=1350,75×36=2700。
10. 单价 4320
【分析】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买40个这样的足球,共需多少元,用单价×数量=总价计算即可。
【详解】108×40=4320(元)
一个足球108元,108元是足球的单价。如果张老师要买40个这样的足球,共需432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熟记数量关系等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 875 96 84000 689 57 39273
【分析】根据数位知识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最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要使乘积最大就把最大的9放在两位数的十位,第二大的8放在三位数的百位,再把第三大的7放在三位数的十位,把第四大的6放在两位数的个位,最后把5放在三位数的个位;要使乘积最小,就把最小的5放在两位数的十位,第二小的6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依次类推出来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得:
用6,7,8,9,5五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最大的算式是:875×96=84000
积最小的算式是:689×57=39273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数位知识及乘法算式的性质。
12. 十 五
【解析】略
13. 5330 5356 8400
【分析】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求205的26倍是多少,用205乘26解答。用103×52求出103与52相乘的积。甲数是乙数的60倍,则用乙数乘60,求出甲数。
【详解】205×26=5330
103×52=5356
140×60=8400
205的26倍是5330;103与52相乘的积是5356;乙数是140,甲数是乙数的60倍,甲数是8400。
14.7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125×96=12000,125×86=10750,125×76=9500。则要使125×□6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应小于等于7。
【详解】125×76=9500,则125×□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可以填7。
【点睛】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5.2880
【分析】把其中一个乘数20看成了17,减少了3,积减少了3个不变的乘数。则不变的乘数是432÷3。用20乘这个不变的乘数,求出正确的积。
【详解】432÷(20-17)
=432÷3
=144
20×144=2880
16.×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406×3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即可。
【详解】406×30=12180
12180的中间没有0,
所以406×30的积中间没有0,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求两个数的积的中间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7.√
【分析】三位数3□9,最小是309,最大是399,分别计算309×33和399×33,即可判断。
【详解】309×33=10197
399×33=13167
所以三位数3□9与33的积一定是五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的根据是判断出三位数3□9的最小和最大是多少。
18.√
【分析】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单价×数量=总价;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可以推导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水杯68元,表示单价,15个,表示数量,求买15个这样的水杯共需多少钱,求的是总价,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计算:68×15=1020(元),
即买15个这样的水杯共需1020元;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零除外)。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200×15=3000
因此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200,一个因数乘1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30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30分钟骑行多少米,然后与9000千米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00×30=9000(米)
所以30分钟时他骑了9000米,
9000米≠9000千米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1.480;105;1800;30000;
460;1000;12000;950
【详解】略
22.9200;4500;12000;
7210;7728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计算方法:先要用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得到计算结果。
【详解】230×40=9200 180×25=4500 800×15=12000
206×35=7210 24×322=7728
23.416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260×15即可求出乙数,然后再加上甲数,即可解答。
【详解】260×15+260
=3900+260
=4160
甲、乙两数的和是4160。
24.4096棵
【分析】用每行枣树棵数乘行数,求出枣树总棵数。
【详解】128×32=4096(棵)
答:这个枣园里有4096棵枣树。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4350元
【分析】用原价减去现价,可以计算出每名同学节省的钱数,再用同学节省的钱数乘145,计算出一共可以节省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145×(85-55)
=145×30
=4350(元)
答:可以节省4350元。
26.不够
【分析】由题意知,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所以用350千克乘20,算出一头大象20天吃的食物的重量,然后与5吨比较,如果小于5吨则说明够吃,若大于5吨则说明不够吃,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350×20=7000(千克)
7000千克=7吨
5吨<7吨,所以不够吃20天。
答:5吨食物不够一头大象吃20天。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大象每天吃的量,算出20天需要的总重量,然后再与已有的量作比较,注意单位换算。
27.54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火车、汽车行驶的路程,再相加即可求出总路程。
【详解】105×3+75×3
=315+225
=540(千米)
答:他家到姥姥家有540千米远。
【点睛】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造1600吨新纸,少砍36000棵大树,节省6000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
【分析】回收的废纸质量×每吨能造新纸的质量=一共能造新纸的质量;回收的废纸质量×每吨相当于少砍的大树棵数=一共少砍的大树棵数;回收的废纸质量×每吨节省的垃圾填埋空间=一共节省的垃圾填埋空间,据此分析。
【详解】2000×800=1600000(千克)=1600(吨)
2000×18=36000(棵)
2000×3=6000(立方米)
答:能造1600吨新纸,相当于少砍36000棵大树,节省6000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
【点睛】关键是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9.86×(7+6)=1118(千米)
【解析】略
30.750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1分钟=60秒,依此计算出这列火车1分钟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这列火车1分钟行驶的路程,减,这列火车的身长,即可计算出这条隧道的长度,依此列式并解答。
【详解】1分钟=60秒
15×60=900(米)
900-150=750(米)
答:这条隧道长750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应明确本题中,隧道的长度=火车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驶离隧道行驶的路程-火车的车长。
31.246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老师的人数×成人的票价=教师买票需要的钱
学生的人数×儿童的票价=学生买票需要的钱
教师买票需要的钱+学生买票需要的钱=教师和学生买票一共需要的钱
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12×30=360(元)
140×15=2100(元)
360+2100=2460(元)
答:教师和学生买票一共需要246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分别计算出教师、学生买票需要的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