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
教学目标
1. 筛选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理清文章结构。
2.走近包身工,了解包身工制度,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理解造成底层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
教学重点:
走近包身工,了解包身工制度,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理解造成底层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
教学难点:
走近包身工,了解包身工制度,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理解造成底层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歌的开头写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的,奴隶社会已经消亡两千多年了,但奴隶却一直都在,只是不同的时代换了个说法而已。比如在秦朝,它叫“黔首”;在清朝,它叫“奴才”,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它叫“包身工”。奴隶,就是生而为人,却从未获得过做人的资格的人。上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上海大量开设工厂,他们残酷剥削工人,大肆进行掠夺。大批童工被诱骗进厂,犹如身陷魔窟地狱之中。他们被迫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还要忍受辱骂、殴打、虐待等种种非人的待遇。
身为进步作家和调查记者,夏衍心怀义愤和良知,潜入这些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后,他用文字记录现实、以笔尖书写真相,撕开了这些“血汗工厂”的惊天黑幕。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包身工》。
二、教学过程
任务一:筛选信息,理清结构。
活动1:根据课文内容,请大家为包身工们制作一张《包身工一天作息时间表》。
参考: 包身工作息时间表
4:15 起床
4:30 早餐
5:00 上工
18:00 收工
活动2:文章每一段新闻事实之后都引入了相关的背景材料,请筛选出来并拟写一个小标题(注:中心词必须是“包身工”,不得超过10个字)。
活动3:根据表格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
参考: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副线:文中穿插着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膨大的状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有新闻事实,又有背景材料,既能展现生活现象,又能揭示社会本质,夹叙夹议,层次清楚,深化文章主旨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任务二:精研细读,感受罪恶。
活动4:走近包身工:请从衣、食、住、行、做工五个方面概述包身工的生活。
参考:衣:褪色或脏了的短衣、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条纹的裤子,破脏的粗布鞋。
食:两粥一饭:早晚吃粥,中午干饭。
住: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鸽子笼一般/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
行:没有自由,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做工:“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活动5:请结合表格中的背景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包身工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
明确:来自乡下贫苦家庭;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本就举步维艰,特别是水灾旱灾后更是无法维持生活,为了给孩子谋一条好出路,只好将涉世未深的孩子交给带工,去往大城市做工。
(2)为什么要雇佣包身工?
明确:①背景原因:上海工人抗日运动火热,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大量的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因而产生了罪恶的包身工制度。
②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
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3)包身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谁得到了好处?
明确:日本人;作者运用详实的数据,冷峻地描述了东洋厂的飞速发展。
(4)包身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滋生的?
明确: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统治阶级不仅视而不见,甚至还提供保护伞。包身工面临着日本帝国资本家,国民党政府,带工老板的三重压迫。这一罪恶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败而产生的毒瘤。
任务三:把握内涵,赏析细节。
活动6: 请根据课文相关内容,为包身工下一个定义。
参考:包身工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东洋纱厂的一批因家庭贫穷、无路可走而被骗订立包身契,为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赚钱的命运悲惨的农村女童工。
活动7:在这篇报告文学中,作者是如何来刻画包身工这一群体形象的?试赏析。
参考:“面” ——包身工的群体描写。例如: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进工厂等等。作者速写式地描出包身工这个群体。从整体描写中表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与残酷。
“点——-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例如:“芦柴棒”烧火,“芦柴棒”生病遭毒打,“小福子”工作遭毒打,“芦柴棒”免受抄身, 女包身工写信遭毒打等。 从点的刻画中表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课后任务:
《包身工》一发表,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原因之一就是文章的语言打动了每一个善良的人,激起了每一个人的良知。试从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言并加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