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3.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深刻内涵,体会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难点
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深刻背景和远大抱负。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问题引导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文章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旧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列强侵略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2. 提问学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仁人志士都在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为民族的未来而努力。你们知道有哪些人在为国家的崛起而奋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伟大人物的少年时代,看看他是为什么而读书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 解读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崛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如“崛(jué)起”“模范(fàn)”“巡警(xún jǐng)”“惩(chéng)处”等。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对于“疑惑不解”“左顾右盼”“耀武扬威”等词语,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表情来理解;对于“租界”“衣衫褴褛”等较难理解的词语,教师结合图片或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讲解。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4.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并板书:
第一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件事:周恩来初到奉天,伯父告诫他不要到租界去玩。
第三件事: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外国人欺侮中国人,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
5. 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中华不振”
1. 学习第二件事
指名朗读课文第1 6自然段,思考:周恩来为什么疑惑不解?伯父为什么不让他去租界玩?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如“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引导学生理解“租界”的概念,可以通过图片或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知道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外国人在租界里享有特权,而中国人却遭受欺凌。
分角色朗读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体会周恩来的好奇心和伯父的无奈与担忧。
2. 学习第三件事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7 8自然段,讨论: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租界景象和周恩来所见所闻的句子,如“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分析句子,体会“中华不振”:
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与“衣衫褴褛”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当时租界的繁华与中国百姓的穷苦。
通过“耀武扬威”的巡警和“得意扬扬”的洋人,以及中国巡警的行为,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受到外国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的悲愤。
引导学生理解“紧握着拳头”“谁又敢怎么样呢”所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愤怒与无奈,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中华不振”的痛心和愤怒。
3. 体会周恩来的心情变化
提问学生:周恩来从疑惑不解到亲眼目睹“中华不振”的现实,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周恩来心情的变化,如“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引导学生理解周恩来心情变化的原因,他从最初对租界的好奇,到看到中国人受欺凌后的愤怒和痛心,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让学生再次朗读周恩来的回答,感受他的坚定和决心。
(四)课堂互动,深入理解
1. 小组讨论: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小组内成员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周恩来的个人品质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周恩来目睹了租界里中国人受欺凌的悲惨遭遇,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他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不受欺负。他胸怀祖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因此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决心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2.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当时的周恩来,看到租界里的那一幕,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周恩来,其他人扮演围观的群众或同学,进行对话和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3. 资料分享:让学生课前查阅关于旧中国的资料,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享,进一步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查阅的资料,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教师结合学生的资料分享,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旧中国的屈辱历史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你的读书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鼓励学生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多个角度思考读书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2. 观看一些反映当代中国成就和发展的视频资料,如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播放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推荐阅读:《少年中国说》(梁启超),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这篇文章,进一步感受少年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六)课堂小结
1. 回顾课文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从知识、情感、方法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如认识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周恩来的爱国情怀,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2. 教师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跟随周恩来的脚步,走进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眼目睹了“中华不振”的悲惨景象,也深刻体会到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决心。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时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以周恩来为榜样,胸怀祖国,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七)布置作业
1. 抄写文中生字新词,每个生字写3遍,词语写2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4.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