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30 15: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矛盾”的艺术张力
教学目标
1. 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2. 理解关键句的含义,领会作者深刻性的思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2. 作者的抒情方式和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难点:
1. 作者的感情脉络。
2. 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阅读全文,概括各部分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 圈画出记叙或描写刘和珍君的文字,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模仿《史记》中人物传记的格式,为刘和珍君写一篇小传。
3、理清作者情感发展脉络,分析鲁迅对学生请愿的态度。
4、背景阅读: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活动设计: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学校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你们小组分到的任务是1、为鲁迅作品集的“红色记忆篇 人物志”专栏撰写“刘和珍君小传”。2、以课文为例,参加“我这样读鲁迅作品” 读书报告会。
二、文本解读
活动一:为刘和珍君写一篇小传
(示例:1、刘和珍君,女,江西南昌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校自治会职员。常常微笑,态度很温和。虽然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后被开除。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隐退时,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欣然前往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伤,但还能坐起。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不幸遇难!
2、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民国十四年被开除,学生自治会职员。态度温和,为人正直。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隐退时,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刘和珍作为民众代表反对日本政府侵犯中国主权,欣然前往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政府开枪射杀200余人,刘在其列。她不是在黑暗社会下隐忍苟活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是真的猛士!
活动二:你们研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之后,发现“矛盾”建构了文本的巨大张力,于是你们以“品析《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矛盾’写法”为题,进行了读书报告。
(找出文中的“矛盾”,并归纳出层次;探讨“矛盾”表达的意义和效果;)
1、人物形象塑造的“矛盾”:
(1)外貌描写与性格行为的“矛盾”:关注反复强调的细节--五次“微笑”和“毅然”“黯然”“欣然”的表现,在具体语境中品读、感知人物的胸怀和境界。
第一次出现刘和珍是“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毅然”说明刘和珍的勇气,追求真理的勇气;第一次关于微笑的描述是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理应有些桀骜锋利,但她却是个“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子;第二次关于微笑的描述是“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面对种种困难,刘和珍没有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黯然”写出她考虑周全,有担当,有责任心;第三次写微笑是刘和珍向执政府请愿,却遭到了段政府的残忍杀害,并且受到流言家的污蔑,“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欣然”写出她的爱国和无畏,也有对敌人认识的不足。既写出了执政府的卑劣凶残,流言家的无耻至极,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于世道人心的愤恨之情。第四次关于微笑的描述是在刘和珍被执政府杀害之后。“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刘和珍的微笑有力地突出了当局者的残暴,也激发了读者对反动执政府的痛恨之情。“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这个微笑的旧影在鲁迅先生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也是文中第五次出现刘和珍的微笑,折射出刘和珍的善良、无恶意的闲人的麻木、文人的流氓、革命的仓促与作者的感伤。
辨析“矛盾”表象和实质,刘的温和和勇敢,在性格和行动反差中,塑造人格魅力美好,温和的女学生与时代的勇士,本难融合的特质,在黑暗时代里成为社会的一道光。黑暗时代里,爱国、良知让人勇敢,柔弱亦可为天下开太平而努力。
(2)作者称呼矛盾:从“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到“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超越了一般的师生私人关系,站在个人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高度评价刘和珍的伟大。
2、思想情感的“矛盾”:
(1)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结果发现有些中国人的凶残超过了自己最坏的恶意;而有些中国人的伟大令人震惊。对中国人的感情矛盾。
“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是鲁迅对中国当时社会的基本判定,对中国国民性的基本认识,应该是表达鲁迅对现实的真实情绪清醒的绝望; “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是鲁迅对烈士精神的礼赞、讴歌。反映了鲁迅对现实清醒的失望和仍寄希望于来者的痛苦挣扎。
(2)对于刘和珍君等人请愿牺牲这件事,感情矛盾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木材变成煤要付出巨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会付出巨大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表明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而没有必要为请愿流血做无谓的牺牲;然而他又认为,“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其深邃独到的思想和生死观带给我们思考。
3、言语表达的“矛盾”:
(1)“哀痛者”与“幸福者”的矛盾:称烈士“哀痛者”,是因为烈士对于社会的黑暗看得深,所以哀痛;称烈士是“幸福者”是因为烈士能够寻找并走上改造黑暗社会的道路,所以幸福。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 从“无话可说”到“还有要说的话”再到“我说不出话”的反复无常,语言前后“矛盾”;
“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烈士的惨死使他“出离愤怒”,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悲痛,并非真的无话。“有话”是为了纪念和赞美烈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并为战士呐喊助威,显示他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无话”----“有话”----“无话”, 冷峻的语言、炽热的情感反映了作者悼念与痛恨交织的悲愤之情,对现实的绝望和希望的痛苦交织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三、课后作业:
结合《为了忘却的纪念》《野草 题辞》等文章,写一篇鲁迅语言“矛盾”艺术的研究心得。(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