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与现实的碰撞——《百年孤独》(节选)任务群教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感知《百年孤独》节选部分的魔幻之风。
2.体会《百年孤独》节选部分“魔幻”与“现实”的碰撞。
3.结合所学知识,尝试魔幻微型小说的创作。
教学重点:
感受《百年孤独》节选部分魔幻色彩的体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年孤独》节选部分中魔幻背后是现实承载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他上承卡夫卡,下启昆德拉,陈忠实、莫言、贾平凹,他们都声称自己受到过他的影响。
这个作家就是哥伦比亚的天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二、情境任务
为纪念《百年孤独》问世55周年,“小草文学社”举办了一场读书研讨会,活动主题是“魔幻与现实的碰撞”。活动分上下两场。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
下半场:学者沙龙
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积极参与,并做好会议记录。
三、先学检查
1.梳理人物关系
(可以以表格、图示等呈现。)
2.梳理文章情节
问:课文节选的第一句话是“马孔多变了样”?马孔多发生了哪些变化?(借问题梳理情节)
①何塞 阿尔卡蒂奥跟着吉卜赛人跑了,乌尔苏拉外出寻找,没有追上吉卜赛人,却找到了丈夫在失败的远征中没能发现的通向远大光明的道路,马孔多与世隔绝的状态就此改变。大量移民的到来,使昔日僻静的小村落很快变成繁华的城镇。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②丽贝卡的到来使马孔多小镇上的居民患上了集体失眠症、失忆症。
四、活动
活动一:联系主流作品,明晰魔幻之风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1
《百年孤独》的结尾很是魔幻: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子就永远地消失了……像这样的魔幻旋风吹刮在整部《百年孤独》中,因此《百年孤独》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之作”。你是如何理解“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呢?请大家交流。
明确:
现实主义(批判) 浪漫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
《平凡的世界》
《红楼梦》 《巴黎圣母院》
《基督山恩仇记》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西游记》
《玉米人》
《蛙》《生死疲劳》
特点 反映生活
描写客观
注重批判 重主观思想
重自然融入
想象夸张奔放 人物神奇 故事离奇
手法夸张 表达怪诞
反映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拉丁美洲,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采用想象、夸张、象征、寓言等手法,给人以人鬼不分、时序混乱、现实与梦幻交错的感觉,借魔幻境界折射现实生活,从而取得“魔幻”的效果。
活动二:聚焦“魔幻世界”,寻找魔幻证据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2
围绕《百年孤独》节选部分,请大家畅所欲言文中“魔幻”色彩的体现。
明确:
1.魔幻事实
△奥雷里亚诺拥有预告未来的神秘能力
△丽贝卡带来了失眠症和健忘症,且迅速传染,人们能看见自己和他人梦中的形象。
△丽贝卡的父母是乌尔苏拉的亲戚,可是何塞和乌尔苏拉却不记得有这些亲戚。
△梅尔基亚德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已从大地上被抹去。
◇比西塔西翁、卡塔乌雷:本是印第安部落的公主、王子,因种族患失眠症,无奈逃离。
◇奥雷里亚诺:整日待在实验室
◇两个小孩子:不说西班牙官话,只说土著方言
◇丽贝卡:不说西班牙官话,吃手指、吃湿土 ,父母的骨殖一直装在口袋里。
2.魔幻手法
夸张、想象、象征
总体感知:情节离奇 人物古怪
心理孤独 夸张想象
活动三:探究“魔幻之因”,破译魔幻密码
下半场:专家沙龙
研讨会上,有专家提议将“魔幻现实主义”改为“魔幻主义”,认为只读出了《百年孤独》的“魔幻之风”,没有读出它的“现实主义”,你如何驳斥?
明确:
魔幻现象 指向现实
丽贝卡吃土 生活原型:马尔克斯的妹妹马戈特啃吃泥巴
奥雷里亚诺预知未来的能力
丽贝卡装着父母的骨殖 拉美通灵文化:他们有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他们相信现实世界和神鬼世界是相同的。
丽贝卡的变化(吃手吃土、不愿意说官话,患上失眠症失忆症) 起初:自身自卑,对外来事物排斥。后来:渐渐适应了新生活,接受外来世界,忘记了自己的童年、过往。
集体换失眠症、失忆症
象征义:以马孔多日常生活中的遗忘症,来象征世人普遍存在的历史健忘症。告诫人们,不要在文明洪流面前忘记历史,失去“童年”意味着失去自我,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小结:
魔幻之下,现实之上。
马尔克斯从没承认过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说在自己的创作里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想象,要做的就是把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
透过今天的节选小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魔幻的外衣,更是背后的拉美世界。
四、思维提升
“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们共同的任务。作为小草文学社的一员,结合今天会上的收获,试着创作一篇魔幻微型小说,发表在校刊上。
参阅借鉴:
2012年诺贝儿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演讲。当晚,莫言总共朗诵了两篇作品,第一篇为短篇小说《狼》,第二篇为《生死疲劳》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