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析刘和珍人物形象。
2.品读文章重点语句,品味作者“写一点”与“无话可说”的复杂情感。
3.探究文章写作意义,品悟本文包含的深刻思想,汲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写作意义,品悟本文包含的深刻思想。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放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第二个单元——“苦难与新生”的第一篇,是一篇纪实性较强的散文。
预习作业中,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为何作者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又说‘无话可说’”。为此设计学习主任务:作为一篇纪实性较强的纪念散文,本文是如何在看似矛盾的表达中寄托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的?
设计“品析人物形象”—“品味情感内涵”—“品悟写作意义”三个学习任务。
导入: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全国学生联合会为悼念死难者写了一副挽联:“英魂不必含冤,试听举国悲歌,荣哀奚似;祸首休要得意,且看他时算账,胜负如何”。我们可能会有几个小疑惑:英魂?含冤?祸首?为何全国学生联合会要为其写挽联?
这些问题不难回答,看课本38页注解①可以得到大致答案。但作为一篇纪实性散文,鲁迅先生为何专门给身为学生的刘和珍写悼念性文章?一起走进《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任务一:品析人物形象
品析刘和珍身上看似矛盾的性格特点。
活动1.体味文中反复用“微笑的、和蔼的”勾勒刘和珍形象的用意。
(学生阅读文本,进行圈画,并自由交流)
①“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三节第2段)
②“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三节第2段)
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四节第1段)
④“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的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五节第3段)
⑤“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六节第2段)
教师总结:第①处,“常常微笑着”是为了与作者想象中“桀骜锋利”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刘和珍善良、待人温和;第②处,表明善良、待人温和是刘和珍的天性。于是,矛盾出现了——这样一个天性善良的刘和珍,会是段政府下令所说的“暴徒”吗?第③、④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与“喋血”“尸骸”等语词形成反差,以反驳所谓学者文人的污蔑,揭示段祺瑞执政府及其卫队的残暴;第⑤处,号召亲族、师友、爱人永远缅怀死难者。
反复出现“微笑的、和蔼的”,突出了刘和珍善良乐观、态度温和的特性。这样的人应该是永享天年的!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她被反动政府污蔑为暴徒,并遭残忍杀害。连这样一个天性善良的人都被杀,那真正的暴徒应该是杀人者。
活动2.梳理文中鲁迅追忆的关于刘和珍的点滴事件,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点。
(学生梳理事件,概括事件背后的人物形象特点)
①毅然预订《莽原》全年。(一节第2段)
②反抗女子大学校长,被开除。(三节第2段)
③到宗帽胡同听我的讲义。(三节第2段)
④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三节第2段)
⑤向执政府请愿,无端喋血。(四节第2段)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总结:①句中,《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在北京创刊,是鲁迅先生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刊物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预定全年,体现她身上有“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质;②句中,作为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的教育理念是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与政治运动”,办学很独裁。刘和珍反对她,体现了其具有“不为势力所屈,不畏强权”的品质;此外,“到宗帽胡同听我的讲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无端喋血”,分别体现刘和珍身上具有“好学上进”“有责任感”“勇毅,敢于担当”等高贵品质。
矛盾似乎又出现了:这些高贵品质与天性善良的刘和珍还是一个人吗?一个人怎么能有如此矛盾的性格?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天性善良,并不代表天性懦弱。一个天性善良的人,因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能不畏强权勇敢站出来,不正体现刘和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吗?
任务一小结:在对刘和珍看似矛盾的人物性格塑造中,鲁迅为我们展现了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即有东方女性的温和善良,又有新时代女性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悼念她,凝聚了对其被杀的深切痛惜和对杀人者坚决抨击的态度。
学习任务二:品味情感内涵
活动3.品味作者看似矛盾的反复说“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背后的复杂情感。
(学生自主圈画,小组讨论,派代表交流)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一节第2段)
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一节第3段)
③“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二节第2段)
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留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四节第5段)
⑤“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五节第1段)
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七节第4段)
教师总结:第①句,“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对青年死难者的痛惜;“大抵只能如此”“只能如此而已”,是对他们无端被杀的悲愤;第②句,“实在无话可说”,是因前后四十多个青年一再被杀而无限沉痛,“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是对后文中“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的极度愤怒;第③句,“这样的世上”,是庸人们暂(赞)得偷生的世界,抒发对这个“似人非人”世界的悲哀和激愤,两次出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了唤醒庸人不能忘却,牢记血债;第④句,“还有什么话可说”,是对惨象和流言的痛心疾首,但正如先生所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其实先生的选择,应该是将这两种情况倒过来:因为不愿意在沉默中灭亡,所以在沉默中爆发了;于是就有了第⑤处的“还有要说的话”,先借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表达对死难者无惧牺牲的赞颂,再以看似残忍的详叙遇难经过,以及将此次屠杀与“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对比,表达对屠戮者的谴责和鞭挞;第⑥处“说不出话”,是表达哀思、缅怀,“以此记念”,是对青年学生勇毅行为的由衷肯定。
任务二小结:看似“说与不说”的矛盾,其实是以至情至性的文字展示时代的苦难:比如当时的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比如进步青年的无端喋血,比如执政府的残暴……然而也为国民指明“微茫的希望”,在极度愤怒与悲痛之后表达赞颂之情,在彻底绝望之后看到牺牲的意义,并坚定地追求新生。与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苦难与新生”高度匹配。
学习任务三:品悟写作意义
活动4.研读重点语句含义,品悟鲁迅先生对请愿行动看似矛盾的态度。
(课前预习时有同学提出下面这句话不太能读懂,请同学课堂讨论解读)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六节第1段)
教师总结:这句中,在“历史”前加上定语“血战前行”,表明鲁迅先生的历史观:历史不是世界大同、永久太平,而是充满斗争和牺牲的。“煤的形成”这一比喻形象指出:真实的历史就好比“大量的木材”,无限丰富;但被书写的历史“只是一小块”。就这一小块,既可能真实,也可能虚假。那刘和珍等人付出生命的历史,能被真实书写吗?当然,还可能包含“大量的流血斗争,可能只换来一点点进步”的意思。“请愿不在其中,更何况是徒手”,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徒手的请愿是没有用的。
我们已经知道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人从请愿行为中表现出的无畏精神高度赞颂,这里,却对其请愿行为完全否定,这样矛盾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补充资料,总结:这是鲁迅先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鲁迅在《华盖集续编·空谈》一文中写到:“这回死者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可见,这是在呼吁人们“改变斗争的手段和方式”,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这里的比喻也很好地体现鲁迅散文“杂而有文”的特性。
任务三小结:看似矛盾的对待请愿行为的态度,其实是在表达哀思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呼吁改进斗争方式;结合文中关于“庸人们”的议论,又在总结意义,以唤醒更多的人起来战斗。是一篇典范的战斗性檄文!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看似矛盾的人物性格塑造中,领略到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从看似“说与不说”的情感矛盾中,领略到既揭示时代的苦难,又指明“微茫的希望”的复杂情感;从对请愿看似矛盾的态度中,寄托总结经验、唤醒民众的写作意义。这种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表达,不正体现鲁迅先生作品的复杂与深刻吗?
结束语:借用诗人苏心的诗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现在静好的幸福岁月,是无数个刘和珍负重前行、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