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研习任务“历史的评说”之学写人物短评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物短评的概念,理解人物短评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等基本特点。
2. 初步把握人物短评的写作技巧,能结合史实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重点:
1.理解人物短评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等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2.能结合史实,尝试写作历史人物短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京高考微作文曾有这样的题目:
读了《论语》,在孔子和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人物短评。
要求:对人物的思想倾向、性格特点、活动事件、历史影响等方面准确把握,选好角度写作。150--200字。
那么人物短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
二、文体解说
人物短评是一种精短的、以人物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所以本单元的人物短评专指历史人物短评。
历史人物短评是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倾向、性格特点、活动事件、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评论人物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一般是议论性的片段文字或小短文。
这节课我们的研习任务是:
三、呈现课堂任务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的写法。借鉴这种写法,交流讨论《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对苏武人物短评。
四、教学过程
我们用三个活动完成以上研习任务。
活动一:学方法
(一)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朗读82页----85页,找出议论的段落。
师: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肆情的赞扬与批判,发表着自己对历史的心声。
其中,他插入了两篇文论,以及自己的看法评价。
学生:
一评 《离骚》 (第三段);
二评 君王 (第八段)。
文末(太史公曰),他直接对人物评价。
师:我们以文章第8段为例明确叙议结合的写法和历史人物短评的写作特点。
本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从屈原作为臣子的角度写,叙述了楚怀王为秦所困,楚人立太子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屈原不容于朝被流放在外,屈原在放逐之中仍旧“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且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但怀王并未醒悟,屈原也未被召回的情节。得出了“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的结论。注意是(先叙后议)
第二部分作者大发议论。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人君也有愚蠢的、智慧的、贤德的、无才的。“亡国破家”原因不是其他,正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咎由自取,也就是说“此不知人之祸也”。
注意是(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就是历史人物短评的要求“史论结合”。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末段。
作者先概述读了屈原的作品,再亮出观点“悲其志”。然后作者客观分析为观点找依据。
无论是“想见其为人”的悲,
还是转述贾谊的观点,读《服鸟赋》,作者知屈原已明己志,以其志向也必不为的,都是客观而尊重史实的。
所以评历史人物一定“论从史出”,既不能主观臆断,信口开河,也不能堆砌,只叙不议。
总结:人物短评重在一个“评”,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或先叙后议,还是边叙边议,叙议结合都是为更透彻地分析人物。
那么写作人物短评的方法就总结出来了:
1、引述——引出对象,简要概述
2、评论——提出观点,总体评价
3、分析——评论分析,印证观点
4、结论——重申观点,适当拓展
5、活动二:借方法
师:根据研习任务,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完成下列各题。
请同学们思考:
《苏武传》中班固只是如实记录了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经历,并没有做出评价。那么你将以班固的视角做出怎样的评价?
生回答:(以“太史公曰”的方法,可从班固如实记录的苏武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揣摩班固对苏武的评价。)
例如:《苏武传》中记录了苏武因变被扣、不惧威逼、不受利诱、苦守北海、持节不失的生活经历。
3、4自然段:苏武的两次自戮(惊心动魄的场面)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足以看出班固对苏武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的赞扬。
第5自然段:
卫律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
苏武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不惧威逼:“武不动”,“武不应”。这就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第7自然段,李陵劝降:
李陵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这就是苏武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的具体表现。
第6自然段,囚禁大窖,苦守北海。
苏武“卧嚙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这是贫贱不移、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表现。
末段:苏武回国时,“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这更体现了苏武的坚定的民族气节。字里行间饱含着班固对苏武的肯定与赞扬。
活动三:用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对《苏武传》中人物生活经历的实录,及班固对人物的认识,应用总结出的“人物短评”的方法,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对苏武的人物评价。200字左右。
师引导:
1、写作之前请思考苏武会选择怎样的角度?
2、又从《苏武传》中选取哪些史实做佐证?又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生试想:班固选择的角度有:气节、英雄、忠诚。
生展示人物短评:英雄苏武
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卷入一起谋反事件。“是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面对可能被羞辱的后果,苏武不愿让大汉蒙羞,欲拔剑自刎。如此气节,可谓英雄!
苏武被囚地窖,决不饮食,“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
“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实在是意志坚韧。苏武在北海苦度数十年,
虽已两鬓斑白,但忠贞不渝。这般坚韧,这般忠贞,可谓真英雄。
点评:
1、符合人物短评的方法,引出对象,亮出观点,分析评价,得出结论。
2、评价尊重史实,史论结合,叙议结合,语言简洁,不蔓不枝。
五、总结:
写历史人物短评应注意:
1、尊重史实,评价客观。
2、史论结合,叙议结合。
3、观点集中,语言简洁。
六、拓展训练
(一)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人物短评。要求:观点集中,语言简洁;尊重史实,评价客观。合理地应用叙议结合。200字左右。
孔子 屈原 刘邦 项羽 荆轲
(二)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