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3 《琵琶行》 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3 《琵琶行》 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6 16:20:53

文档简介

姓名
田建峰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嘉祥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琵琶行》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这首诗情文并茂、语言通俗流畅。学习这首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文字描摹音乐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和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语言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由此引起的共鸣。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多媒体、PPT、录音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播放《琵琶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琵琶音乐的美,营造学习氛围。
阶段二: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阶段三:讲授过程中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明确知识问题,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阶段四:教学过程中突出诵读的作用,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浏览,在读中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齐读背景,体悟作者情感。
多媒体音乐播放
幻灯片展示
学习目标展示
教师朗读
学生把握
幻灯片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初步感知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找出诗眼
圈点勾画
多媒体录音
重点研读
1.问题探究、点拨引导
2.重点研讨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诵读齐读
交流合作
幻灯片播放
梳理迁移
比较阅读《明湖居听书》《听蜀僧睿弹琴》中的音乐描写
学生发挥想象小组讨论
幻灯片
文档
内容小结
一次相逢,足成知音。一个是文人墨客,一个是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也给我们留下不朽的篇章。
?
学习成果展示
作业布置
改编成抒情散文
相互交流、评价
博客,QQ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中多媒体课件及音乐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兴趣,由欣赏出神入化的音乐摹写自然的过渡到体会思想感情。联系相关音乐如《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名曲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魅力。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未知知识提出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在讲授过程中以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依学定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在教学中教学进行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给学生展示抽象的音乐问题,让学生感受名家如何阅读经典,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学习结束后利用博客、qq等进行交流。
课件20张PPT。琵琶行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李忱《吊白居易》学习目标
1. 掌握文言知识,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学习作者用语言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由此引起的共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诗通俗好懂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背景:白居易任谏官时,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江州司马,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属七言古体诗。 走近文本 知人论世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读准字音铮 悯然 转徙 浔阳
声声思 捻 霓裳 衣裳
红绡 钿头 银蓖 谪居
还独倾 间关 贾人 荻花
裂帛 幽咽 船舫 虾蟆陵
呕哑 嘲哳 阑干 琴弦
zhēngmǐnxǐ xún sì niǎnníchángchángxiāodiànbì zhé huánjiāngǔdíbóyèfǎnɡHá mɑōu yāzhāo zhā
lánxián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问题一: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
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
的主要经过。
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
情基调。
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江心聆听琵琶曲江中听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歌女生涯寂寞处境邀见琵琶女琵琶女演奏听众反应问题二: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三读课文 找出诗眼琵琶女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自言本是京城女名满京都的艺人老大嫁作商人妇我从去年辞帝京才华横溢的诗人谪居卧病浔阳城去来江口守空船往往取酒还独倾 探究: 诗人为什么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体会。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琵琶女的演奏诗中几次写到演奏琵琶曲?
请找出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
第一次:江头送客闻琵琶
句子: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音乐之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圆润清脆婉转流利低沉抑郁 高亢激越 雄壮气势第二次: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二次: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琵琶曲的过程序曲: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二乐段: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三乐段:铁骑突出,高亢激越。
曲终: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第三次:重闻琵琶青衫湿 句子:却坐促弦弦转急(悲凄)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
从琵琶曲旋律变化的描写中你能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变化的轨迹吗?请从诗文中找出证据说明之。1、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低沉抑郁)
2、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她对往昔的回忆(急切愉悦)
3、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冷落(幽愁暗恨)
4、渴望爱情抚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高亢激越)
5、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愤激、抗争)
音乐是心灵世界最美的语言,是情感宣泄的最佳方式。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怨悱,道出命运的沧桑。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令普天下伤心人同声一哭。
(以声传情)倾诉悲情急切愉悦幽愁暗恨高亢激越戛然而止 琵琶女的情绪变化 声音初不甚大,直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明湖居听书》课外拓展 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课外拓展 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名曲欣赏《琵琶语》琵琶曲能引起你哪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