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犟龟》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1: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犟龟》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   国当代儿童文学家,题目中“犟”的音为   ,意思是?。(4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 障碍(  ) 瞌睡(  ) 荒漠(  ) 哀悼(  ) 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3分) 4.“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如果把这句话改为:“我为什么不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呢?”这样改行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5.“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课文中反复出现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6.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设想一下它想了些什么?(3分) 7、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在后面两句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词语:(4分) 妈妈的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 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仿写: 妈妈的? 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8、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4分) 斟酌  推敲  思索  揣摩 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   ?),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 ③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   ),逐渐充实。 第二部分: (一) 有一次,乌龟先生这样想: “让我挑选一个又大又干的南瓜,把全世界的智慧都满满地装进里面去,那时,让我再看看世界上没有了智慧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概,会变得越来越糊涂,越来越愚蠢!我把南瓜就挂在大树顶的粗树枝上,谁也够不着它。” 乌龟先生怎么想就怎么办。它到处走,到处搜集智慧,并把它们藏到大南瓜里面去。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它认为世界上的全部智慧都已搜集到自己的南瓜里,世界上再没有聪明的人,也没有聪明的野兽了。于是,它用绳子把南瓜捆上,挂在胸前,往树顶上爬去。哎哟,多么难爬呀!南瓜对它的妨碍极大。 这时,一个农民从旁边走过,发现了乌龟先生。 --你在做什么?乌龟先生。 --我想把南瓜挂到这棵大树顶的粗树枝上去。 --你把南瓜背在背上,那就容易爬了--农民建议说。 乌龟先生听了农民的话,很快就爬到大树顶。它本想把南瓜挂到粗树枝上去,但是突然想到:“怎么会这样?就是说,世界上还有智慧,不然这个人的建议就不会是英明的了。” 乌龟先生生气了,把南瓜和它装进南瓜里的全部智慧一起扔到地上。南瓜咕咚一声,摔得粉碎。乌龟先生从树上很生气地爬下来。它本想把世界上的全部智慧都藏到南瓜里面去,可是却干出一件蠢事来。 (尼日利亚童话) 9、读第二段,说说乌龟为什么要把装有智慧的南瓜挂在大树顶的粗枝上?(3分) 10、第二段划线句子写的是乌龟的“认为”,它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3分) 11、文中写一个农民出现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文章最后说“它本想把世界上全部智慧都藏到南瓜里面去,可是却干出一件蠢事来”,说说乌龟“蠢”在哪里?(3分) 13、下面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3分) A、乌龟和它的大南瓜  B、乌龟的故事 C、收藏智慧的乌龟  D、愚蠢的智慧收藏家 14、本文主要抓住乌龟的心理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乌龟思想的荒谬和行为的愚蠢,从文中找出一至两件事表现乌龟行为愚蠢的事来。(3分) 15、选文中的乌龟与课文中的乌龟性格上有什么根本不同?(4分) (二) 维护团结的人 王蒙 ⑴艾团结悄没声息地走进了老王的家,他压低声音,对老王说:“老王,不要理他。宰相肚里撑大船,不跟他一般见识。” ⑵老王莫名其妙,         (A、瞪了瞪眼  B、闭了闭眼),由于他正忙着打家具,顾不得回答老艾的话。 ⑶“其实你也早知道,你不会计较的,你的水平不一样嘛。” ⑷老王低下头,拾起刨子。 ⑸艾团结弯下腰,凑过身去说:“你知道,老周说你的鼻子是假的。” ⑹老王         (A、鼻子酸溜溜的  B、鼻子哼了一下),没言语。 ⑺艾团结把脸凑得更近一些,哈出来的热气冲到老王的耳朵上:“老周说,你的鼻子是从他家的垃圾堆里找出来的,用猪皮胶粘在脸上的。” ⑻老王抬起头。 ⑼“老周还说:‘你把你原来的鼻子卖给走私商去了,没有缴纳赋税。’” ⑽老王       (A、皱起了眉头  B、眉毛动都没动)。 ⑾艾团结说:“不必生气,不必生气,我们都知道嘛,你的鼻子是一等品,是珍品,是原作,他那样说,只能说明他无知。你是不会计较的,你是不会计较的……” ⑿老王又低下了头,同时开始捉摸:“老周背后讲我的坏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⒀艾团结临走的时候强调说:“一定要以团结为重!一定要以团结为重!” ⒁艾团结离开了老王,又去找老周“维护团结”去了。 16、与第三段中“计较”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计较得失  B、斤斤计较  C、与人计较  D、从长计较 17、第七段中“粘”的读音为     。(3分) 18、第九段有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19、文章刻画艾团结,主要是对他的语言进行描写,艾团结的语言特点是(  )(3分) A、莫名其妙  B、无中生有  C、似是而非  D、语无伦次 20、从艾团结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        的内心世界。(3分) 21、作者给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起名艾团结,其用意是什么?(4分) 22、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3分) A、人物夸张,语言幽默,讽刺力强。 B、人物真实,情节曲折,吸引力强。 C、描写细致,详略得当,表现力强。 D、主题突出,人物形象,吸引力强。 (三) 寓言四则 ㈠蚂蚁要搬大象 蚁巢里出现了罕有的大饥荒,一时间,蚁心惶惶。 蚁巢里的匆匆大将军立即挺身而出,登高振臂而呼:“同胞们!你们都听说过,世上有一种巨大的动物叫大象吧?大伙别急,我们窝外就有一头大象,大伙跟我出去把它搬回来,管保我们一百年都不会缺粮!” 在匆匆大将军的?下,头脑发热的群蚁几乎倾巢而出,浩浩荡荡跟随匆匆大将军去搬大象。只有一只蚂蚁没随大流,他独自出发去找一粒小米。???? 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 ㈡占窝鸡 花母鸡早已无蛋可下,却总在黑母鸡要下蛋之前抢占了鸡窝,不让黑母鸡进入。 黑母鸡忍无可忍,就同花母鸡理论。 没想到花母鸡?地说:“下蛋是每只母鸡天赋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难道你要剥夺我的这份权利和义务?告诉你,这会儿我是无蛋可下,但这并不能说明过会儿我也无蛋可下。要是不让我蹲窝,蛋下出来摔破了你能负责?”花母鸡说罢,继续心安理得地趴在窝里。 可怜有蛋的黑母鸡,被憋得在窝外团团乱转…… ㈢蜗牛争名 一只蜗牛爬到农民脚边,探头探脑质问农民:“我的名字里也有个牛字,你们为什么不给我牛的荣誉,牛的地位,牛的礼遇?” 农民笑呵呵地说:“好啊,蜗牛先生,我们可以给你所要的一切。可为了让你?,还是先请你下田来拉拉犁吧!” 蜗牛灰溜溜地逃走了。 ㈣生活 涨水了,浮萍随水四处漂散,浮萍说:“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灰尘凭风纷纷扬扬,灰尘说:“轻轻松松过一生。” 云在碧空里悠游,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云说:“何不潇洒走一回。” 田野里,一头牛在躬耕:埋着头,倾着身躯,鼓凸着肌腱。牛说:“活着,就?忘记肩上的责任。” 23.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各则寓言的横线上。(3分) 鼓励  理直气壮  不会  认真坦率  名副其实  鼓动  不该  尝尝滋味 依次是: 24.“蜗牛”与“耕牛”都是“牛”,本质上有什么不同?(3分) 25.从“自不量力”、“愚公移山”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填人下句。(3分) 区区蚂蚁想把大象搬回洞里,真可谓?。 26.《生活》运用?的写法,把?作为歌颂对象。(3分) 27.把有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4分) 《蚂蚁要搬大象》     A、讽刺了不做实际工作还强词夺理的人。    《占鸡窝》     B.不讲奉献,永远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蜗牛争名》     C、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倡务实精神。     《生活》     D.人生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28、《生活》中写了浮萍、灰尘、云,还有什么事物可写呢?何不续写两种?(4分) 29、《蚂蚁要搬大象》中最后一句“这只蚂蚁深知,一粒实实在在的小米,比一个巨大而虚幻的理想更管用”,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简要说说。(4分) 30、为《占鸡窝》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